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康陵,音上见史 沉浸式艺术剧场让文物“活”起来

2023-07-23 01:08:01 - 新快报

星海音乐学院音乐博物馆馆长郑敏接受专访,谈文化遗产“活化”

“听着升腾跌宕的琴声,看着双凤眼前翱翔,我不由想象起千年前,这里历经的欢荣与哀思。”一位观众在现场情不自禁感言。

2023年,康陵发掘20周年、广州考古70周年。康陵为南汉高祖刘岩之墓,与德陵并称“南汉二陵”,位于今广州大学城。6月10日,康陵对外开放首日,以遗址、考古出土文物为创作元素的跨学科融合、沉浸式艺术剧场“倾听·康陵”,在遗址现场展演。伴随悠越昂扬的乐声、迅电流光的影像,观众面对千年帝陵,从听觉、视觉上获得了立体的辅助诠释。

“倾听·康陵”沉浸式艺术剧场,由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与馆校共建单位星海音乐学院音乐博物馆、广州美术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联合主办。日前,星海音乐学院音乐博物馆馆长郑敏,接受了新快报记者的专访。

郑敏介绍,其师生团队,以康陵遗址及南汉历史为创作灵感,在原创室内乐作品《康陵赋·炽流》的基础上,融合了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撰写的《康陵赋》及出土《哀册文碑》节选诵咏上下篇、竹笛《上》、古筝《大漠》《青铜》作品节选等,综合构建出一条完整的叙事脉络、一个沉浸式剧场的乐音空间、一部以“康陵”为主角的当代艺术诠释作品。

举办该艺术剧场,是星海音乐学院与南汉二陵博物馆开展的“馆院合作”项目之一,也是2023星海音乐学院音乐博物馆非遗月系列活动之一。活动采取的沉浸式艺术剧场形式,目的是为了让文物保护利用成果从更多元、更丰富的方面“活起来”,并让更多大众能够以与传统参展方式不同的形式接触历史、感受历史,同时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

大漠青铜,音上见史

20年前,康陵遗迹再现,20年后,当人们走入现代化展厅,灯光聚焦下,保持原貌的千年陵台高立,斑驳黄色砖砌,难掩昔日华侈。

身穿缥色汉服持笛男生,如同一位引路人,从康陵陵台左侧步道拾级而上,悠悠一曲《上》,吹开千年时空尘雾。笛声伴随《康陵赋》人声诵咏,“刘皇冢者,南汉康陵,墓主刘岩,迁神于斯……”,引领观众步步走入“海曲之洲,大香山麓”的从前时空。

昔有南汉,采中原精粹,纳海外新风,避烽火连天,营一方安娱。一曲古筝《大漠》,跳跃异域风格,似见觥筹,如临旷野,有天边斜飞雁,又仿若身旁笙歌难弃。

笙歌有时,“玉音在耳,大渐弥留”,《大漠》的演奏者双手捧笛与男生交接,随后笛声再次扬起,继续引领观众们沿步道缓缓绕行至陵台北侧。康陵《哀册文碑》节选,以深沉男声读出,栉风沐雨,帝陵唯存。随后古筝《青铜》,缓缓铺陈出厚重顿挫的历史画卷。

筝鸣暂歇,弹奏《青铜》的女生慢慢起行,再次引领观众们走到陵台右侧。最后的高潮属于《康陵赋·炽流》,也是整个沉浸式艺术剧场最后一环,以四台古筝的织体为引,联合极具张力的西洋乐器小提琴,把当下和历史碰撞的炽热,经由时而低诉、时而昂越的旋律,浓缩起昔日繁华,浓缩起空无一人角阙中回旋的寂寥风声、考古人员铲锹的切切,也浓缩起重建遗址的漫长时光。音乐如同一幅动态画卷徐徐展开,中段旋律突转凛冽,仿佛兵击之声,象征南汉在五代十国时期烽火连天、“风驰雄辩,电疾雌黄”的景象;当康陵的旋律主题再次出现,牵扯着人们心中的撼动,最后悠扬不绝的小提琴泛音,绵延喟叹。

广州美术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的师生,则融合康陵遗址、哀册文碑、双凤纹瓦当、花鸟纹瓦当、康陵出土玻璃瓶等元素,为沉浸式艺术剧场同期展现了一部精美绚丽的视觉大片。

“倾听·康陵”沉浸式艺术剧场是博物文化“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的又一次实现,呈现了遗址的文化历史价值和当代审美价值。

