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三例!Nat Med:新研究确认了第三名治愈的HIV感染者!
转自:生物谷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一名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的男性患者显示出“强有力的证据”,表明这种治疗方案也治愈了他遭受的HIV感染,这是医生们报告的少数HIV治愈的病例中的最新一例。相关研究结果于2023年2月20日在线发表在NatureMedicin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In-depthvirologicalandimmunologicalcharacterizationofHIV-1cureafterCCR5Δ32/Δ32allogeneichematopoieticstemcelltransplantation”。
这名患者是一名50多岁的男子,当他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时,他是HIV阳性。这种治疗方案有效地给了他一个新的免疫系统,更加重要的是,产生这个新的免疫系统的造血干细胞来自一名携带罕见基因突变(CCR5Δ32/Δ32)的供者,该突变使身体细胞对HIV感染有抵抗力。这种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十年前的事了。如今,研究人员报告说,这名患者已经停止使用抗HIV药物四年了,没有任何迹象表明这种病毒仍存留在他体内。
专家们对宣布这是一例明确的HIV治愈病例持谨慎态度,因为HIV是一种在寻求生存方面有很多花招的敌人。与此同时,根据德国杜塞尔多夫大学医院传染病科主任BjörnJensen博士说,事情看起来很有希望。Jensen说,这名患者已经停用所有抗病毒药物四年了,即使使用“最复杂的科学方法”,他的团队也没有在他的身体里发现HIV的证据。他说,“大多数专家会认为这种情况是一种治愈。”
这名男性患者被称为“杜塞尔多夫患者(Dusseldorfpatient)”,是医学文献中报告的第三例此类病例。第一例病例是近15年前NEJM期刊上描述的,当时医生们详细介绍了“柏林患者(Berlinpatient)”的病例(doi:10.1056/NEJM199905273402114)。十多年后,另一个医疗小组报告了他们认为是第二例HIV治愈案例,一名称为“伦敦患者(Londonpatient)”的人。
这两例HIV治愈病例者后来都公开了:美国人TimothyRayBrown就是这名柏林患者,而在2020年,英国和委内瑞拉双重国籍的男子AdamCastillejo就是这名伦敦患者。(詹森指出,另外两例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出现HIV长期缓解的病例已在医学会议上报告,但尚未在医学期刊上发表。)
所有这三人(即杜塞尔多夫患者、伦敦患者和柏林患者)都需要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因为他们患有血癌,并已用尽其他治疗方案。但也有一个次要的可能性:这种造血干细胞移植也可能抵抗他们感染的HIV。
这是因为他们的医生能够找到兼容的供者,这些供者提供的造血干细胞携带一种罕见的基因突变特征:携带了一个名为CCR5的基因的两个特定突变(CCR5Δ32/Δ32)拷贝,该突变剔除了大多数HIV毒株用来感染细胞的受体。
2013年2月,这名杜塞尔多夫患者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他血液中的“前病毒”HIV水平变得无法检测到。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他高度敏感的测试方法未能检测到该患者血细胞和组织中的HIV病毒信号。2018年11月,他同意停止他的HIV药物治疗,以观察是否会出现病毒反弹。Jensen团队在这篇论文中报告说,停药四年多以后,并没有出现这种病毒反弹。
没有人提议将造血干细胞移植作为HIV治疗方法。Jensen强调说,这是一种充满风险的治疗方案,可能有致命的并发症,只有在患者患有“威胁生命”的血癌时才可考虑进行。
但是,他说“我们希望从这名杜塞尔多夫患者和其他几例HIV治愈病例中得到的发现将支持未来的研究,以便开发风险较小和更广泛适用的HIV治愈策略”。
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HIV治愈中心主任DavidMargolis博士说,一些研究人员正在追求利用CRISPR技术对CCR5基因进行“基因编辑”作为HIV治疗方法的想法,尽管这样做有“很多挑战”。但是他也表示,对于造血干细胞移植在这些患者身上究竟如何发挥作用仍有疑问。Margolis说,“有东西消灭了HIV”,但目前还不清楚到底是什么。
Margolis说,比如,造血干细胞移植涉及高剂量的化疗,这可能发挥了作用。此外,迄今为止报告的五名患者中,有几名在这种移植后出现了移植物抗宿主疾病;这意味着他们的新免疫系统将宿主细胞视为“外来”并进行攻击。Margolis说,这有可能在消灭他们体内的HIV方面发挥了作用。
参考资料:
Björn-ErikOleJenseneta.In-depthvirologicalandimmunologicalcharacterizationofHIV-1cureafterCCR5Δ32/Δ32allogeneichematopoieticstemcelltransplantation.NatureMedicine,2023,doi:10.1038/s41591-023-02213-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