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示范区综合交通专项规划出炉,交通长度、密度和速度再次升级

2023-08-23 12:20:00 - 界面新闻

近期,《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综合交通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对外发布。

2023年8月23日,上海市政府举办新闻发布会。会上,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王为人指出,长三角示范区地处沪苏浙两省一市交界区域,虽然临近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但仍存在对外交通联系效率不高、内部路网连通性不足、交通协同治理和绿色发展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因此,在“不破行政隶属、打破行政边界”的前提下,制定一体化的交通解决方案,探索跨区域的项目协同与制度创新路径,是规划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据王为人介绍,本次规划既是交通设施规划,也是交通服务规划、交通治理规划,重点关注转变交通模式,实现交通生态绿色可持续发展、改善交通区位,引导两省一市交界处从后发走向先导、优化交通服务,塑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世界级空间品质、创新政策机制,建立完善协同高效的跨区域综合交通治理体系四个方面。

规划提出的目标为:至2035年,示范区绿色出行比例达到80%以上,城市交通碳排放在达峰基础上稳步下降,风景道、骨干绿道及蓝道里程分别不低于300公里、700公里和200公里,城镇开发边界内全路网密度达到8公里/平方公里,城镇内部道路断面慢行和绿化空间不低于50%,街道稳静化措施设置率不低于95%,交通基础设施智慧化水平不低于90%,示范区城镇组团内部构建15分钟社区出行圈,相邻城镇组团之间30分钟可达,水乡客厅至虹桥枢纽35分钟可达,水乡客厅至浦东机场70分钟可达。

长三角示范区综合交通专项规划出炉,交通长度、密度和速度再次升级

为构建交通空间协调新格局,《规划》明确,将重点完善轨道交通、道路交通、特色交通、客货运枢纽等四大交通系统。

长三角示范区综合交通专项规划出炉,交通长度、密度和速度再次升级

轨道交通方面,《规划》提出,加快完善由沪昆高铁、沪昆铁路、沪苏湖铁路、通苏嘉甬铁路等构成的干线铁路主骨架,规划新增苏州南站、嘉兴北站、盛泽站、练塘站等车站,全面提升示范区面向长三角及全国的辐射力。

同时,《规划》要求补强城际(市域)铁路,重点规划如通苏湖城际铁路、上海示范区线、水乡旅游线、嘉善至西塘线等线路,发挥轨道交通对示范区沪苏湖、通苏嘉等发展轴线的骨干带动作用。

示范区还将规划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以服务先行启动区、各镇与其市、区(县)中心快速联系,并与干线铁路、城际(市域)铁路做好衔接。

《规划》提出,在示范区各城镇簇群内部沿主要客流走廊布局若干中低运量轨道(或公交)服务城镇组团内部的快速交通联系,并衔接上层次轨道交通。

上海市交通委员会主任于福林介绍称,本次《规划》增强与长三角主要城市联系,加快干线铁路建设,构建高铁“十字”通道,支撑示范区融入国家干线铁路网络,实现与长三角主要城市2小时可达。

长三角示范区综合交通专项规划出炉,交通长度、密度和速度再次升级

道路交通方面,《规划》以提升路网连通性和一体化水平为导向,落实“四横五纵”的高速公路骨架,加快构建“两横三纵”快速路系统,布局形成“七横九纵”干线公路网,持续推进美丽乡村道路建设;切实保障慢行网络连续性和功能性,预计2035年,独立路权的自行车道总长将达到3000公里左右。

特色交通方面,《规划》要求构建区域级、城市级、社区级三级慢行绿道系统,依托骨干河道和重要湖荡构建舒适宜游的蓝道系统,结合太湖、淀山湖、太浦河等河湖水系构建区域风景道体系,打造“慢游”交通网络。

客货运枢纽体系方面,《规划》提出发挥虹桥枢纽核心门户功能,构建空间融合、站城一体的客运枢纽布局,打造“外集内配”的货运枢纽和城市多级配送体系。

同时,《规划》明确将升级内优外畅交通新体验,重点提升同城化交通、水上交通、新型交通的出行体验。

同城化交通方面,《规划》要求聚焦道路对接、跨省公交、车辆服务等方面,创新城际(市域)铁路贯通运营和公交一体化运营模式,推动示范区跨界出行享有“同城待遇”。

新型交通方面,《规划》鼓励“互联网+”共享交通、需求响应式公交、无人配送等新型交通试点应用,探索高铁物流、轨道快运等城市生产生活物资公铁联运新模式。

为打造绿色智慧交通新样板,在绿色交通方面,《规划》明确,将通过交通活动引导、运输组织优化等,构建绿色主导的交通模式;加快示范区公共领域用车新能源化,完善充电桩、加氢站等配套设施;积极推进基础设施低碳化技术及管理模式创新,协同推进交通领域节能降碳和绿色发展。

智慧交通方面,《规划》明确,将积极鼓励5G、区块链、物联网等智慧交通新技术的应用推广,夯实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底座,共建示范区智慧交通监测和管理系统,推进MaaS(出行即服务)智慧出行服务系统建设。

示范区即将迎来成立4周年,和4年前相比,示范区已经有了鲜明的变化。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副主任张忠伟指出,“尤其在交通基础设施领域,大家反映感受度非常强。这主要体现在长度、密度和速度上”。

4年间,示范区建成了元荡慢行桥586米长,从江苏走到上海步行6-7分钟;建成东航路和康利大道的贯通工程,从40分钟缩短到现在5分钟;开工推进了沪苏湖高铁建设164公里长,明年正式投运湖州到上海会形成一小时通勤圈。

“正因为有了长度和速度,路网密度也上去了。两省一市尤其是两区县的百姓,民生感受度也都比较高。”张忠伟说,示范区内部不是一小时的通勤圈概念,未来会形成半小时通勤圈概念。随着轨道交通加快推进建设,这个地方的活力、创新创业的策源能力会更强。

王为人表示,此次规划的发布和实施,标志着示范区交通发展在一体化制度创新、空间格局协同构建、跨区域项目统筹规划方面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对推动示范区交通互联互通和高质量发展将起到有力的支撑作用。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