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华、王英会两朵“梅花”同台,河北梆子《寇准》唱响京津合作大戏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2月22日晚,河北梆子传统经典剧目《寇准》在中山公园音乐堂上演,天津市河北梆子剧院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得主王少华,与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得主王英会联袂登台,上演了一出尽显家国情怀的河北梆子大戏。
《寇准》讲述的是宋代名相寇准与杨家将的故事。北宋时期奸佞当道,杨六郎杨延昭流放边庭被害,寇准连奏三本不予采纳。六郎因任堂惠替身免遭残害,潜回杨府,柴郡主将其藏入后花园地窖。不料边关告急,朝中无人挂帅,寇准随八贤王赵德芳到杨府发现异样,当夜尾随柴郡主后花园一探究竟,确定六郎未死,但料到郡主执意不让六郎出征,遂深夜追回辞朝而去的佘太君,忠臣良相对郡主晓以大义,六郎得以挂帅出征边关。
“老太君有令,即刻启程。”乐队铿锵起奏,《寇准》从佘太君得知杨六郎被害的消息辞朝而去开始。《寇准》虽取材于传统剧目《金铃记》,但与《金铃记》中佘太君知晓杨六郎未死不同,本剧由导演王英会及主创创排时,对老本剧目进行了部分改编,也对故事中的人物、情感和情节进行了梳理,将剧情集中在寇准身上。
两朵“梅花”同台飙戏是该剧的一大亮点。杨六郎被害去世的消息传到寇准府上,饰演寇准的王少华一出场,就贡献了一段满含悲愤又洋溢着拳拳报国之情的唱段,赢得全场叫好。随后,王英会饰演的八贤王在观众掌声中亮相,两个角色同心为国,却为此时是否该去杨家搬兵而周旋争执,一来一去之间,王少华与王英会以两种风格飙戏,唱做俱佳,耐人寻味,剧场中的掌声更是一浪接着一浪。
“夜探地穴”是老本《金铃记》中的精华,本版《寇准》保留了这一部分。寇准发现杨家异样后,入夜上演了一段“背靴”好戏。只见寇准与柴郡主两人跑着圆场,寇准尾随在后,为避免郡主发现不断闪躲。忽然,寇准一只脚扬起,一只长靴从脚上完整脱下,再单腿蹲下跌坐在地,紧接着,寇准将这只靴子背在肩上继续尾随郡主。这一“背靴”的段落是河北梆子中的经典表演段落,对演员也有极高的技术考验,王少华的精彩表演干净利落,让观众大饱眼福。
“我们保留了‘背靴’的精华,增加了寇准‘星夜赶路’的‘马上’戏,还为他加入了大段念白和贯口。”王英会说,此版《寇准》丰富了寇准的人物形象,也给演员更大的技术发挥空间,便于演员展示自己唱念做打的能力。“最重要的是全剧结尾,寇准以为官者的立场表明自己的为官之道,这也是对他一生的全面总结。”王英会说,也正因为此,该剧不再叫《金铃记》,也不叫《寇准背靴》,而叫《寇准》。
此版《寇准》由天津市梆子剧院的优秀演员共同演绎。天津市河北梆子剧院小百花团是中国戏曲界最早的“小百花”,剧团阵容齐整,流派纷呈,芬芳馥郁。“河北梆子这个剧种最大的观众群就在京津冀,三地的河北梆子虽然风格不同,但同源同宗。”王英会说,京津冀协同发展以来,三地的河北梆子演员合作推出的作品越来越多,不断开拓演艺事业,推动戏曲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我们共同推出这个剧目,也希望培养年轻演员,年轻演员是我们的未来,他们挑起了担子,戏曲艺术才能传承下来。”
据悉,本场演出是“戏聚京津冀——保利院线京津冀区域·新春演出季”中的一场,该演出季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导。未来几天,京津冀三地的京剧、昆曲、评剧、河北梆子、保定老调、四股弦、丝弦、平调落子等各个戏曲门类的艺术名家还将继续在中山公园音乐堂登台亮相。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8520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