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疫”线】从暖宝宝到冰宝贴,驻守单位的53天里,我这样见证

2022-05-23 22:10:00 - 媒体滚动

youth

【我在“疫”线】从暖宝宝到冰宝贴,驻守单位的53天里,我这样见证

【我在“疫”线】从暖宝宝到冰宝贴,驻守单位的53天里,我这样见证

讲述人:松江区司法局政治处沈旻钰

我是松江区司法局政治处的沈旻钰,自3月疫情出现以来,全程参与支援派遣、收集讯息。我眼中的“大家”奋战在“疫”线的模样,令我身为一名司法行政人,饱含自豪与骄傲。

01

“oncall24小时”的背后,

是“我们努力奔跑”的样子

还记得,3月4日17时,在接到上级通知后,局领导即刻带领10人小队前往九亭镇支援,就此,松江司法行政人开启了一次又一次的支援任务。由于时间紧、任务急,特别是此轮疫情形势变化迅速,所以常会在深夜接到“紧急通知”,需要迅速落实第二天的支援人手。于是,我和科长每晚的去电常常会成为中断大家梦乡的“罪魁祸首”,我们只能笑称自己是“午夜凶铃”。很多同事也因此关闭了手机的睡眠模式,只为不错过任何一个紧急通知。每次透过手机,一声声“好的知道了”“放心,我会准时到达”仿佛令我看见了大家共抗疫情的坚毅模样,也让我始终坚信,一切都会很快过去。一次、两次、三次……一天、十天、一个月,甚至更长……松司人始终坚守“疫”线,疫情不停,我们不休。

【我在“疫”线】从暖宝宝到冰宝贴,驻守单位的53天里,我这样见证

【我在“疫”线】从暖宝宝到冰宝贴,驻守单位的53天里,我这样见证

02

因为被需要,

所以“我们”要成为火炬

4月1日起,浦西开始全域封控管理,在单位值守的我们开始了巡街的新任务。巡街的日子里,消杀、穿戴、出发、脱卸、消杀五个步骤,成了每天复制黏贴的规定动作;小昆山镇、经开区的大大小小道路,成了我们最熟悉的路线;乡间的小石块、马路牙子,成了我们每天扒盒饭的流动据点。虽然到处充斥着紧张的氛围、空荡荡的路面不复往日喧哗,但点滴的美好更显珍贵。4月4日晚八点半,巡街小分队的微信群中传来一张照片,原来是同事巡街时,路遇一位千里迢迢从西藏开来的货车司机。由于到沪时正巧碰上封控,他还没来得及找到去处,只能睡在货车上。并且,由于大小超市都闭店了,他手头的食物无法坚持多久了,精神也开始萎靡不振。同事看到这个情况,在耐心劝慰这位司机后,在车里左翻右翻,终于翻出了点干粮与水,尽己之力帮这位司机解决温饱问题,随后联系了最近的派出所,希望他能得到进一步安置。另外,还有件趣事。在小昆山镇巡街的时候,我们常会看见流浪狗和流浪猫,所以每次吃不完的盒饭我们会固定放在某一个地方,第二天再去看看是不是吃干净了。“无法触摸”的互动,成了我们每天的小小期盼。

【我在“疫”线】从暖宝宝到冰宝贴,驻守单位的53天里,我这样见证

巡街遇上大太阳,冰宝贴走起~

03

珍贵的集体生活,

我们凝望彼此眼中的萤萤星光

一眨眼,已经是住在单位的第53天啦。记得第一晚,打包好行李来到单位,我还一脸蒙圈思考着怎么支起床铺,同事直接给了我个大惊喜——超大型气垫床,居住条件立马蹭蹭蹭到了顶端!那晚,我们还把各自带来的装备和零食分享出来,从吹风机、暖宝宝到各类一次性用品,从一个橘子、两包薯片、三瓶可乐到满满一大桌,在楼道里成立了能量补给站,为后面的“战斗”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我在“疫”线】从暖宝宝到冰宝贴,驻守单位的53天里,我这样见证

▲我的顶配床铺

十天的巡街任务虽已告一段落,日常业务仍在高效运转。晚上8点,志愿者统计、居家办公报表、每日信息收集……楼道内的键盘声此起彼伏;晚上10点,为了全力筑牢疫情防控法治保障屏障,对各个案子分析研判的探讨声仍在耳边回荡;晚上11:30,万籁俱寂,正式熄灯。

程妈妈,这个水池堵啦

赵妈妈咋又开始拖地了,真是闲不下来

郁老师,热水器又又又跳闸了!

……

虽然居住条件有限,也无法与家人团聚,但“苦中作乐”成了我们的态度。每顿盒饭打卡成就了相册专属系列、院里树上晾晒的衣物成了别致的风景、多人共用的淋浴房练就了“见缝插针”的本领,甚至,在某次看见老鼠后,同事手拿拖鞋迅速甩上去的操作令我们震惊之余不忘爆笑。这53天,遗憾也许很多,快乐分文不少。

【我在“疫”线】从暖宝宝到冰宝贴,驻守单位的53天里,我这样见证

▲每天醒来的视角,很温馨

【我在“疫”线】从暖宝宝到冰宝贴,驻守单位的53天里,我这样见证

“敢为人先,方能成事”。作为一名松司青年,在这场疫情“大考”中,我见证了松司人始终保持百折不挠的勇气,咬定目标不放松的劲头,和努力到基层“疫”线的担当。这些点滴星光汇聚而成的庞大能量,今后也将继续激励着我,努力在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中留下最滚烫最绚丽的青春奋斗底色!

【我在“疫”线】从暖宝宝到冰宝贴,驻守单位的53天里,我这样见证

上观号作者:上海市司法局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