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校思政实践︱上海财经大学“千村调查”走进塞罕坝

2024-07-23 14:36:24 - 第一财经

前言:上海财经大学是上海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党建联建单位,双方紧密联系,充分交流,架起财经媒体业与学院人才沟通的桥梁,使共建优势真正转化为助力学生高质量发展优势,不断深化业界合作与交流,培养更多优秀的财经人才。

第一财经一直关注青年人才培养以及乡村振兴议题。已成功实施十六期的“千村调查”是中国最著名的大学生调研项目之一,旨在通过专业的社会调查获得我国“三农”问题的数据资料,形成调查研究报告和决策咨询报告,供国家相关部门决策参考;同时“干村调查”也是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之一“财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项目的重要内容,是集社会实践、专业学习、科学研究、创新能力培养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走千村,访万户,读中国”。现截取2024的千村调研片段,来感受靠近土地的力量和乡村的未来。

千里远赴塞罕坝,坚定自信汲力量

上海财经大学“千村调查”是以“三农”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大型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研究项目,曾入选教育部首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全国“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示范项目,自2008年启动至今已连续开展17年,调查范围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2.8万人次的学生积极参与。

2024年是千村调查3.0的开局之年,继承了“走千村、访万户、读中国”的核心理念,创新调查方式方法,扎实推进国情教育、科研育人、劳动教育、社会实践、文化涵育“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新模式建设,切实提升项目在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科学精神、实践能力、劳动意识和创新思维方面的作用,为乡村振兴作出上财人的新贡献。

7月18日,“千村调查”河北围场调研队师生前往塞罕坝机械林场月亮山调研。塞罕坝,这片曾经“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如今已成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对塞罕坝林场建设者的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高度评价“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称赞塞罕坝林场建设者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

师生们来到塞罕坝机械林场,深入了解林场建设的艰辛历程和辉煌成就,亲身感受塞罕坝精神的深刻内涵。在塞罕坝机械林场,学校党委书记许涛老师同学生们一起登上月亮山望海楼,仿佛穿越了时空,与这片土地的历史对话。望海楼是林场的防火瞭望塔,刘军、王娟夫妇是月亮山望海楼的瞭望员,负责防火瞭望和资源管护等工作。刘军在检查站和望海楼已经值守了26年,其中,两口子共同值守了20年。他们每天重复一件事——瞭望、报告。正是有像他们一样的三代塞罕坝人的守护,才创造了奇迹——林场建设60多年来,从一片荒漠发展到百万亩人工林,没有发生过森林火灾。塞罕坝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百万亩林海成为京津冀的生态屏障,孕育了滦河等水源。2023级学生刘展赫说:“我们要像刘军叔叔学习,学习他们无私奉献的忘我精神。将来在工作岗位上我们一定要积极进取,无私奉献,爱岗敬业,认真履行好职责,在各自的岗位上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做出自己的努力。”

2024高校思政实践︱上海财经大学“千村调查”走进塞罕坝

2024高校思政实践︱上海财经大学“千村调查”走进塞罕坝

追忆奋斗岁月,铸就绿色丰碑

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调研团队一同前往尚海纪念林开展红色教育。尚海纪念林是塞罕坝百万亩林海起源地和塞罕坝精神发源地,这片森林是塞罕坝万顷林海的精华,更是塞罕坝精神的结晶。在尚海纪念林,林声涛涛中,回响着王尚海书记的感人事迹。作为塞罕坝机械林场的第一任党委书记,他以身作则,带领家人及全体职工,在艰苦环境中披荆斩棘,最终实现了从荒漠到绿洲的壮丽转变。王尚海逝世后,他的骨灰被撒在这片他深爱的土地上,成为永恒的守望。在许涛书记的带领下,同学们一一排队献花,向这位前辈致以最高的敬意。

2024高校思政实践︱上海财经大学“千村调查”走进塞罕坝

在塞罕坝展览馆,调研团师生一起开始了一堂生动的生态文明建设情景课。昔日风沙尘荡扬,今朝绿树叶芬芳。一幅幅图片、一件件实物、一段段视频,生动展示了塞罕坝从茫茫荒漠到百万亩人工林海的生态巨变。在这里,大家看到了第一代塞罕坝人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住窝棚、喝雪水,却始终怀揣着“为首都阻沙源、为京津涵水源”的坚定信念,毅然投身于植树造林事业的场景。几代塞罕坝人接力传承,用青春、汗水甚至生命,在茫茫荒原上营造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的伟大壮举。同学们认真聆听讲解员的介绍,不时驻足观看,被三代塞罕坝人听从党的召唤,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所深深打动。

2024高校思政实践︱上海财经大学“千村调查”走进塞罕坝

2023级学生郭艺说:“参观完塞罕坝展览馆,我深受触动。昔日荒无人烟的塞罕坝,在几代人的艰苦奋斗下变作茫茫林海,这背后是无数人的心血与付出。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他们不畏艰难,创造了绿色的奇迹。对比前辈们的艰苦奋斗,我们更应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努力学习,提升自己,将塞罕坝精神融入到学习工作中,为祖国的未来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书写好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回城的路上,许涛书记寄语青年学子:“年轻人,特别是我们新时代的大学生,更要学习‘塞罕坝精神’,心怀感恩,勇于奉献。走千村、访万户、读中国的过程不仅是对外界的探索,更是自我成长的历程。希望更多的同学能将这份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积极投身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2024高校思政实践︱上海财经大学“千村调查”走进塞罕坝

传承塞罕坝精神,铸就未来担使命

在调研实践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此次思政实践活动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和充实的国情教育,让我们更加坚定了理想信念,增强了历史自信。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以实际行动践行塞罕坝精神,汲取奋进力量,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2021级学生张宇航说:“踏足这片土地之前,我对塞罕坝精神的认识只来源于书本,可如今站在这里,才真切感受到,从无到有,从“一棵树”到“一片海”,从“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到“花的世界,林的海洋”是什么样子,一代又一代塞罕坝人令我振奋,他们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作为上财学子,我会更加深入的学习和弘扬塞罕坝精神,努力传递上财声音,展现上财青年风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接续奋斗!”。

上海财经大学始终高度重视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将思政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不断创新思政教育形式和内容,提高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2024年“千村调查3.0”是学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教育的重要论述,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举措。在未来的日子里,上海财经大学将继续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思政实践活动,并将课堂带到实践中,引导广大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让思政教育真正入脑入心,培养出更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本文作者:上海财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林华、郭艺、朱文恺)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