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建造“精雕”清华大学新基地

2024-07-23 17:26:30 - 首都建设报

戴上半透明的眼镜,眼前除了实体的混凝土墙体外,一根根不同颜色的管线也清晰地挂在墙上,而摘下眼镜这些管线就消失得无影无踪……这并非科幻电影中的场景,而是出现在由北京建工集团施工的清华大学通州金融发展与人才培养基地项目内,作为“北京智能建造试点工程”,智慧赋能工程建造成为团队每一名成员的目标。

智慧建造“精雕”清华大学新基地

清华大学通州金融发展与人才培养基地项目经理王波介绍,该基地是北京城市副中心的重点建设项目,也是清华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支撑项目。建成后,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将迁至城市副中心,充分发挥清华大学在金融领域科技创新及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构建金融科技研究产学研合作平台和国际化高端人才培养基地,更好地服务北京城市副中心金融业的发展。

智慧建造“精雕”清华大学新基地

据主管智能建造的项目副经理刘敬东介绍,项目部联合清华大学围绕智能建造开展攻关,在项目建设中打造互联网平台,通过诸多智慧手段加持,实现工程高效建设。此外,依托三维BIM技术指导工程建设,并引入多款智能设备,让工程每一个环节都融入智慧味道。“我们通过对项目建设不同阶段的BIM技术,实现一套模型贯穿建造始终,并最终为业主提供后期运营维护的重要三维模型。”刘敬东说。

智慧建造“精雕”清华大学新基地

而这款半透明眼镜便是项目引入MR眼镜,它通过将BIM三维图纸的数据贯入,实现眼镜端AR投射到实体,也就是在实体建筑上能够投射出机电管线信息,实现管线定位、安装、验收全过程智慧管理。刘敬东说:“我们的投影信息并非示意图,而是有着精确定位的管线布置图,管线高度、洞口位置、走向变化都和实际要求100%一致,真正实现了用智慧赋能工程建设。”与此同时,项目将引入喷涂和抹灰机器人用于后期内部装修工作,而三维激光扫描设备的引入也将为BIM模型的优化完善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支持。

智慧建造“精雕”清华大学新基地

“我们使用专业视频采集设备对工程建设不同区域、不同位置进行视频扫描录制,并将其与BIM模型进行互联,通过互联网智慧建造平台,实现模型点位和实景状况的对应展示,便于政府部门、业主、上级单位进行检查对比。”刘敬东说。而整个项目的采集点位也非常细致,地下施工区域共分为25个分区,每个分区都会设置20—30个采集点位;地上则以房间为单位,确保至少6个点位/间的分布,做到覆盖面积最大化,同时,采集工作只需要人员使用可穿戴设备行走拍摄即可,实现一人一机快速便捷。

智慧建造“精雕”清华大学新基地

此外,项目团队创新部署工厂化模板智能生产线,将成熟应用的BIM建筑信息模型搭接模板加工制作端,一键即可智能配模、输出深化图及加工图,数控机床按数据精准加工,模板上料、加工、下料全套加工工序两人配合即可操作完成,工效较传统木工提升20%以上。“我们整个项目大约20%的模板通过数控机床加工,板材利用率也从人工的70%左右,提高到92%。”王波说。

智慧建造“精雕”清华大学新基地

作为北京建工集团智能建造的重点工程,该项目也成为该集团主推的项目之一。北京建工六建集团智能建造主任陈禄阳表示,以智慧赋能工程建设已经成为企业每一个项目团队的标准动作。北京建工六建集团通过搭建总部智慧信息平台,正在逐步探索和推动智能建造的总部管理方式,比如在安全AI识别工作中,原本每个项目都需要配备名为“人工AI算力服务器”的智能终端,但容易造成数据孤岛,六建集团通过总部搭设视频分析服务器,实现总部统筹监控,出现问题系统实时发送指令到项目部,项目部只需要安装摄像头即可实现数据的集成监控与管理,不仅提高了安全监管的效率,同时节省了项目部的成本投入。

智慧建造“精雕”清华大学新基地

目前,该项目正在智慧建造体系的保障下,全力向着7月底主体结构封顶的目标努力,预计项目将于2026年上半年实现竣工验收,确保当年9月投入使用。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