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旱地玉米探墒播种技术抗旱保苗效果好

2024-06-23 19:59:57 - 媒体滚动

转自:中国科技网

赵向南科技日报记者滕继濮

“探墒播种抗旱保苗技术太棒了,出苗效果好,今年收成有了保证。”6月22日,山西晋中市榆次区西见子村种植大户张春太,望着自家地里齐齐整整绿油油的玉米苗,喜不自禁地说,“有了山西农大研发的这个抗旱技术,以后天再旱,我心里也踏实。”

张春太所说的“抗旱技术”,就是“旱地玉米探墒播种抗旱保苗艺机一体化技术”(简称“旱地玉米探墒播种技术”)。该技术成果由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农科院)王娟玲研究员领军有机旱作农业创新团队,研发攻关多年而成,经几代改进提升,2023年被农业农村部列为十项重大引领性技术,这也是山西大力推广的抗旱播种保全苗主推技术。

山西旱地玉米探墒播种技术抗旱保苗效果好

山西干旱少雨,且时空分布不均,冬春降水量不足全年的20%,“十年九春旱”,具有黄土高原的典型气候特征。针对播种难、出苗难、保苗难这一难题,王娟玲团队在2010年开展了多种作物尤其是玉米抗旱播种技术的协同攻关。在全国率先研发形成了艺机一体化抗旱播种技术体系。其中,“旱地玉米探墒播种抗旱保苗艺机一体化技术”就是重要内容之一。该系列技术荣获2017年度“山西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王娟玲说,“运用旱地玉米探墒播种技术,通过因地因墒制宜,浅探、深探,不仅解决轻度干旱玉米缺苗断垄的问题,更解决中度干旱玉米播种困难的问题,尤其可以解决像今年这样重度干旱条件下无法播种的难题,既解决多与少的问题,更解决有与无的问题,为广大易发生春旱地区玉米稳产增产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日前,华北黄淮大部干旱局部重旱。该创新团队与山西农业农村厅,山西晋中、榆次两级农业农村局协作,组织社会服务组织、种植大户、农机手等,在位于晋中榆次区李坊村的山西农业大学(省农科院)有机旱作农业试验示范基地,多次开展旱地玉米探墒播种技术的效果展示、现场操作、观摩培训和宣传推广。团队紧急调回一批新生产的播种机,免费提供农民使用,并全程提供技术服务。

山西旱地玉米探墒播种技术抗旱保苗效果好

“5月9日,我们的示范田干土层达到了8-10厘米,采用玉米探墒播种机豁开表层10厘米厚的干土,将种子播种到15—16厘米处的湿土上,在没有降雨的情况下,19日前后安全出苗,保苗率达到了90%以上。”王娟玲说,该技术模式最大特点是前期抗旱保苗,后期壮苗抗倒,节本增效,增产稳产。5月30日、6月8日,该创新团队分别在山西榆次区、洪洞县推广探墒播种技术。“干土层达到了10-12里面的重旱农田,但出苗率依然达到90%。”王娟玲说。

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农科院)有机旱作农业创新团队一直在提升旱地玉米探墒播种技术和设施。“为提高播种施肥精度、仿形灵活度、播深调节便利度、智能化监控,我们持续改进研制出第二代、第三代玉米探墒播种机。”王娟玲说,“第三代播种机增加了二次镇压装置、施肥播种监控系统、云平台智能监控系统,有效提高了智能化水平。”

山西旱地玉米探墒播种技术抗旱保苗效果好

据介绍,近10年来,旱地玉米探墒播种技术在山西晋中、太原、长治、晋城等地大面积示范推广,并在内蒙古、甘肃、宁夏等省区示范应用。“多年多地应用结果表明,旱地玉米探墒播种技术,达到了真正的轻简化,看起来用起来很简单,但它实际又不简单,它通过‘适探’巧妙用好用足地下墒,保出苗、保全苗;通过宽行密株保株数、保密度;通过垄沟用好前中期的关键雨,促壮苗、抗伏旱;通过中耕培土护好根,防倒伏、利机收。”王娟玲说,“该技术把传统被动靠天等雨变成了主动向地要墒抗旱,不等不靠,适期播种,最终实现水高效、机高效、产高效,而这正是现代旱作农业的发展方向。”

(受访者供图)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