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 | 冬病宜治夏,心静自然凉

2023-07-23 07:02:02 - 媒体滚动

转自:联勤集结号

月坠西楼夜影空,透帘穿幕达房栊。

流光堪在珠玑列,为火不生榆柳中。

一一照通黄卷字,轻轻化出绿芜丛。

欲知应候何时节,六月初迎大暑风。

——唐·徐夤 《萤》

大暑 | 冬病宜治夏,心静自然凉

7月23日大暑节气至,意味着癸卯年的二十四节气已然过半。古人有云:“暑,煮也,热如煮物也”,意思是天气热得像蒸煮一般。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的中伏前后,是一年最热的时候。中医认为“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一体之羸弱,消息皆通于大地”。大暑时节,人体顺应天地之暑气炎热,体内的阳气也最为鼎盛,因此大暑被认为是一年之中最不可错过的养生佳期。今天,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肝病医学部中医肝病科周超主治医师跟大家聊聊大暑节气的养生。

大暑 | 冬病宜治夏,心静自然凉

“冬病”最宜暑时治

大暑 | 冬病宜治夏,心静自然凉

中医遵循阴阳五行规律预防和治疗疾病,擅长三因制宜,即因时、因地、因人制定个体化诊疗方案。“大暑时节,冬病夏治”是传统医学遵照时令节气防治疾病的独特之处。“冬病”指冬季、寒冷时容易诱发或加重的疾病,这类病症大多属于中医寒疾范畴,故而可以选择大暑时节进行提前干预,利用人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采用“三伏贴”“膏方”等中医特色治法,借助暑气炎热,进而激发人体阳气,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预防甚至消除冬病顽疾目的,尤其适用于哮喘、风湿、咳嗽等中医辨证属于寒性的疾病。

大暑 | 冬病宜治夏,心静自然凉

贪凉过度不可取

大暑 | 冬病宜治夏,心静自然凉

酷暑炎热,人体易于上火,且容易耗气伤阴,因此饮食首选清淡味甘性寒之品,取其清热养阴生津之功效,建议多食用当季蔬果,如黄瓜、西瓜、苦瓜、绿豆、丝瓜等。全国各地亦有解暑盛品,仙人草、龟苓膏、凉茶、清凉补、菊花茶、酸梅汤、绿豆汤等传承已久且备受青睐,多以金银花、菊花、薄荷、乌梅、白茅根、荷叶、百合、夏枯草、鱼腥草、马齿苋等清热生津养阴类食补通用的草药为主要原料。中医认为“阳阴互根,此消彼长”,大暑节气以清热消暑为主,但若饮食寒凉过度,虽然能够解暑,但也可能导致阳气受损、内生阴邪,因此体虚久病或脾胃娇弱的老人和小孩应当格外注意,不可过度食用寒凉之品。

大暑 | 冬病宜治夏,心静自然凉

“汗出当风”应须忌

大暑 | 冬病宜治夏,心静自然凉

中医认为,汗出则腠理空虚,病邪易乘虚侵入。暑气炎热,体表易出汗,皮肤毛孔大开,风邪易裹挟湿气或寒邪等入侵人体,随即出现外感伤风等症状。尤其是运动大汗后,骤然食用生冷或吹空调冷气,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因此,暑季汗多的时候,不可立即食用凉品或用凉水洗头洗澡,更不宜直接对着冷风口。建议饮用常温水,待汗液稍干,等候片刻后再享用夏日凉品。

最宜“心静自然凉”

天气炎热,人们也容易出现烦热、疲乏、焦躁等情绪。中医认为,夏属火,与心相应,汗为心之液,夏季更要重视心神的调养。晋代嵇康说:“夏季炎热,更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因此,正值大暑时节,建议生活起居以清净为最佳,避免高温时的户外活动。

大暑时节虽然气候炎热,但“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的景象也别有韵味。养生,应当顺应天地之气。大暑养生总结起来,就是“心静自然凉,饮食甘寒淡,冬病夏来治,健康常久驻”。

↓↓↓

  (温馨提示:转载内容请附上“联勤集结号”二维码,并注明“联勤保障部队官方微信公众号”。)

总 监制:卢海波

总 编 辑:魏加升

责任编辑:李 亮

值班编辑:王健

校对:代翔 张 帅

作者:周 超 李 莹  杨鼎基

刊期:第3182期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