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石油路的浮雕墙

2024-07-23 02:10:36 - 成都日报

转自:成都日报锦观

成都石油路的浮雕墙

成都石油路的浮雕墙

□饶友君

在成都,有一条雕刻四川石油发展历史的街区,位于猛追湾街道的石油路。由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和猛追湾街道联合打造。这条400米的石油文化街区,用艺术的形式,以“四川油气发展历史为脉络,讲述石油故事、科普油气知识、传播石油精神、展示石油形象”为理念,打造的一面浮雕墙。

石油路上的历史画卷

浮雕墙以石油小区的围墙为载体,因地制宜、精心设计,运用半立面浮雕、彩喷、剪影、版画等多种艺术形式,以浓厚的工业历史感风格,将一幕幕生动的石油故事场景巧妙地嵌入居民生活场景中,唤醒人们追忆往昔的峥嵘岁月。

我父亲从部队参加石油会战来到了四川油气田。那时一个石油大院涵盖了除火葬场之外的所有社会职能。医院、学校、幼儿园、食堂、运输队、消防队、保卫科一应俱全。我和大多数石油子弟一样,出生在石油医院的产房,吃着机关食堂的馒头长大,读着石油单位的幼儿园和子弟校,读完石油院校又回到石油单位工作。

这条街区上的故事我都熟悉。比如女子钻井队,有我哥的“女朋友”;32111钻井队烧伤的英雄里有同学的爸爸和邻居叔叔;那幅“血战火海”是单位的画家庞家夷画的;科威特灭火队带队的夏总指挥是同学夏青的爸爸。每次走过这条街巷,我都倍感熟悉和亲切,很多记忆都会从画面中跳出来。这面墙也镶嵌着我的记忆。

60多年前,新中国正经历着成长的各种磨砺,国家的各种建设,都在想方设法地进行着。

为甩掉贫油帽子,石油人肩负党和人民的嘱托,钻深山、入戈壁、穿沙漠、越草原,为祖国建设开气找油。四川石油在这片土地上崭露头角,勘探者怀揣着对石油的梦想,为寻找油气宝藏,跋涉山川、穿越荒原。按照党中央的指示,从大庆、克拉玛依、玉门等油田陆续征调精兵强将,同时在成渝两地招募大批民工队伍,迅速赶赴“三线建设”战场,在川南、川中、川东、川西南、川西北等地铺开了五大矿区,四川石油管理局由此形成。

铿锵玫瑰油气之花

街区的中段,有一组清雅的画面叫“铿锵玫瑰”。1971年,一群平均年龄十七八岁的花季姑娘,从天南地北走到一起,成立了四川石油管理局青年女子钻井队,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组建的第二支青年女子钻井队,在当时的钻井队伍中独树一帜。

这组画面把我拉回了儿时的记忆。我打小个儿高,常听大人说“这丫头个子那么高,长大了肯定是女子钻井队的料”。那时才几岁,对“女子钻井队”没有概念。略大一点时,哥哥谈恋爱了,带回家的“嫂子”是当年女子钻井队的一员,我一下心生敬畏,好像家里来了个英雄一样,感觉好了不起。盼望着自己快点长大,也成为女子钻井队的一员。

女子钻井队1971年11月组建,1972年1月14日正式成立,历经八个年头,凭着坚强的信念和顽强的精神,一直保持100人左右的定员规模,8年时间,先后有204名风华正茂的姑娘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靠着顽强的意志,克服重重困难,同男职工一样努力完成了23口井的钻井任务。

石油行业,钻井工作劳动强度高,安全风险大。女子本弱,不该进行这种高强度的工作。当年因宣传需要,“古有花木兰,今有油气花”,女子能顶半边天。但女人终归是女人,女子钻井队的工作总是牵动人心,但凡遇到特殊情况,都需要男同志去支援。

女子钻井队的女人,叫女钻工。家庭角色是女儿、是妻子,有的还是母亲。陪伴家人的时间少之又少,每年只能休探亲假回到家中和亲人团聚。最难受的是生完孩子要返回井队时,总是眼含泪水,哽咽着抱起襁褓中的孩子,亲了又亲、亲了又亲……后来,全国总工会女工委从保护女职工权益考虑,1979年8月女子钻井队正式解散。

烈焰丹心火中涅槃

每次走在石油路上,看到那幅“烈焰丹心”为题的32111英雄钻井队血战火海的画面,心中总是一阵悸痛。

1966年2月,32111钻井队在合江县与江津县交界处打“塘一井”。这口井,是在新的地质构造上打的第一口探井,地层情况还不清楚。他们风餐露宿、披星戴月,一个月干了三个月的工作,打穿了这口高产高压气井。胜利的喜悦还没散去,新的危机却悄然而至。

同年6月22日凌晨1时,井里的天然气猛力外冲,井口旁无缝钢管突然胀破,“砰”的一声爆炸,惊天动地。从爆炸口喷出的高压天然气流,卷起地上的碎石泥土,像千万颗齐发的炮弹,射向钻机和柴油机房,冲破了钻台底下的防爆灯泡,顿时引起冲天大火,烈火烧红了半边天。

燃烧的气流火浪,凶猛地横扫整个井场,直冲到对面山岩又卷回来,刹那间烧成一片宽50米、高30多米的火海。40多米高的钢铁井架,3分钟就被烧倒,柴油机也被熔化成了铁砣砣。