“康陵是无声的主角”

“我很感激康陵本身,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完美声场。”在采访中,星海音乐学院音乐博物馆馆长郑敏,介绍了“倾听·康陵”作品的构思和她对文物活化的一些看法。

她说,当初创团队受邀前往康陵,同行的李兆麟先生(《康陵赋·炽流》的小提琴演奏者、乐队首席),在现场试音,“我让他在现场,一试,太棒了!当时我就觉得,一定要用小提琴,其间再配以简单乐器。我始终相信艺术创作的直觉,我们不用具象,我们要用抽象的表达,以音场,来组合剧场。只要置身音乐场域,受众就能产生某种共情”。她说,肃穆矗立眼前的康陵,给人一种越过千年风霜、如今安静对话之感。

“而康陵和覆盖其上的穹顶,整个展厅天然形成一个完美音场空间。您知道吗,整场演出,我们都没有使用扩音器。观众听到的,就是现场真实乐器的演奏声。我们利用了康陵展厅本身空间的回响效果,实现了音乐价值的最大化。这也是康陵给予我们的礼物。”

郑敏说,结合多方考虑,最终确定以“艺术剧场”来诠释康陵,并以小提琴乐曲《炽流》元素,作为艺术剧场的主体。其设想的叙事框架,是先有一位引路人,随后,《大漠》体现的西域风情,呼应着南汉海外交流的繁盛,《青铜》的远古之意则让人遥想金戈铁马,最后的《炽流》是古今碰撞的高潮。她介绍,前述音乐作品原已有之,为配合本次艺术剧场,都经过了主创团队的节选和改编。

人声诵咏的加入,则提供了重要具象信息。“加入人声诵咏,包括描述康陵发掘过程的《康陵赋》,和康陵出土《哀册文碑》上的节选文字,是为了让观众更好了解遗址信息。我们需要有这样的信息媒介植入受众,让他们知道在这里的所观所感,是为何物。”

对此,郑敏进一步强调了艺术剧场和表达对象的关系,她认为,在康陵这个具体案例上,“作品以康陵为主,主角一定是康陵,一定要有和康陵有关的具象元素。我当时就和团队成员强调,一定要把它的历史价值、文物价值凸显出来。康陵和其文物一定是主角,音乐和视觉永远是配角,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文物的复现与活化。我们不是为了只让观众到这里看表演,而是希望观众能通过表演,深度参与到展览中来。我们做的是辅助阐释的工作,不能主客倒置。”

“所以,我用了《康陵赋》及《哀册文碑》节选吟诵,这两者是整个作品的康陵符号,然后,再用音乐《炽流》做最后的托底。”

音乐从来不是止步于舞台的,以更多元的方式将音乐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与历史共歌舞,是星海音乐学院音乐博物馆在这次沉浸式艺术剧场“倾听·康陵”跨界融合里实现的又一创新之举。

郑敏坦言,经由与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的“馆校共建”合作,“我觉得这种沉浸式艺术剧场的形式,开创了一个新的展陈方式。当然,在此应‘一物做一物’、‘一物对应一物’(即每个展览方式不同),因为我认为同质化会对文物和文化价值传播造成损耗。”

“而如何避免同质化,则是对创作者提出的更高要求。作为星海音乐学院音乐博物馆,学校为我们的内生动力提供了平台,也提供了试错空间,十分有利于创作和成果的不断升级。”

郑敏透露,关于沉浸式艺术剧场“倾听·康陵”的总结和升级探索,依然在进行中。她最后由衷地表示,这次的合作创作,对于星海音乐学院音乐博物馆具有重要意义,“正值康陵发掘20周年、广州考古70周年,我们作为一个新生的专题博物馆,能够深度介入其中,依托康陵遗址进行跨学科融合活化展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对于星海音乐学院音乐博物馆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2023年,是值得深深记录的一年。”

【首演项目主创人员名单】

项目策划/艺术总监郑敏,音乐顾问陈蔚旻,项目执行李灵漫,音乐总监李兆麟,执行指挥吴达兆,通讯联络唐海雯;语言艺术朗诵孙熙然;小提琴李兆麟(乐队首席),竹笛郑欣荣,古筝1刘亚茹,古筝2黄伟佳,古筝3梁晶晶,古筝4万千紫;舞台工作旷源、李运泽、曹乐然、丁佳雯、欧思辰;摄录及制片林誉腾、黄嘉俊。

■本版图片由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提供

■收藏周刊记者潘玮倩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