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船山书院掉一回书袋

2023-12-23 20:01:05 - 媒体滚动

转自:新华每日电讯

在船山书院掉一回书袋

作者:甘建华

衡阳东洲与长沙橘子洲、岳阳君山并称“湘江流域三大洲”,长约两公里左右,阔约200余米,东面水域宽近300米,西面水域宽逾500米,故有“中分湘江而偏东,其势如弓张东向”之说。从侧面看去,它如一艘不沉的巨舰,航行在碧波荡漾的江面。从空中俯瞰,其形如大雁,与衡阳雁城之名暗相呼应,南首滩头即著名的潇湘八景之一“平沙落雁”。明代衡州知府陈安《衡州八景赋》云:“亦有东洲,在彼中流。桃花片片,绵浪悠悠。绿杨依岸,红雨随舟。”清代衡州名士常豫《东洲桃浪》诗云:“二月春波慢慢流,桃花千树簇芳洲。飞红腻作燕支水,酿尽繁华洗尽愁。”

在船山书院掉一回书袋

明末清初的天地大儒王夫之,少年时期曾在东洲岛对面的苏洲湾随长兄介之苦读,为日后创建博大精深的船山学说打下了基础。他写有一组《潇湘小八景词》,之三即是《寄调摸鱼儿·东洲桃浪》,词曰:“剪中流白苹芳草,燕尾江分南浦。盈盈待学春花靥,人面年年如故。留春住。笑浮萍、轻狂旧梦迷残絮。棠桡无数。尽泛月莲舒,留仙裙在,载取春归去。佳丽地,仙院迢遥烟雾,湿香飞上丹户。醮坛珠斗疏灯映,共作一天花雨。君莫诉,君不见,桃根已失江南渡。风狂雨妒。便万点落英,几湾流水,不是避秦路。”此词写于明清鼎革之际,继承了南宋辛弃疾孤绝悲愤的情调,虽然吟咏的是衡州美景,实则感叹江山已失、门户尽丧、清军入侵、无处避秦(躲避强暴或战乱)的家国之痛,读来令人唏嘘不已。

大江流日夜,二百余年时光转瞬即逝。清光绪四年(1878年),衡阳县令张宪和因崇祀乡贤王夫之,在衡州府城回雁峰下王衙坪(今雁峰区金果路大码头横街),即王氏出生地创建船山祠。四年后,衡州士绅秉承湖南学政、浙江余姚人朱逌然(肯夫)意旨,在船山祠内兴办船山书院,选聘曾任石鼓书院山长的清泉县(今衡南县)名儒李扬华任主讲,是为船山书院授徒之肇始。

在船山书院掉一回书袋

衡阳湘江河中东洲岛。 丁民摄影

光绪十一年春三月,回籍养病的太子少保、兵部尚书彭玉麟,见船山书院“院地逼近城市,湫隘嚣尘,殊不足以安弦诵”,于是奏请朝廷颁旨,并捐赀一万二千两白银,在东洲岛上重建船山书院,使原来的一个县级书院升格为道级书院(相当于今日衡阳师范学院),“集衡永郴桂府州所属举贡生监肄业其中,则凡延聘师儒、甄别生徒、整饬院规、给发膏奖,皆应归衡州分巡道主持其事”(《改建船山书院片》)。据说书院每年收益折谷五千余石,如此充足的经费是当时中国任何一所学校所不敢奢想的。

彭玉麟还亲自为书院撰联:“一瓢草堂遥,愿诸君景仰先型,对门外岳峻湘清,想见高深气象;三篙桃浪渡,就此地宏开讲舍,看眼前鸢飞鱼跃,无非活泼天机。”联语立意高远,用典自然,既称颂船山先生王夫之治学严谨,造诣高深,为世楷模,又勉励后生学子珍惜时光,勤学苦读,争得功名和远大前程。

在船山书院掉一回书袋

船山书院任教的先生由“四府士绅商请”,像杨柏寿、夏彝恂等都是“学问名望素优之士”。主持书院的山长更非当世大儒不可,彭玉麟首先想到有“湘学泰斗”和“天下第一才子”之誉的王闿运。早在咸丰三年(1853年)秋,曾国藩衡州编练湘军时,彭、王二人即已相识,并素相友善。睥睨群雄的王闿运,对彭玉麟评价颇高,谓之“刚介绝俗”“功绩卓著”“行谊可敦薄立懦,嘉言奇行,不可胜记”(《彭公玉麟行状》)。彭玉麟对王闿运的学问人品亦极为推崇,因此多次邀请他前来掌教船山书院。只因王闿运其时正主讲四川尊经书院,不能辜负川督丁宝桢的礼遇和川中士子的信任,所以未能及时到任。直到光绪十七年(1891年)初春,四川事了,他才在衡州知府窦世德的恭请下,从家乡湘潭云湖桥来到东洲。至为遗憾的是,老友彭玉麟已于一年前去世。

