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常委周汉民:不断提升上市公司投资价值

2024-06-23 20:15:00 - 证券日报之声

转自:证券日报网

    本报记者李勇

全国政协常委周汉民:不断提升上市公司投资价值

    “上市公司是市场之基,其投资价值不仅关系公司自身的健康发展,更影响投资者信心和资本市场稳定性,提升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对于金融强国的建设,助力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更好支持实体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6月22日,由民建辽宁省委会、浙江财经大学、温州商学院、锦天城律师事务所联合主办的“2024中国上市公司论坛”在沈阳市举行,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原副主席、中国上市公司论坛智库委员会主席周汉民教授在论坛上如是说。

    周汉民认为,上市公司是投资价值的源泉之一。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的重要区别就在于有市值、股价来综合反映企业实力,因而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的高低直接体现了市场对其认可程度。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中国要实现现代化,方方面面都要强起来。”周汉民表示,上市公司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微观基础,承载着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的历史使命,要聚焦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让企业更好发挥主体作用,提升投资价值。

    周汉民认为,上市公司是各行业的排头兵和先行者,理当担重任,主动作为,努力提升自身投资价值。

    周汉民还给出了两点具体建议:

    一是上市公司自身要发力。

    “打铁还得自身硬,提高上市公司投资价值最根本的还是上市公司自身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只有上市公司基本面向好,竞争力过硬,资本市场涌现出更多优质企业,才能为股价上涨提供坚实支撑,才能为投资者提供长期的投资回报。”周汉民表示,上市公司担负起自身投资价值主体责任,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有所为”,即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步伐,拥抱当前最前沿的科技成果,在聚焦主业中积极提升科技含量,不断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有所不为”,即上市公司要保持定力深耕实业,不能盲目偏离主业,跟风冒进,专业不专,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影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周汉民给出的第二个建议是监管部门要发力。

    “投资价值提升的前提是市场质量的提高,监管部门在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净化市场生态方面责无旁贷。”周汉民认为,监管部门要把好入口关、把好服务关、把好出口关。

    把好入口关,就是要提高主板、创业板上市标准,完善科创板科创属性评价标准。同时,压紧压实,包括上市企业、中介机构、交易所在内的各方责任,做到同责共担,同题共答,同向发力。

    把好服务关,一方面具有关键核心技术,市场潜力大,科创属性突出的优质未盈利科创企业上市持续提升审核效率和透明度,引导不同特点的企业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板块上市,从而最大限度发挥市场潜力,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另一方面,密切跟踪上市公司情况,建立公开、透明、规范的上市公司机制,深入了解上市公司遇到的实际困难和诉求,进而有针对性地为企业纾困解难。

    把好出口关,就是严格重大违法类、规范类、财务类和交易类四类强制退市的标准,同时应当拓宽多元退出渠道,加强退市公司投资者保护,上市公司的退市既能退得下,更要退得稳,以常态化退市制度,进一步提升上市公司的新陈代谢功能。

    周汉民表示,上市公司是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的核心主体,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中大有空间,大有作为,要在提升投资价值上更加主动,才能更加生机勃勃,奔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编辑乔川川)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