为了保护气井,保护国家财产,工人们奋不顾身与烈火展开了惨烈的搏斗。一班副班长张永庆,冲上去开4号、5号及8号闸门,想把天然气引出场外,减弱火势。可是,闸门被熊熊的大火挡住。当张永庆穿过爆破口,强大的气流向他扑来,他被冲倒在两丈外的火海中,英勇地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副司钻王平看见张永庆倒了下去,毫不犹豫地又冲向4号闸门,没走几步,便被火浪击倒在井架下。他全力抓住井架上的角铁,带着满身烈火,再次冲上去,直到火焰吞没他的生命。

看守2号闸门的19岁钻工王祖民,在烈火中双手紧握住手轮,和泰坦尼克号船长的姿态一样,敬业地牺牲在闸门旁边。看守压力表的罗华太、看守机器房的吴仲启、抢换1号闸门的邓木全,在烈火中坚守岗位,直到被烧成焦炭。冲去保护井口的4班工人,全部被烧伤。

黄成厚被气流火浪打倒在泥沟里。他咬着牙,抠着泥土滚爬过去,双手粘在烧红的闸门上。他忍着剧痛,终于打开了闸门。从此他留下了一双残疾的手。冉树荣叔叔为了冲进机房救吴仲启负了重伤。矿党委委员、副指挥兼总工程师张仲珉,头发被烧掉,脸部、胸部都被烧伤,手差不多全被烧烂。

井口的天然气压力在迅速上升,随时都有爆炸的危险。井口一旦爆炸,井下的几十吨钻具就会一齐冲上天空,整个大气田就会惨遭破坏,救火的几百人就会万劫不复。大家顾不得伤痛,会同四面八方赶来的民工、家属,义无反顾地投入保护井口的战斗。

经过2小时的生死搏斗,这场冲天大火终于被扑灭,四川油气田的第一口高压深气井保住了。32111钻井队被誉为“集体的黄继光、集体的邱少云”。在这场生命与烈火的较量中,32111钻井队的张永庆、王平、罗华太、吴仲启、王祖民、邓木全6人壮烈牺牲,另有21人被烈火烧伤。

珍贵照片世代留传

烧伤的英雄里,有我的邻居冉树荣叔叔。那场天然气火灾发生时,冉叔叔正好当班。为了冲进机房救吴仲启负了重伤。事后,被大火严重烧伤的他被转往北京301医院救治,当时他全身烧伤面积达到了70%多,经过几个月的不懈努力才从死亡线上爬回来。

在医院,当听说国庆节要登上天安门城楼见毛主席时,他不顾医护人员的劝阻,拼死拼活一定要去。为了满足他的愿望,301医院的医生们最终决定采用盐水浸没全身,然后用纱布包扎,确保他的伤口不感染。为了登上天安门见毛主席,9月30日,他忍着剧痛被稀释的盐水浸泡了一整天身体,10月1日,在大家的帮助下,缠着满身纱布的他登上天安门城楼,终于见到了毛主席,并留下了周恩来总理接见时紧握他双手的珍贵照片。

当年机关大院的人都知道冉叔叔家有张珍贵的照片,那是在天安门接受毛主席和周总理接见,周总理握住他的手亲切问候时拍的,这张照片成了他们家珍藏至今的宝贝,装上玻璃镜框端正地挂在客厅正中央。当我在他家看到这张照片时,一种英雄就在身边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但当我看到影集里冉叔叔被烧焦的黑黑的躯体蜷缩在医院病床上的照片时,既敬畏又恐惧,至今都不堪回首。冉叔叔康复后,单位把杨阿姨从农村接出来,专门负责照顾冉叔叔。后来的日子里,他们家遇到任何困难,都得到了组织的特别照顾。几个孩子的工作得到妥善安排后,杨阿姨就抱着这张照片去感谢领导。

时间一晃就过去了半个多世纪,如今祖国的石油工业已经更加强大,安全措施比过去不知道好出多少倍。但是,他们的名字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却一直铭刻在共和国楷模的丰碑上。我们不会忘却,也不该忘却,因为他们是共和国的脊梁。

铭记历史致敬英雄

时间或许能让很多过去的事情淡忘,但我不会遗忘。32111钻井队烈士陵园位于合江县,建园年代为1966年。烈火英雄长眠于此,这里现为泸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江津区塘河镇上塘村一个不大的院子里,一条条输气管道交错排列,一个已经停用的天然气闸阀静静立在空地上,斑斑的锈迹透着历史的印记,铭记着火海群英32111钻井队的英雄壮举。

至今我无法想象,是什么力量让他们能够手握烧红的闸门,坚守岗位,不惧死亡。很难理解当时的这些英雄们,是如何奋不顾身舍生忘死的,这大概就是当年石油队伍还保留着的军人信仰和力量吧,让人敬仰。

夕阳西下,石油路上的景象格外美丽,余晖映照着浮雕画面,犹如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晕。路边的树木在微风中婆娑起舞,一片宁静祥和的景象环绕着奋进的石油人。

如今,四川油气田已经成为国家能源建设的重要基地之一。石油路上的往来车辆络绎不绝,人们的生活离不开这份默默奉献的能量。四川石油的发展历程是一部奋斗与成就的史诗,而石油路的浮雕墙,则记录了这部史诗中最动人的篇章。愿这条石油路永远延伸下去,见证着四川石油的光辉未来。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