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金融政策执行存在变形走样 四家大行虚增普惠贷款87亿
作者:杜川
[报告指出,大型银行方面存在投放不精准问题。4家大型银行通过人为调节贷款企业类型等虚增普惠小微企业贷款87.18亿元;有24.96亿元实际流向房地产或大型集团;抽查517户小微客户有364户无实际经营。]
[23家中小银行少披露不良资产1709.62亿元。20家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偏离主业违规对外融资,其中151.07亿元形成不良或逾期。]
日前,审计署发布《关于2021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下称“报告”),披露了金融企业国有资产审计情况。
报告审计了23家地方中小银行、20家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和信达资产管理公司,至2020年底,44家金融企业账面资产总额12.46万亿元、负债11.31万亿元,除1家亏损外,43家净资产收益率介于0.03%至14.84%。审计署还对5家大型银行信贷资金流向进行了跟踪。
审计发现:中小金融机构存在经营风险;内部控制薄弱,外部监管不到位;普惠金融政策执行中存在变形走样等主要问题。
23家中小银行少披露不良资产1709.62亿元
作为金融业重要风险指标的银行不良贷款水平、数据真实性,一直是市场关注的热点。
审计报告指出,中小金融机构存在经营风险。其中之一便是资产质量不实。
银保监会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2.9万亿元,较上季末增加653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69%,较上季末下降0.04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大行、股份行、农商行不良率季环比有所下降,城商行不良率则环比上升至1.96%。
2020年四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2.7万亿元,较上季末减少1336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84%,较上季末下降0.12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52%、1.50%、1.81%、3.88%。
根据披露,23家中小银行少披露不良资产1709.62亿元。20家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偏离主业违规对外融资,其中151.07亿元形成不良或逾期。
此前,审计署也曾多次披露银行掩盖不良贷款的情况。例如,在国务院关于2021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中披露了6户通过降低标准、虚假转让等方式掩盖不良资产1423.14亿元。
此外,报告还指出,23家中小银行有9家资本充足率不足,13家未按监管要求对流动性进行全面实时监测,8家流动性指标虚假或人为调节,6家出现流动性风险后采取高息揽储等短视行为。
近25亿流向房地产
近年来,国有大行在普惠金融领域频频发力,但普惠金融政策执行中却存在变形走样的问题。
报告指出,大型银行方面存在投放不精准问题。值得注意的是,4家大型银行通过人为调节贷款企业类型等虚增普惠小微企业贷款87.18亿元;有24.96亿元实际流向房地产或大型集团;抽查517户小微客户有364户无实际经营。
此外,利用普惠信贷管理漏洞套取资金问题凸显,2家大型银行的13.66亿元被一些个人或团伙通过注册空壳公司或虚构贸易背景等方式套取,用于购买商品房、偿还债务等。
2022年,监管部门提出,国有大型银行要确保全年新增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1.6万亿元。而在此前三年政府工作报告均设定大行普惠金融贷款增速目标:30%、40%、30%。
“大行往下下达任务又层层加码,一到基层,任务确实很重。”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对记者表示,目前考核压力比较大,这几年都是30%、40%的增速考核任务太重,连年高速增长,重压之下会导致一些银行行为变形,通过虚增来完成任务。
他认为,考核任务应该合理适度,跳起来够得着,才是比较好的状态。
与此同时,中小银行普惠信贷不精准问题突出。中小银行的主责主业是支小支农,但23家中小银行至2021年3月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占比10.33%,仅为亿元以上大客户贷款占比的五分之一,其中6家涉农贷款余额也已连续3年下滑。
“大行非市场化过度下沉,会造成中小银行掐尖效应、挤出效应,让中小银行日子更难过,处境更加艰难,这对整个银行体系的稳定性会构成影响。”董希淼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