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增发:在书法篆刻中找到生命之道

2024-02-23 01:00:34 - 媒体滚动

转自:沈阳晚报

董增发:在书法篆刻中找到生命之道

董增发:在书法篆刻中找到生命之道

董增发:在书法篆刻中找到生命之道

董增发:在书法篆刻中找到生命之道

董增发:在书法篆刻中找到生命之道

董增发:在书法篆刻中找到生命之道

退休前一直做司法工作的董增发面容刚毅,走起路来脚下生风,虽年逾七旬,看上去却像五十岁出头。他眼不花、发不白,不用戴眼镜就能在0.5厘米见方的小印上刻出4个朱文篆字。迎着光,印上的字虽小如米粒,却神形不疏,用朱砂印泥轻轻地印在连史纸上,字形俊逸流畅,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书法篆刻家是董增发的社会身份之一,作为沈阳市文史研究馆研究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书法、篆刻也是董增发的专长。与认知中温润儒雅的文人形象略有不同,初次见面,记者着实愣了一下。他面色黝黑,身材敦实,有点像干体力活的工人老大哥。

从头再来 晚熟的书界“笨人”

似乎每一位在书法绘画艺术上有所建树的人,都有一段痴迷“乱涂乱画”的童年。1952年出生的董增发也不例外,打小他就特别喜欢写毛笔字、画画,校园里的描红课曾是他最喜爱的课堂。

物资匮乏的年代,写字全靠自学,凭着一腔热爱,董增发一路坚持了下来。可他却说,他是晚熟的书界“笨人”,写了几十年才入门。

1986年,董增发从海军退伍转业到沈阳从事司法工作。无论在军营还是转业到地方,工作、生活之余,董增发最大的乐趣便是写毛笔字,刻篆字。虽说没拜过师,也足足闷头苦练了近二十年,无论是董增发本人还是身边的亲朋,都觉得“字写得还不错”。

可自古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20世纪80年代,沈阳书法一片繁荣,社会上下掀起狂热的学书潮。一次偶然的机会,经朋友引荐,董增发拜谒书法家聂成文先生,信心满满地拿着自己的作品给聂先生看。原本以为自己那么多年的苦练会得到专业人士的赞许,可聂成文先生看了看作品说:“你写的这些不是书法”。二十年堆起的自信高塔顷刻间崩塌,说不受打击那绝对是假的。董增发愣在原地,双耳嗡鸣,过了很长时间才缓过神儿来。到底什么是书法?循着探索书法的欲望,董增发从此走上了真正的书法之路。

有了老师的点拨,在接近40岁时,董增发逐渐领悟了书法的奥义,也渐渐找到了自己想追求的书写方向和目标。“毛笔是软的,如何写出来有力量的字,这听起来好像很矛盾,如何能把矛盾对立统一起来,需要长时间的磨练和细心的感悟。”董增发有一套自己的理念,“书写时要把字形、结构还有用笔的方法全都忘掉,脑袋里想的只是即将要落笔的内容,那种在有意和无意之间用精到笔锋写出来的汉字,才是书法。”董增发看来,如果完全按照心中形态去写字,应该叫“画”字,“很多流传至今的千古名作都是古人随手写下的草稿,比如王羲之《兰亭序》还有苏轼的《寒食帖》等等,都是。”

热爱篆刻 走进古文字的世界

20世纪90年代后,摸到门路的董增发开始在沈阳书法界崭露头角,相继参加了多个有分量的展览。此时人们发现,除了书法,董增发对篆刻也颇有研究,而且同样钻研、坚持了很多年。

1967年,小学毕业在家待课的董增发偶然在报纸上看到了一枚齐白石老先生刻的印,特别喜欢。不仅喜欢,董增发更觉得神奇,“那个时候家家户户都有印章,名章,老一辈也叫‘手戳’,领工资都得用‘手戳’。”报纸上的这枚印和板板整整、不容一丝马虎的“手戳”截然不同,“线条自然、流畅,特别美。”喜欢写字的董增发把“这枚印”从报纸上小心翼翼裁剪下来,贴在本子上。

对篆刻开始着迷后,董增发在家里线装的《康熙字典》中找到了篆字,然后用钢锯条磨出尖状的小刀,开始在硬胶皮上刻反字。可刻了很长时间怎么也不行,后来有个行家告诉他,篆刻不能用胶皮,得用专门刻印的石头才行。“当时我家里条件一般,不可能拿钱给我买石头。”董增发攒了很长时间,终于攒了一元钱,到太原街文化用品商店买了一方寿山石……几十年里,董增发阅读、临摹了大量经典,受到很多人的启发,还得到甘海民先生的悉心指点。

由于对篆刻的喜爱,董增发对印石收藏极为热衷,收藏了很多方印石,有巴林石,也有寿山石、青田石和昌化石。为了提高篆刻的古趣,需求古人的意境,董增发陆续收藏了古玺、秦、汉印150余方,“都是两千多年前先人使用的文字。”董增发说,他的这一爱好让其成为沈阳收藏古印最多的人之一,“我特别喜欢琢磨古印,从古印当中能感悟到古人对文字处理的质朴和率意。”

出于对篆刻的爱好和长期的实践,如何拓宽认知摆在董增发面前,深入学习是他的不二选择。随着了解的逐渐深入,越发觉得学识是前进的最大、最有效的动力。近几年,董增发翻阅了大量古文字字典,学习整理了一套甲骨文文字笔记,系统了解了文字的起源、产生以及不同时期文字的演变,这使他在篆刻文字处理上更加准确,更加自如。

近些年,董增发经常与书法、篆刻爱好者以及喜欢古文字的朋友交流自己的体会,传递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文字。

降低欲望 艺术首先是修心

书法篆刻是技也是艺,艺术如果没有传统文化的支撑,就会有缺憾,也不会深入,有时还会迷茫。董增发说,在他的从艺道路上,给他帮助和启迪最大的是文化学者孙丕任先生,从历史典故到诗词歌赋,孙先生打开了他心灵的窗。在孙丕任先生的引导下,董增发读了很多历史书籍,在认知方面得到了极大的启迪,他也尝试写古体诗词,发表在刊物上。

对文字的理解,也给董增发的艺术之路带来了便利。“书法艺术很神奇,进入状态就是一瞬间的事儿,突然就领悟了!”在定义自己的书写、篆刻风格时,董增发接连用了两个“执着”和“笨拙”,他说他就像是“抱瓮灌园”典故中的老翁,虽然知道求艺的路上有很多更简单、更为捷径的方式,不过他不喜那样,“动了走捷径的念头,就会失去很多磨砺的过程,也必然无法保持纯粹素朴的天性了。”董增发更看重艺术带给他的滋养,“接触书法久了,人也沉稳下来,少了很多锐气。人活一世,最大的幸福莫过于一份平和。有些东西你即便追逐到了,最后也都会化作平常。而唯有打磨自己的认知和心性,才能获得人生中的真正的自我。”董增发追求在纸面上见真功,“无论是书法、篆刻还是现在的城市文化发展,都应像武术、太极一样,要身心放松,放得越松越软,才能从容面对任何事物,力量才能发挥得越大,艺术、文化亦是如此。”董增发说。

文/关彤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