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安徽省界上一乡镇,江苏人和安徽人共用一个派出所
转自:任俊锰
3月14日上午,家在安徽马鞍山博望区丹阳镇下辖村子的汪希,来到“两省一街”丹阳警务室政务服务窗口办理居住证业务,10分钟左右便完成了,10个工作日后可以来拿南京居住证。汪希问:“到时是否可以请人代领?”负责办证的南京警务人员表示,“没问题,到时候提前联系我们,请代领人报您的身份证号就可以领取。”随即给了她一张服务窗口的名片,对此汪希说:“这里就在集镇上,好找也方便。”汪希所说的“集镇”是“北镇”,即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横溪街道丹阳社区,这里与“南镇”安徽省马鞍山市博望区丹阳镇交界,自古两个丹阳原属一地,后来分属江苏与安徽管辖,不过两地都称为“小丹阳”,两地派出所都叫“丹阳派出所”。此次汪希提交办理居住证申请前,“两省一街”丹阳警务室政务服务窗口已开展协同工作,一方面同在该服务窗口的博望丹阳镇民警已协助查询本人信息,另一方面江宁丹阳社区民警王子怡也已到租住地实地核实。如此汪希才能当日一次性办理,在以前则需要申请人两地往返跑。
“两省一街”丹阳警务室政务服务窗口看上去与一般警务室并无二致,但若仔细观察便可发现不同:进门一侧是民警办理事务的长条办公桌,桌上分别摆放着“江苏综合窗口”“安徽综合窗口”的席卡,另一侧则是苏皖两省一街警务室的信息公示栏,包括两地警网公示、联合警务室组织架构以及分外抢眼的两个丹阳交界示意图,黄线两侧分别为江苏和安徽,同时标出了两个丹阳派出所和警务室所在地。
2月28日,苏皖“两省一街”丹阳警务室政务服务窗口正式揭牌并实体化运行,位于马鞍山和县乌江镇和南京浦口区乌江社区交界的苏皖“两省一街”乌江警务室政务服务窗口同步启用。目前,户籍类、居住证类、证明类和业务咨询类四大类共12项公安政务服务事项已首批进驻两个警务室政务服务窗口,以更好服务省际毗邻地区群众,让两省群众实现“进一扇门,办两省事”,其中“两省一街”丹阳警务室政务服务窗口所在的丹阳集镇就有近3万人,这也是其主要服务人群。
“两省一街”丹阳警务室,这一合作已有数年。早在2016年底,苏皖省界线达7公里的一对“孪生”丹阳便尝试加强跨省协作,开展“小区域”警务协作,两地公安在苏皖省界上共同组建省界联防警务协作机构——“两省一街”警务室,当时目的是解决省界治安难点、建设平安省界。马鞍山博望区丹阳派出所所长刘允健介绍,在“两省一街”警务室建立之前,由于两地往来较多,甚至操着同样的口音,两个丹阳派出所之间的关系也比较紧密,但同时大家在思考能否开展新合作、搭建新载体,为此就想到建立合署办公的警务室,这便是“两省一街”警务室的由来。当时的办公环境比较简陋,仅仅100多平方米的空间,但这里却承载了不少任务,包括接处警、矛盾纠纷化解、社区警务、案件侦办、联合巡防、信息资源共享等八项工作协作机制。
当时“两省一街”警务室成立,带来变化最大的当数接处警,这是平安省界建设的痛点和难点。以往,苏皖省界上两个“丹阳”的地名和居民口音难分你我,再加之省界犬牙交错,通信信号时常越界、漂移,由此时常出现苏皖公安110指挥中心接处警指令混淆、派警错误等情况,尤其对跨省案件处置影响较大。有了“两省一街”警务室之后,不仅日常由两个丹阳派出所的副所长牵头对接工作。在接到110接处警命令后,警务室值班的社区民警先行赶到现场,如非本省属地的警情,民警处理后控制,同时填写移交单,当天直接移交给另一方警方,较之前能省去近一周时间。此外,这一区域有不少每日往返两个丹阳的流动人口,以及在省界另一侧办厂开店的人,以前查询相关人员的信息需到对方派出所,简单的需派出所所长开具介绍信,若复杂的则需要江宁或博望分局出具正式函件,后来有了“两省一街”警务室,只需要“招招手”,一旁的警务人员便可帮忙查询,“伸个头”就能实时看到查询情况。
“两省一街”丹阳警务室政务服务窗口则是新尝试,其背后是长三角一体化的深入推进:一方面,部分跨省通办业务明确;另一方面明确支持“江宁—博望等省际毗邻区域开展深度合作”,江宁、博望两地大力推动“宁博同城化”,让“进一扇门,办两省事”成为可能。同时,两地日常生活和工作交流都很频繁,户口迁移、办理居住证等公安政务服务需求大,刘允健介绍,在窗口正式启用之前,去年10月起苏皖双方已经对高频事项进行了数据对接,窗口设在距离南北镇派出所的中间位置,去年12月便已经开始试运行。数据显示,截至本月初已办理户政业务65件、居住证业务55件、证明类业务45件以及业务咨询202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