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孙三代接力守护国保安丰塘

2024-08-23 00:00:43 - 媒体滚动

转自:新安晚报

祖孙三代接力守护国保安丰塘

徐蕊每天都要把纪念馆里陈列的物品擦去灰尘。

祖孙三代接力守护国保安丰塘

江静(左一)在给游客讲解。

8月21日上午,在寿县孙叔敖纪念馆院子里,53岁的徐蕊拿着工具捡拾草坪里掉落的树叶,她的侄女江静在院子东侧的芍陂史迹陈列室里擦一架木制水车上的灰尘。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了解到,孙叔敖纪念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丰塘的附属建筑,几十年来,江家祖孙三代人接力做文物保护员,守护着先人们留下的宝贵遗产不被毁坏。

 孙女接力做文物保护员

孙叔敖纪念馆位于安丰塘碑亭北侧,里面有孙公祠、芍陂史迹陈列室等,许多游人参观完安丰塘,也会到纪念馆里参观。

“安丰塘古称芍陂,是我国淮河流域古今重要的水利工程,史载由春秋时期楚国丞相孙叔敖建于公元前597-公元前591年,古时候被誉为‘天下第一塘’,与后来的都江堰、漳河渠、郑国渠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江静做完芍陂史迹陈列室卫生后,见游人多了起来,便开始义务向游人介绍起孙叔敖纪念馆。孙叔敖纪念馆是国保安丰塘的附属建筑,新中国成立后至上世纪90年代,曾作为安丰塘小学使用,后来迁走学校,恢复了孙叔敖纪念馆,并进行了修缮。

“我是受我爷爷和姑姑影响,大专毕业后来到这里做文物保护员的,空闲的时候就给游人义务做讲解。”在闲聊中,江静告诉记者,徐蕊是她的亲姑姑,爷爷江永岁也曾经做文物保护员,他们都对文物有一种特殊情感,所以接力加入了保护文物的行列。

爷爷一干就是十几年

江永岁是一名退伍军人,从部队回到寿县老家后,就住在安丰塘附近。

“过去农村建土坯房,要用泥土做土砖,而农田里的土因为种粮食施了肥,做出来的土砖有味道不愿意用,不少人喜欢到当年还是安丰塘小学的房屋旁边取土做土砖,这里的土没有肥料的味道。”徐蕊说,学校老师考虑到父亲江永岁是退伍军人,又是当地人,找到他希望能帮管一管,父亲听后就答应了下来,找来材料在学校周围拉起了围墙,有人再来取土,他发现后就进行劝阻。

“我在年幼的时候就知道父亲在义务保护文物,这应该是他对孙叔敖的崇敬和对安丰塘的爱恋,他的言行始终深深影响着我。”徐蕊说,学校迁走后,恢复了孙叔敖纪念馆,政府对房屋修缮时,她目睹了父亲不计名利,在家里很清贫的情况下,仍然义务帮助看守房屋和工地,她为父亲对文物古迹的热爱所感动。

上世纪90年代末,文物部门加大对文物古迹的保护力度,才聘请江永岁为文物保护员,让他看护孙公祠,每天补助5元钱的值班费。钱不多,他没有一句怨言,一干就是十几年,直到2015年去世。

姑姑说深爱着安丰塘

“徐蕊对文物古迹有深厚的感情,她从父亲的手里接过担子后,责任心非常强,每个星期至少要沿着安丰塘周边巡查3次。”寿县文物保护中心主任王建国介绍,安丰塘堤周长约25公里,塘西侧还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安丰县城遗址,每次巡查下来都有30多公里路程。

2018年,有人欲在安丰县城遗址的县衙遗址上开挖地基建房子,徐蕊在巡查中得知了这个消息后,第一时间报告给文物部门。文物部门及时与安丰塘镇政府联系,制止了在遗址上开工建设,避免了重要文物遗址遭受破坏。

孙叔敖纪念馆里的房屋、古树最怕火了。逢年过节的时候,徐蕊都会守在纪念馆里,生怕有人放孔明灯、燃放烟花爆竹,落进纪念馆里引发火灾。徐蕊说,做文物保护员是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更是为了让老祖宗留下的宝贵遗产不受到毁坏。

记者了解到,徐蕊从2007年走上文物保护员岗位以来,文物部门只能从有限的经费中,每月为她发放几百元工资,直到现在才增加到每月1500元。她的丈夫为了支持她的工作,增加家庭收入,只身远赴内蒙古打工。

近年来,寿县大力发展旅游,到安丰塘参观的游人增多,徐蕊的工作压力增加,好在她动员大哥、侄女都加入到文物保护行列中。大哥兼职当起了纪念馆的消防安全员、保洁员,侄女兼职当起了义务讲解员,分担了她一些工作。十几年来,徐蕊对文物的巡查记录已经有10余本,在她的精心巡查下,数次有可能使文物损毁的现象都得到了及时制止,安丰塘、孙叔敖纪念馆没有出现一例安全事故。

徐蕊说,安丰塘养育了她,她要用生命守护着这千年历史。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张安浩通讯员顾海涛摄影报道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