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英歌舞“前世今生”丨泱泱华夏战鼓响 一舞风骚数百年

2024-08-23 10:59:36 - 揭阳发布

转自:揭阳发布

探秘英歌舞“前世今生”丨泱泱华夏战鼓响 一舞风骚数百年

探秘英歌舞“前世今生”丨泱泱华夏战鼓响 一舞风骚数百年

当一阵急促的锣鼓声响起,“梁山好汉”们闪亮登场,他们踏着铿锵有力的步伐而来,手中的英歌槌被快速挥动,在指尖翻转,一下下叩击,一声声呐喊,将豪情斗志传上云霄。

在岭南大地,英歌舞以其雄浑豪迈的气势、灵动多变的舞姿,成为揭阳地域文化的杰出代表,它不仅是一种舞蹈艺术,更是一部承载着人民智慧与情感的史诗。

让我们一同揭开英歌舞神秘的面纱,追溯其起源,探索其发展,品鉴其价值,感受揭阳这片土地赋予它的独特魅力。

溯源:“英歌”亦称“秧歌”

民间众说纷纭尚无确凿记载

“锣鼓响,心蓬浅”(“蓬浅”意为激动),这是潮汕地区中用来形容游神赛会时人们听到锣鼓声争相去看英歌表演的俗语,英歌舞在潮汕人民心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英歌,也作秧歌、莺歌,是潮汕地区的人民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优秀传统文化。英歌以舞蹈语言为载体形式,演绎梁山泊好汉攻打大名府的故事,渲染和歌颂扬正压邪、一往无前、斗志昂扬、团结战斗的英雄气概和精神风貌。

表演过程中,梁山好汉的扮演者不断做出种种迅捷而刚猛的动作,既有单人动作,也有双人对拆和多人协同动作,配合着舞者风格鲜明的脸谱,表现上阵前热血沸腾、跃跃欲试的战斗气氛,极尽威武凶悍的雄性之美。

英歌舞广泛分布于揭阳大地。在普宁,几乎村村寨寨都有英歌队伍,据不完全统计,普宁共有近100支英歌队。英歌舞在普宁经各地民间艺人丰富传承,形成了快板英歌、中板英歌、慢板英歌三种不同的风格流派。2006年,由广东省揭阳市申报的英歌(普宁英歌)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惠来,英歌表演中具有丰富海洋文化特色,在豪放的前棚英歌后,后棚还有“挑盐做买卖”等有沿海特色的小潮剧节目。惠来英歌尤以神泉英歌最为著名,神泉英歌有一个特别的技巧,称为“活槌走指”、“指上飞槌”:舞者以五指旋转敲活槌,手举双槌,空中旋舞,技艺独特,观赏性高。2012年,“英歌(神泉英歌)”被列入广东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揭西、揭东以及榕城等地,也可以寻见英歌舞的踪迹。其中榕城英歌舞集戏剧、舞蹈、武术于一体,具有独特的步法,身法、槌法、阵法,以刚劲、雄浑、粗犷、奔放的舞姿,构成磅礴、威武、强壮、豪迈的气势,亦有榕城厚洋聚义英歌队等优秀英歌队伍。

关于英歌的历史渊源及发源时间,目前尚无确凿的记载。清乾隆潮州知府周硕勋的《潮州府志》中就有提及:“农者春时数十辈,插秧田中,命一人挝鼓,每鼓一巡,群歌竞作,连日不绝,名曰秧歌。” 又有《澄海县志》记之:“当春农村,夫男于田插秧,妇子盍鼓,踏相慰,是为秧歌。”这些都是可追溯的关于英歌的较早文字记载。

“潮汕话中,‘秧’的发音与‘英’字相近,在民间流传,久而久之,演变成了‘英歌’。”揭阳普宁市文化馆馆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陈丹萍告诉记者,关于英歌舞的起源,民间众说纷纭。

英歌来源于民间的一种说法是从武术发展而来,明末清初潮汕沿海常有盗匪出没,农民深受其害,百姓为捍卫自己的家园,练武习艺之风日盛,许多乡社多设武馆。

“广大群众白天在田间劳作,夜间则练习武术。” 陈丹萍告诉记者。明清两代,武馆屡遭查禁,没收枪械,民众不得不变通手法将长棒截为短棒,结合南拳马步练艺,称为练舞以遮耳目。至今揭阳普宁部分英歌队的舞法如旱塘村等保留了大量的武术元素,舞步包含拳步、马步等。

