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华融困局何解:罚没逾千万 上半年净亏损预计约46亿至50亿
转自:中国网财经
中国网财经8月23日讯(记者燕山曾蔷)在大股东易主中信集团一年有余后,中国华融因难以摆脱亏损困境、被金融监管罚没超千万引发市场关注。
8月17日,中国华融发布业绩预告,经初步测算,2023年上半年,该集团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亏损预计约46亿元至50亿元(2022年同期为188.66亿元),减亏约73%至76%。而在发布业绩预告的第二天,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行政处罚信息显示,中国华融因违规投资非公开发行股票被罚款711.91265万元,没收违法所得711.91265万元,罚没合计1423.8253万元。上述处罚作出的决定日期为2023年7月31日。
2021年8月,中国华融揭开2020年千亿亏损“面纱”,同步宣布引进战投。2021年8月18日,中国华融发布公告,拟引入包括中信集团、中保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在内的5家战略投资者。2022年3月29日,中国华融发布《关于股东权益变动的公告》,该公司股东财政部拟将其持有的该公司约24.07亿股内资股(占该公司已发行总股份的3%)向中信集团增资。此次权益变动后,财政部将持有该公司的股比为24.76%;中信集团将持有该公司的股比为26.46%,成为该公司的第一大股东。2022年3月30日,中国华融发布消息,中信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刘正均兼任中国华融党委书记,推荐提名为董事长人选。
中国网财经记者注意到,中信集团2022年3月正式入主以来,中国华融业绩亏损、频接罚单的困境仍未得到扭转。业绩方面,据历年年报,中国华融于2020年亏损1062.74亿元,2021年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19.86亿元,后于2022年再次亏损277.86亿元。
中国华融此次发布的业绩预告并未解释2023年上半年为何延续亏损态势,仅对同比实现大幅减亏作出说明,主要原因为:一是深化业务协同,加强权益类资产管理,叠加资本市场回暖影响,权益类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同比增加;二是把握特殊机遇成功实施重大投资,改善资产结构,优化资产配置,并相应确认收入;三是受经济环境和行业整体影响,为进一步夯实资产,公司确认信用减值损失和不良债权资产未实现的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抵减了公司本期减亏金额,进一步奠定了未来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
罚单方面,据不完全统计,包括此次被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合计罚没1423.8253万元,自2021年以来,中国华融及旗下10家分公司共被金融管理部门开出14张罚单,合计被罚没2438.8253万元,其中自2022年4月底以来共被开出9张罚单,合计被罚没2033.8253万元。
针对此次被罚没超千万及近年频接罚单的情况,中国华融在回复中国网财经记者采访中表示,中国华融高度重视,坚决按照监管要求,针对此次处罚所涉及的问题认真反思、切实整改,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公司内部管理和合规经营,为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中国华融积极落实监管要求,多措并举筑牢内控合规防线,不断完善内控合规体系,持续强化制度执行,全面培育合规文化,为持续稳健经营提供了有力保障。一是立查立改,认真贯彻监管要求。深入落实“内控合规管理建设年”“业务领域道德风险排查”“巩固治乱象深化强监督”等专项活动,以整改落实监管意见为抓手,累计制定整改措施445项,从制度、系统、流程、关键环节等方面推进根源性整改,切实做到深自查、真整改、严问责,全面提高依法合规经营和风险管理水平。二是建章立制,健全内控合规体系。对标监管要求,全面完善公司制度管理体系。2022年以来,已完成立改废的制度共计276项,其中新建制度44项,修订制度105项,废止制度127项,基本搭建起“依法合规、功能明确、系统完备、运行有效”的新华融制度体系。同时,不断强化制度执行,完善业务流程。建立项目立项备案管理机制、项目风险叫停机制,把好业务准入关,严控新增项目风险;建立“专职化、专业化、专家化”业务审查队伍,在项目审查中充分论证、提示合规风险。三是合规先行,构建稳健合规文化。近年来公司不断加强合规文化建设,近年来深入开展“合规文化根植年”、“合规文化深化年”专项活动,开展违规案例警示教育通报,全体员工签署《合规承诺书》,积极树立“合规人人有责,合规创造价值”的合规理念。四是严格问责,形成严的氛围。完善责任追究机制,开展存量风险项目问责,树立有规必依、执规必严、违规必究的正确导向,强化敬畏法纪、敬畏监管、敬畏市场的底线意识,构筑“不敢违规、不能违规、不想违规”的有效机制,营造风清气正的合规经营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