王闿运上岛伊始,正是江南三月,草长莺飞,漫洲灼灼的桃花灿若红霞,给整个小岛披上了一层迷离的轻纱。那一片片落红漂浮在江上,仿如云霞入水,变成了暖人的桃浪。五月二十二日,他亲书一联贴于院门,表达了办好船山书院的钧天之志,联曰:“海疆归日启文场,须知回雁传经,南岳万年扶正统;石鼓宗风承宋派,愿与重华敷衽,成均九奏协箫韶。”自此,他在这儿度过了生命中最后的时光,“应聘掌教亦二十五年矣”。

湖南书院历史上具有浓郁的祭祀之风。王闿运掌教船山书院,非常重视对乡贤的祭拜,尤其是对船山先生王夫之的祭祀,使之成为清末王学的大本营。船山书院本来就是为祭祀王夫之而建,王闿运在平日的教学中,不课八股,以实学造士,注重引导院生诵读王夫之遗著,亲自带领诸生定期祭拜先贤,以此培养弟子们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结,从而弘扬湖湘文化中绵延不绝的船山风骨节操。

因为王闿运的到来,船山书院名声大振,不但省内岳麓、城南、渌江等书院的高才学子纷纷南下,就连邻省江西、广东、福建的莘莘学子也负笈前来,“海内执经问学者踵相接”,一时有“学在船山”之说,顿成晚清十大书院之一。

在船山书院掉一回书袋

今夏以来,湖南日报新媒体推出专栏“楹联里的湖南”,诚邀省内有学问者畅谈湖湘名联,本人有幸受邀参与其间。在东洲岛船山书院门首,我掉了一回书袋,做了一回“寻章摘句老雕虫”。因为对联是中国独有的传统文化瑰宝,特别讲究用典,故将在下的粗浅理解记录如此:

在船山书院掉一回书袋

彭玉麟为衡阳东洲岛船山书院撰联:“一瓢草堂遥,愿诸君景仰先型,对门外岳峻湘清,想见高深气象;三篙桃浪渡,就此地宏开讲舍,看眼前鸢飞鱼跃,无非活泼天机。”

上联起首“一瓢”,最早语出孔子《论语·雍也》:“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后因以比喻生活简单清苦。又见北宋诗文大家王禹偁《滁上谪居》诗之三:“巧宦或五鼎,甘贫唯一瓢。”北宋隐逸诗人林逋《寄呈张元礼》诗:“驷马交游从此少,一瓢生事不胜空。”“草堂”,即王夫之晚年隐居的湘西草堂(在今衡阳县曲兰镇湘西村肖家组菜塘湾),潜心著述17年,著作逾百种四百余卷近八百万字,皆乡友弟子赠其纸笔亲手楷录。“先型”一词,实指先进或先进人物,也有榜样、模范之意。“岳峻”即高峻的南岳,通常喻指人格高尚。西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潘岳《司空密陵侯郑袤碑》云:“弘操岳峻,宇量深广。”“湘清”之“湘”,即湘江,湖南的母亲河。“清”,原义是指流水的清澈见底,后也泛指其他东西的纯净透明,或者说话和思路清楚明白,以及环境的清静整洁、世道的安康太平、为官的廉洁公正。“高深”意谓水平高、程度深,多指学问、技术方面,典出明代高攀龙《答袁节寰中丞》:“腐儒之谈无当也,而涓埃可佐高深,故不敢以肤言而以衷语。”下联起首“三篙”,“篙”即船篙,借指湘江河水的深度。典出唐代温庭筠的《池塘七夕》:“万家砧杵三篙水,一夕横塘似旧游。”清代曹雪芹《红楼梦》中有贾宝玉写沁芳亭联:“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意思是说水的翠绿颜色好像是从杨柳那里借来的。“桃浪”即东洲桃浪,古代衡州八景之一,旧时东洲岛遍植桃树,每当春天来了,片片桃花被风吹落湘江,形成一河粉红色的浪花。“宏开讲舍”即指在东洲岛上重新增建船山书院。“鸢飞鱼跃”意思是鹰在天空飞翔,鱼在水中腾跃,形容万物各得其所。典出《诗经·大雅·旱麓》:“鸢飞戾天,鱼跃于渊。”“活泼天机”之活泼,意谓青年人要生动自然,不要客套虚伪。天机指人的灵性应当自然舒展,充满青春朝气。典出清代小说家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四回:“否则闲中望望行云,听听流水,都可活泼天机。”

历史事实已经证明,在晚清书院教育衰颓的情势之下,王闿运力倡通经致用,实施经世教育,培育经世英才,世人谓之“抟土成人,点铁成金”,“成就之士多至数千人”(湖南巡抚岑春蓂奏折语)。其中名弟子政治人物有杨度、刘揆一、夏寿田、蒋啸青等,文艺奇才有齐白石、杨钧、向燊、陈兆奎、程崇信、颜楷等,专家学者有马宗霍、喻谦、雷飞鹏、李馥、唐牧六、刘豢龙、蔡人龙、吕翼文、胡元倓等。他们在恩师王闿运生前身后,纵横捭阖于中国近现代大舞台,事功德业超过了孔门弟子,因此尊其为孔子之后一代师表实不为过。

在船山书院掉一回书袋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