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日记 | 群英荟萃,运筹丹阳城

2024-05-23 13:18:05 - 上观新闻

寻访日记 | 群英荟萃,运筹丹阳城

寻访日记 | 群英荟萃,运筹丹阳城

“在5月份,丹阳城内增加了不少的陌生人,除了穿军装的部队干部、战士外,还有许多穿便衣的干部,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几位香港‘客人’。他们西装革履,风度翩翩。其中有传奇式人物潘汉年,著名剧作家夏衍,经济学家许涤新,还有上海广大华行‘老板’卢绪章等人……都在这里会师了。一时间丹阳城内住得扑扑满满,街上人群川流不息。我只能用一句话来形容:丹阳沸腾起来了。”

带着当年南下纵队干部范征夫的回忆文章,寻访小组来到解放和接管上海的“前进基地”——丹阳。丹阳与上海,在革命战争年代,建立了一份特殊的缘分和感情。为了上海的解放,丹阳人民勒紧腰带,征借粮草,踊跃支援前线;上海战役中牺牲的我军最高指挥员是丹阳人胡文杰;丹阳人民热情接待了准备解放和接管上海的干部、战士;上海解放日报编辑班子在丹阳组成……

渡江战役胜利后,上海战役总前委驻地为什么选择丹阳?寻访小组在丹阳市总前委旧址纪念馆找到了答案。陈毅认为丹阳地处沪宁铁路线,京杭大运河贯通全境,水陆交通十分便捷,有利于部队大进军;丹阳县城地理位置适中,目标不大,有利于部队防空隐蔽和迅速集散;陈毅、粟裕率领的新四军队伍曾开辟苏南抗日根据地,与丹阳人民结下鱼水深情。于是,1949年4月24日至5月26日,丹阳古城群英荟萃,汇聚党、政、军、财、文各界精英。

寻访日记 | 群英荟萃,运筹丹阳城

寻访日记 | 群英荟萃,运筹丹阳城

总前委、华东局组织军队干部和接管人员,认真学习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精神,要求重新学习政策纪律。1949年5月10日,陈毅在丹阳南门大王庙作纪律教育报告,他严肃又不失幽默地指出:“我们野战军的‘野’,在城市不能‘野’的”。有到会者回忆,陈毅在讲到“在城市不能‘野’”时,非常激动,连军帽都甩到了台上。针对部队不熟悉大城市的情况,总前委、华东军区及三野前委专门制定了统战政策、“外交纪律”和入城“三大公约”“十项守则”,着重解决党的工作重心向城市转移后面临的各种问题与困难,此谓“丹阳整训”。

经丹阳历史文化学者殷显春指引,寻访小组找到了陈毅讲话发表地,当年执行纪律学习的课堂现已转变为市民休闲场所。

寻访日记 | 群英荟萃,运筹丹阳城

寻访日记 | 群英荟萃,运筹丹阳城

上海解放日报社旧址位于丹阳今天的荆林村,上海解放日报创刊号发刊词《庆祝大上海的解放》就在这里起草、审定。1949年4月下旬,济南新民主报全体采编人员随华东局南下。这支新闻大队还包括新华社济南分社、新潍坊报社的人员、济南华东新闻学校的学员,由恽逸群领导,日夜兼程南下到达丹阳,驻扎荆林村老九曲河西岸王氏宗祠。又会合从华北调来的范长江、魏克明等人以及苏北华中新专的部分学员,集中学习整训,认真研究上海地下党提供的《上海概况》等各种资料,筹备上海解放日报创刊号。

寻访日记 | 群英荟萃,运筹丹阳城

寻访日记 | 群英荟萃,运筹丹阳城

寻访日记 | 群英荟萃,运筹丹阳城

寻访日记 | 群英荟萃,运筹丹阳城

在硝烟弥漫的战斗间隙,革命者将对亲人的思念诉诸笔墨书信。在丹阳市总前委旧址纪念馆,寻访小组看到解放军指战员马飞给父母的信:“新年内,我在我们报纸上看到我们舒城亦告解放,实为高兴,特写一信寄家问候。儿出外为人民服务,各方面均很好。现在就要渡江啦,等解放南京、上海后,我一定回家看望两老……”这是1949年1月29日马飞写给父母的信,当时他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9军87师261团2营副营长。在信中,他对家乡安徽舒城的解放感到高兴,期待渡江战役胜利后与父母团聚。

不幸的是,1949年5月12日,在解放上海的战斗中,马飞受伤牺牲。“不要管我,你们快冲”,这是他留给战友的最后一句话。

(作者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与研究基地副主任、副教授)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