功能:从“娱神”到“娱人”

与地域历史地理文化密不可分

在学术界,学者们则普遍认为英歌与古老祭祀仪式中的巫舞和傩舞联系密切,并且是在傩文化的基础上,结合中原古秧歌,融会了岭南武术、戏曲,于明末清初时独立发展起来的。

揭阳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郑骋博士介绍道,在舞蹈动作上,潮汕英歌动作刚劲有力和鲜明节奏,这些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原始巫傩舞蹈的影响。诸如“踏步”“转身”等标志性动作,都映射出巫傩舞蹈的影子,使得潮汕英歌在舞蹈表现上既神秘又富有仪式感。

“在服饰与道具方面。表演者们身着的华丽服饰,不仅色彩鲜艳、图案独特,更在细节处体现了对巫傩祭祀服饰的借鉴与融合。”郑骋告诉记者,以英歌舞道具中的“蛇”为例,蛇象征着神秘与力量,其在舞蹈中的摆动方式,就如同神秘力量的流动,为潮汕英歌增添了更多的文化内涵和视觉效果。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潮汕英歌的功能也发生了转变。“它不再仅仅是娱神的工具,而逐渐演变成了娱人的艺术形式。”郑骋认为,这种演变不仅体现了英歌在社会文化生活中的重要性,更彰显了其在精神层面对民众生活的深远影响。

英歌舞的一项特殊之处,还在于它虽然流行于潮汕地区,但舞蹈艺术主要表现却是古典小说《水浒传》里梁山好汉集结出阵攻打大名府、营救卢俊义的内容。

但潮汕大地与“水泊梁山”相去甚远,两种文化是如何碰撞、相互交融的呢?陈丹萍认为,这与英歌舞在发源的过程中,与外江戏(后称汉剧)的结合密不可分。据传300多年前,外江戏班来揭阳普宁农村演出梁山泊英雄乔装打扮攻打大名府救出卢俊义的戏出,十分动人,农民喜而习之,便融入英歌广为练习传播。

“之所以是水浒故事,则是因为其中着力渲染和歌颂的扬正压邪、勇敢拼搏、斗志昂扬的英雄气概和精神风貌,与潮汕人民的精神状态高度契合。”陈丹萍介绍道。

千百年来,潮汕人以不屈不挠、团结拼搏的精神走向世界,英歌舞演绎英雄好汉的故事,正好契合了潮汕人的这一特质。水浒英雄的故事引发了潮汕人民的共鸣,因此英歌舞在潮汕地区的诞生也与潮汕地域的历史地理文化密不可分。

 演变:从且唱且舞到只舞不唱

在发展中不断贴合时代、融入生活

文化伴随着人类的出现而有了自己的璀璨旅途,当某一时代人们对文化的特定需求达到一定程度时,与之相对应的文化活动样式便会随之演变,这一点同样适用于英歌的发展。

“几百年前人们怎么舞英歌已无从考究,但在近代,英歌已经有了由‘前棚’‘中棚’‘后棚’三部分构成的完整表演程序。”陈丹萍介绍道。

前棚是英歌最主要的部分,即最能体现英歌特色的英歌舞部分,通过舞蹈表现梁山泊英雄攻打大名府的战斗豪情和英勇气概。表演者均作水浒英雄好汉装扮,画脸谱,模拟造型。领队者俗称头槌、二槌。头槌戴头盔,画红脸,挂红须扮作“秦明”或“关胜”;二槌戴头盔,画黑脸,挂黑须扮作“李逵”;作队伍前导的舞“蛇”者“时迁”,脸画黑白色蛇形,戴尖顶帽;司鼓者脸谱丹红英秀,扮作总指挥“宋江”。除特定人物作装扮造型外,其余队员均以对比鲜明的浓烈颜色重彩,头包系黄色带的红头巾,着黑色或红黄色武士服,缚绑腿,着布草鞋,英气逼人。

英歌中棚则为地方传统小戏表演,俗称涂戏。表演内容多为民间趣闻轶事,诙谐风趣,最多有十几个节目。最常演的有《佛公佛母》《洗佛》《双摇橹》《桃花过渡》等经典剧目。

英歌后棚为武术表演,有拳术、器械的单打、双打、混合打,最后以“打布马”表演收场。在揭阳普宁的铁山山系和练江流域一带颇负盛名的北山英歌舞,此前就以后棚表演闻名,采用拳术贯穿整个过程,甚至有“前棚看南山,后棚看北山”的俗谚。

