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方案确定后 干部就是决定因素

2024-08-23 10:02:24 - 媒体滚动

工作方案确定后 干部就是决定因素

作者任制动公司副总经理时,主持协调会工作照。

工作方案确定后 干部就是决定因素

1957年正在施工的厂房。

工作方案确定后 干部就是决定因素

当年正在加工镁合金零件的工人师傅。李再富1955年,初中毕业的我从1560名青年中被选中,推荐至中南248技校学习,也是在这一年国务院确定在西北地区筹建514厂(现航空工业制动)。为了满足航空工业发展需要,航空工业部到248技校招工,我与航空的缘分就此开始。刚刚建立的新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工业差距太大,因此党中央制定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方针路线。基本建设在加速推进,1957年10月,在沈阳112厂(现航空工业沈飞)实习还不到1年,工厂就从108人中遴选7人回到位于陕西兴平的514上班,我也在其中。我们一行七人(六男一女)在西安转乘火车在兴平下车,没有公共汽车,厂里也没有人接我们。在车站打听工厂在哪里,老乡们只晓得“西工地”,听上去就是我们要去的目的地。于是,大家步行1个半小时,向“西工地”进发。边走边四处张望,脑中想象着厂部一定是个大楼,但实际上展现在眼前的只有基建和厂部的平房。女同志住在平房宿舍,6位男同志则被安排住在17街的西北角,一座花房地窖的顶层。10月的气温还高,花苗尚未进房,一位大爷给了我们卷席,并嘱咐说这里离居民点较远,深夜不要独自出门,这地方会有狼出没。第二天早饭后,我们去了工地。那时2号厂房北跨已封顶,从老厂调来的二十多名骨干正在两排机床前调试生产老式运输机上的零件。厂房南跨空荡荡的,顶没封、墙也没砌,据说这就叫“边基建边开工”。1958年下半年,最大的1号机加厂房竣工并投入使用;1959年3、4号厂房先后竣工交付。随后,国家对514厂进行了正式验收。一天,1号厂房11车间来了一位技术副主任,名叫杨林森。1.8米的个儿,干练潇洒,整天泡在生产现场,对什么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杨林森是退役军人,早年毕业于哈尔滨航校,是空军系统首批10位工程师之一,有名的“液压通”。据说执教的外籍教师都害怕他没完没了地问“为什么”,有时甚至把老师问住。当然,老师也发现这家伙除爱钻研之外,脑瓜子灵,弄清楚原理之后往往一通百通、举一反三,于是经常让他为“慢半拍”的同学释疑。杨林森到514厂的第一天,和书记、两个主任寒暄过后,便到5个工段、2个厂房、200多台设备和所有业务室看了个遍,心里大致有数了——在部队搞维修是把故障部件拆下来;在生产单位正好逆向,在车间把零组件制造出来,然后集中装配。杨林森上任时,工厂实际上尚处于完善之中,一些大型设备还没有到位。1960年初,800吨大冲床安装完毕,但试车那天发现机床没有缓冲装置。没等到试模的专家散去,杨林森就离开了现场。他急匆匆跑到中央零件库要了个减压阀门,随后到李书记办公室商量如何解决。杨林森和李书记一起共事才五个多月,俩人都来自部队,级别年龄也不相上下,李书记搞政工,比较威严,处事果断,知人善用;杨林森话不多,遇事追根溯源,喜欢新事物,和工人在一起相处融洽。“老李,对它有印象吗?”他问。李书记之前是战斗机飞行员,不搞维修保养,对他的话有点儿摸不着头脑。经过杨林森的详细介绍,李书记思索一会儿说:“如果你下了决心,我肯定是啦啦队的队长。”两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缓冲装置的问题很快就解决了,800吨大冲床正式投入使用,杨林森一炮走红。人们评价他说“两个专家及主管部门知识分子都束手无策,他一出手就成了,这就叫本事”。也有人称赞他液压传动方面功底深厚,即使跨了行业也能触类旁通。更让人没想到的是,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伙儿,后来将他并不熟悉的企业生产现场日常管理模式进行整顿创新,提高了生产效率,不仅在省主管系统引起轰动,后来还影响扩大到兄弟省市。国防工业系统开始质量整顿工作后,杨林森心里明白,产品的质量关乎企业、军队,甚至国家的命运和前途,这是一场硬仗。他花了近两个月时间,对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逐一检点、分解、排列组合,找出主要矛盾。并对产品存在的问题拉条挂账,在抓住主要矛盾的基础上找到改善质量问题的对策——首先,是人的因素,缺乏质量意识;二是质量问题症结所在并不是工人技术不好、设备缺陷等原因,而是工人用自制的一台机器承担了所有品种的加工任务。第三是由于作业不能适应多品种、所有零组件的流水作业,造成了生产线生产对象停滞而造成的存放器皿需求,空间拥堵等一系列管理问题,造成物流不畅,这些都是质量隐患。搞好现场生产管理,就是要在既定的条件和硬件框架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保质保量,物畅其流。意识到这些,杨林森经过广泛咨询,成立了技术人员与技能工匠组成的整改小组,用了一年多时间,根据生产对象的大小、形状,设计制造了十分个性化的零件存放周转箱和二百多辆零件周转车辆。不同工段的运输周转车辆外观各具特色,挪移灵活轻盈,车辆大小高低运用黄金分割法,参考生产线设备排列间距,也照顾到使用者存取方便……一系列改善后,整个生产现场的生产线、人、设备、物品互不干扰,协调有序,有序的管理得到了众人的高度认可,也让质量意识深入人心。杨林森对生产线的改善,引起了外界的关注,前来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省主管部门在514召开现场会,领导看完杨林森带着工人改造后的滚花机,评价说:“事物都是由量变到质变,还真别小看这台不起眼的设备,这是杨林森向半自动与自动化砸下的第一块敲门砖。”在与工人的交流中,领导还发现,这个小伙子针对冷却水溅湿工人裤腿的问题也有了方案。“我们杨主任说,让这两台钻床都‘躺下’,五个工作头换次自动前进加工,转一圈,一个产品就加工完了。”工人师傅兴奋地比划着。局长从工人的话语中察觉到良好融洽的干群关系,不由得赞叹道:“这不就是共产党力量的源泉吗?”杨林森调到装配车间任正职,从此514厂出去的成套产品与单个零备件都有了自己的身份证,成套的产品甚至可追溯到全程试验记录,部队对他的工作高度肯定。后来,杨林森被派往贵阳,后又返回514任总工程师直至退休,一直做着技术改造。工作方案确定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当年杨林森的做法放到今天,也值得为其竖大拇指。但他对工作的认真负责和勇于创新的品质,是值得学习的。回顾航空工业发展历程,也正是有了一个个担当作为的领导干部,才有了航空事业的不断进步。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