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非专家队伍里不多见的夫妻档

2024-07-23 05:35:02 - 媒体滚动

转自:农民日报

援非专家队伍里不多见的夫妻档

刘运民、王素梅在2019年第19期援埃塞职教项目中国农业技术培训班上,与阿拉格农学院院长约那斯博士(中)合影留念。 徐建本 摄

今年2月,援厄立特里亚高级农业专家组第三期技术援助项目顺利完成,专家组按时回国。作为一名“老援外”,这已是刘运民参加的第七期农业援外项目。“自2003年参加农业援外项目以来,除项目间隙的休假外,我的援外时间已有21年,我爱人王素梅援外也有6年时间了。”刘运民说。

这对来自河南省虞城县农业农村局的夫妻,是我国农业援外队伍中为数不多的夫妻档。夫妻俩在尼日利亚示范推广农产品加工、蔬菜和果树栽培技术,提高了当地农产品产量和农民的经济收入;在埃塞俄比亚当职教老师,为当地带来人才、效益双丰收……一路走来,刘运民、王素梅夫妇在非洲大地上发挥自身技术和经验优势,助力非洲人民端稳饭碗。

心情复杂,记忆犹新

2003年,刘运民作为中国—尼日利亚南南合作项目派遣的农学技术员首次来到尼日利亚,此后他援非近21年,成为中非农业合作的资深践行者和见证者。

2003年至2015年间,刘运民参加了两期中国—尼日利亚南南合作项目。其中,2003年至2007年,刘运民作为农学技术员赴尼日利亚执行“中—尼南南合作一期项目”。2009年至2015年,刘运民作为专家组副组长、农学专家赴尼日利亚执行“中—尼南南合作二期项目”。

回忆起第一次援非的经历,刘运民说:“第一次援外,我的心情非常复杂。因为我对非洲不了解,英语水平也有限,非常焦虑。刚开始有些不适应,但是工作一段时间后,逐渐顺手,看到当地农民受益良多,我也越来越有干劲。”

“我们就是要和当地农民合作,提供他们需要的、学得来也用得起的技术。一切从实际效益出发,生产的东西卖得出,有钱赚,这样的技术老百姓才愿学,才可以持续推广。即使我们走了,我们教的技术他们照样可以继续使用。”刘运民说。

结合尼日利亚一直沿用三石灶的习惯和生活方式,专家组设计出了一种符合尼日利亚实际的节柴灶,这种节柴灶是以三石灶为原型,所需材料为野草和泥巴。刘运民介绍道:“三石灶以三块大石头为支撑,燃料放置在石头中间的缺口处,因为其四面透风,需要消耗大量木柴。我们当时做了一个对比测试,同样烧开一锅水,三石灶用2.5千克木柴,需要1个小时;节柴灶用1.2千克木柴,只需要半小时,节柴效果达到了50%。”据了解,这种节柴灶还可以烧作物秸秆和野草,节约大量木柴,减少树木砍伐,保护生态环境。“由于这种节柴灶原材料易得、制作简单,易于掌握和应用,适于在一般农户中推广应用,当地人非常喜欢。”刘运民说。

“在我爱人参加援外一年的时间里,我了解到非洲存在较严重的粮食安全问题,以我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历正好能为此作出微薄贡献。2005年,把孩子安顿好后,我决定同爱人一道,为农业援外事业并肩作战。”王素梅说。2005年到2007年两年间,王素梅也一起参加了中—尼南南合作一期项目,在项目中担任园艺技术员,负责蔬菜和果树栽培的技术推广。

据介绍,中国—尼日利亚南南合作项目曾被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赞誉为全球南南合作的样板,在该项目执行期间,中国专家和技术员在农田水利、农作物生产、畜牧水产养殖和农产品加工等多个领域为尼日利亚提供农业技术援助,对提高当地的农业生产能力、农户收入等方面产生了积极影响。

希望学生成为技术传播者

当被问及最难忘的一段援非经历,夫妻俩都不约而同地讲起了在埃塞俄比亚当职教老师的经历。

“近4年时间,我们一直在距埃塞俄比亚首都200多公里的阿拉格(Alage)农学院,分别在灌溉系和植物系从事小规模灌溉和园艺蔬菜的教学、实习、培训、技术推广、经验交流等工作。”刘运民说。

“与我之前在尼日利亚从事的农产品加工工作不同,在埃塞俄比亚我们需要将自己所了解的知识传授并演示给学生,让他们真正理解,我认为这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刘运民说,“埃塞俄比亚在气候、土壤及作物种类上与国内存在显著差异,这要求我们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技术和经验的应用不能简单复制,而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灵活创新地开展工作。还有就是需要用英语讲课和交流。”刘运民补充道。

