释放潮流运动消费空间 牵引经济“大步快跑”

2024-11-23 14:01:29 - 北京晚报

本报讯(记者孙颖)昨天,市政协举行“继承双奥遗产,推动首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协商座谈会。与会委员专家建议,应释放潮流运动消费空间,加大多样化、个性化体育课程供给,满足多层次的体育消费需求,牵引经济“大步快跑”。

作为全球首座也是唯一的“双奥之城”,北京市始终致力于推动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今年8月至11月,市政协教卫体和文化文史委员会牵头围绕“继承双奥遗产,推动首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开展了专题调研。调研发现,北京市体育产业稳步发展,2021年至2023年北京体育消费总规模年均达到700亿元以上,人均体育消费超过3000元,处于全国领先的位置。体育消费人口规模持续扩大,体育市场主体数量持续攀升,体育服务类企业占比保持在95%以上,截至2023年底,全市体育产业单位超3万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162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9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家,涉及健身休闲、体育竞赛组织、体育场馆管理、体育中介代理服务等众多类型。

北京市体育消费供给也在不断扩容提质,2021年至2023年,举办各级各类群众体育赛事超过10万场次,赛事品质不断提升,连续举办多项高水平国际冰雪赛事、中国网球公开赛、北京马拉松等体育赛事。体育与文化、旅游等业态融合加深,体育消费新场景新业态愈加丰富多元。

调研组调研后认为,北京市体育产业发展存在产业规模有限,赛事经济带动作用不显著,体育+融合还有空间等问题,并从丰富体育服务供给激发体育消费活力、品牌引领赛事经济释放体育消费动能、营造良好市场环境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高体育运动意识夯实体育产业群众基础四方面提出11条具体建议。

调研组建议,要探索体育消费新热点,创新体育消费内容,推动“体育+”融合发展,开发设计多条展现北京历史文化的游览线路,打造“骑游北京”新消费品牌,开发“跟着赛事去旅游”系列产品,推动“体育+健康”等服务市场消费增长点。要释放潮流运动消费空间,加大多样化、个性化体育课程供给,积极布局马术、击剑、射箭、霹雳舞、极限运动、滑板、露营、骑行、水上运动等新时尚运动消费空间和场景,推动体育运动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发挥体育社交属性,满足多层次的体育消费需求。探索赛事衍生产品,举办主题观赛活动,比如户外直播、赛事互动等,盘活地标建筑、户外空间、经营主体,丰富夜间体育活动,点亮夜经济。要打造本土赛事顶级IP和国际体育品牌赛事首选地,充分利用首都资源禀赋,积极引进规模大、知名度高的户外赛事,广泛吸引世界各地知名运动员来京参赛,以赛事为窗口和载体,发挥赛事活动溢出效应,牵引经济“大步快跑”。

委员建议

培育体育+健康和康复产业

市政协委员、首都体育学院体医融合创新中心主任张岩建议,发展体育健康与康复产业,持续激发体育消费新动能。要创新运营管理模式,引入智慧化管理系统,在体育场馆,增加健康与康复功能,划分专业康复区域,配备专业设备和器材,设计服务内容,例如运动损伤康复服务,慢性疾病运动康复服务,健康评估与运动指导等。

打造体育资源综合体

市政协委员,延庆区体育局局长柳千训说,北京的场馆资源十分丰富,但各场馆基本是在单兵作战,聚合发展效应较弱。应加快培育龙头体育企业,创建一个体育资源综合体,充分发挥企业招商引资优势,为体育产业发展凝聚更多资源、创造更大效益,成为首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乃至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引擎。

发展体育研学旅游

朝阳区政协委员、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教授谷慧敏建议,发展体育研学旅游,促进新产业和新消费发展,应制定青少年体育研学旅游的发展规划和政策,加强对运动场馆及体育设施的统筹管理,推动场馆设施针对研学旅游需求进行合理改造和利用,根据学校的需求和青少年的年龄特点,提供定制化的体育研学旅游课程和活动项目,并对开展体育研学旅游项目的场馆和企业给予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