“现在的英歌表演,大多只剩下了前棚中英歌舞的部分。”陈丹萍告诉记者,在快节奏的当下,前棚最吸引眼球,也最能表现阳刚之气,故而越演越火,形式与内容也不断丰富。

此前,中棚与后棚也仅是一种陪衬的助兴表演,现在大部分英歌队都将中、后棚的表演缩小或放弃,或将部分内容融入前棚,集中精力丰富和发展前棚英歌舞。

除了表演程序的变化,英歌的演出形式也在不断转变。从古籍中所载的“唱秧歌”“唱莺歌”,再到边舞边唱,再到现在的只舞不唱,英歌舞在发展中贴合时代、融入生活。

此前英歌舞的表演队伍人数一般为36人、42人、56人等。后经不断改革创新,从乡土生活走上舞台荧幕,其表演规模也可为8人、12人、24人等,为创造大广场浓烈气氛甚至可为72人、86人,直至108人,已不再囿于梁山泊英雄攻打大名府时的实际人数。

“贯穿英歌舞的历史演变,英歌舞始终与时代同频共振,迎合人们的审美需求,服务于生活。”陈丹萍表示。

当下:从“出圈”到“出海”

英歌舞成为揭阳城市文化的璀璨名片

厚重的历史积淀、丰富的文化底蕴、与时俱进的变革方式,都是英歌舞发源传承至今的强大支撑。在今天,英歌舞同样以独特的魅力,成为揭阳城市文化的璀璨名片。

自去年春节以来,揭阳英歌就火爆出圈、大放异彩,擦亮了揭阳文化名片,激发了全市上下昂扬向上、敢闯敢拼的斗志,提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精气神。

来自揭阳的英歌队多次走出揭阳、走向全国,接连登上央视等平台,并在社交网络上赢得全国人民的关注,2024年春节,“中华战舞潮汕英歌已就位”的话题登上抖音热榜第一,极大地提升了英歌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沉醉于这项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揭阳英歌影响力进一步跃升。

墙内开花的英歌舞同样“飘香”海外。今年春节期间,来自揭阳普宁的南山英歌队受邀到英国伦敦进行巡游表演,在国际舞台上绽放中国非遗魅力;此前,时任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社交媒体推荐英歌,提到“中国广东的英歌舞是一种传统表演,它崇尚祖先的智慧,表达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体现了正直和坚强的价值观”;在“五一”小长假,来自揭阳普宁的富美青年英歌队更是把“炸街非遗”带到了泰国街头,见证了一场国际版的“双向奔赴”。

揭阳英歌舞的出圈出彩,离不开揭阳长期以来对英歌文化的重点培育。近年来,揭阳市持续擦亮“文化揭阳”“文明揭阳”“书香揭阳”三张城市名片,并将其融入推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及推进“百千万工程”的全过程、各领域,提升城市的品质和形象。

在社会各界的参与推动下,揭阳通过注重推进非遗传承人才保护和培养工作,实施《揭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培育年轻的英歌传承人,积极推进“非遗进校园”工作,促进英歌舞在青少年群体中的传承与发展。

以揭阳普宁的南山小学为例,其就将英歌舞纳入第二课堂,并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英歌(普宁英歌)代表性传承人陈来发亲自现场教学,以“师带徒”“老带新”的形式,着力培养更多的“小时迁”。

从今年6月份开始,揭阳楼广场“多彩揭阳 百姓舞台”文化惠民活动还引入英歌特色文化活动,逢周六和节假日现场表演英歌舞,展示英歌舞所蕴含的向上向善、刚健朴实的文化内涵,树立揭阳城市文化形象。

英歌舞这项古老的非遗艺术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活力,越来越多的游客“为一场英歌舞奔赴一座城”,从五湖四海涌入揭阳,只为与气势磅礴的英歌舞相遇。英歌舞的每一槌每一鼓,都在国人心中引起强烈的回响与共鸣。

在揭阳,英歌舞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揭阳之外,英歌舞在文化交流中架起了友谊的桥梁,让世界更加了解和欣赏中华文化。承载着潮汕地区的优秀文化传统,英歌舞正迎来更多的“高光时刻”。

英歌被认为是扬正压邪、吉祥平安的象征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