在阿拉格农学院示范穴盘育苗技术是令王素梅印象深刻的事。据介绍,穴盘育苗技术是采用草炭、蛭石等无土材料做育苗基质,机械化精量播种,一穴一粒,一次性成苗的现代化育苗技术。“刚开始大家对穴盘育苗并没抱多大希望,他们说之前的穴盘育苗没有成功过,只是想让我试试。”王素梅说。克服了干燥高温的气候条件,解决了没有特殊基质的问题,经过一系列的精细管理,穴盘育苗的生菜、辣椒、番茄秧苗都成功了,且移栽后整个生长期长势良好,得到广大师生的赞扬。“之后每当学生上实习课时,他们都要先去看看荫棚里的穴盘育苗,他们说穴盘育苗不仅苗齐苗壮,而且方便移栽。学生们纷纷表示,一定要学会穴盘育苗技术并推广到自己的家乡。”王素梅补充道。

四年时间,刘运民、王素梅夫妻不仅在阿拉格农学院创建了小规模灌溉系,而且把示范实习地建设成集“教学、实习、技术推广与示范、农民培训和经济创收”等为一体的综合性示范基地,既为当地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技能人才,又给当地带来了经济效益。

然而,让学生懂技术并不是夫妻俩的最终追求,他们希望学生能成为技术的传播者。“我们会提供一些物资、技术,项目结束以后,我们人就回来了,最希望的是成果能有延续性。我们教了几百个学生,这几百个学生会把教给他们的农业技术,传授给更多的农民。虽然现在从埃塞俄比亚回来了,但是我们所带去的技术还继续在埃塞俄比亚抽枝生长,造福更多农民。”刘运民说。

夫妻俩的第一批学生毕业以后,90%以上都回到埃塞俄比亚基层的农业机构做技术推广工作,其中有2个学生留在阿拉格农学院从事教学工作,3个学生到埃塞俄比亚南方州农科所从事农业研究。

尽最大努力帮助更多人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刘运民频繁提及的是:“我们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尽最大努力帮助更多人。”

2022年,新冠疫情肆虐全球,但刘运民和王素梅却选择再次踏上援外之路,分别赴非洲的厄立特里亚和南美洲的格林纳达参加农业援外项目。其中,刘运民作为专家组组长、豆类专家赴厄立特里亚执行“援厄特第三期高级农业专家组”项目。王素梅作为代理组长兼组培专家参加“援格林纳达第八期农业技术合作项目”。

“跟之前不同的是,作为组长,这一次我除了做好专业工作外,还要统筹专家组的整体工作。”刘运民说。

此次专家组的基本任务是通过试验示范中国新品种、新技术,与厄特当地品种和技术进行对比,摸索出适合当地农业生产的新技术、新品种,达到良种良法的有机结合,提高当地的粮食产量和农业生产水平。“以豆类作物为例,我们从中国引进了4个豆类品种,在厄特高中低3个海拔区进行了品种试验,掌握了不同品种在厄特不同海拔区的适应性,探索出了有效的适合当地气候土壤的栽培管理方式。结合中国高产栽培技术,高海拔区试种的4个豆类品种比当地品种平均增产130%。”刘运民说。

两年援助结束,援厄立特里亚高级农业专家组第三期技术援助项目在既定的示范培训任务框架内,首次尝试中国作物品种引种试验、建设中厄农业合作示范基地、探索示范户模式并启动青年带头人的全过程培养,取得了积极成效。项目获厄方和中国驻厄特使馆高度认可,厄特农业部授予全体专家卓越贡献奖。

“非洲条件艰苦,有人曾经问我,一个人去就够了,为什么还要拉着爱人一块儿吃苦?我们拥有当代农业人的共同梦想,都非常希望通过自己的付出和努力,为非洲的农业发展和农民生活富裕添砖加瓦、贡献力量。”刘运民说。

谈及农业援外的体会,王素梅感慨:“援外期间,我们经常是白天挥汗如雨于田间,晚上在电脑屏幕前伏案笔耕,虽然累但是很充实。中国先进的农业技术得以传播,促进了我国与受援国人民的友谊,这是我一直坚持援外的原因。”

刘运民今年刚离开厄立特里亚,王素梅依然在执行农业援外任务。夫妻俩的农业援外故事还将迎来新的篇章……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