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作业,是动力还是阻力?| 心理杂货铺

2023-09-23 08:01:04 - 媒体滚动

编者按: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PsyChJournal编辑王日出在中科院之声开了一个杂货铺,铺子里有各种有趣的心理学百货。欢迎大家没事过来逛逛。

成都大运会、杭州亚运会又点燃了运动之火。相比个人项目,团体项目似乎更能点燃斗志和热情,接力决赛总是在田径赛场上最后一个登场,团队成绩甚至好于运动员们的个人成绩。但与在团体比赛中每个人拼尽全力不同,工作中的团队效率经常会低于个人效率总和,出现一加一小于二的现象。为什么在团队中,有时候工作效率更高,而有时候会更低呢?

团队作业,是动力还是阻力?| 心理杂货铺

“出工不出力”,在群体中浑水摸鱼的现象,叫做社会懈怠。最早发现“人多力不大”的是一百多年前的一个法国农业工程师。他做的实验非常简单,让一群人一起用力拉绳子,随着队伍人数的增加,人们的努力反而在减小,八个人拉绳的力量甚至没有四个人的力气大。后来,道德心理学家们“社会懈怠”来描述这种认为自己不用为结果负责而减少努力的现象,比如让大学生们尽量大声的鼓掌或大喊,结果发现,在群体中每个人制造的声量没有独自一个人制造的声量大。甚至当人们戴上眼罩和耳塞,不能看到或听到别人制造的声音时,只是被告知自己和别人一起“制造噪音”,弄出的响动就比以为是自己一个人的响动小。

社会懈怠与团队规模有关系,实验证实3-5人是最佳的团体规模,巧合的是接力比赛也都是4个人参加。当个人的表现难以被单独评价时,容易出现社会懈怠,而当每个人的任务的工作都被监督、或者具有独特性的时候,社会懈怠就会降低,因为任务的独特性,会使得个人无法将责任分散到别人身上。比如在一条流水线上,每个人要完成一个环节,如果进度落后了,很容易知道是哪个人拉了后腿。同理,如果团队的成功取决于成员最差的表现,也会降低社会懈怠,避免自己成为“短板效应”中导致失败的那块短板。社会懈怠也跟具体任务、情景和成员特点有关系,合作共赢的目的导向、融洽的团队气氛、每个成员都能感到自己的工作受到重视都会降低社会懈怠。

团队作业,是动力还是阻力?| 心理杂货铺

有一种假设是当个体觉得自己跟其他成员相比“普普通通”,既不更好也不更差,个体就不容易发生集体倦怠。但当个体觉得自己能力超过平均值,就容易出现集体倦怠——因为当个人对成果的付出更多,而成果却会被共享时,会产生付出和收获不平衡的感觉,个人就不会用全力,以平衡付出和获得的”性价比“。其结果不仅降低整体成果,而且很可能会让那些表现最好的人退出,导致整体表现越来越差。尤其是在吃大锅饭的团队中,最好的成员并不会受到奖励,而是被“一视同仁”,没人想当“冤大头”,最终的结果是“劣币驱逐良币”。

任务难度影响个人在团体中的表现。如果眼看要失败、自己再少的努力也会白费,个人也就不会再“摆烂”。当每个人都需要付出更多努力才能成功,群体中的个体也就会更愿意付出努力。比如在竞争激烈的比赛中,很少会看到社会倦怠。那么当任务难度系数进一步增加、必须有人付出更大的努力的时候,个人会不会为了集体利益而贡献更多力量呢?答案是肯定的。比如在接力比赛中,有人掉了棒,可能会点燃后面队员的小宇宙,拼命追上落掉的距离。这种为了最后集体取得胜利,弥补团队的不足,个人会更加努力,弥补其他成员的欠缺,这种现象叫“社会补偿”。

团队作业,是动力还是阻力?| 心理杂货铺

在集体中会产生集体懈怠还是集体补偿,是放松散漫还是更加努力,一部分取决于对工作目标和其他成员的判断:当认为工作有意义、但是其他成员表现不佳时,自己会付出更多的努力。换句话说,“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英雄就需要在危机时刻挺身而出、勇担重担。但并不是只有一个“火车头”就跑得最快,早在19世纪20年代,德国心理学家OttoKöhler就发现了这样的现象:三个人要尽量久的举起杠铃,杠铃的重量是担任能举重量的总和,也就是说一旦一个人退出,另外两个也不会坚持太久。结果发现,三个人举的时间比单人能举的时间更长。也就是说,“集体任务”给了成员们动力坚持得更久。这种“集体增益”在成员能力差异适中时最显著,如果成员能力差异巨大或者相差无几,“集体增益”都比较小。了解别人的表现比自己好就足以促进个人的努力,这种向上的社会比较可能会促使一个人设定更高的绩效目标,以便更好地与他人进行比较。其次,当组员认识到集体要靠着个人表现时,可以激励组员付出努力。在接力比赛中,每个人的表现都清清楚楚地进行记录,团队胜利必须依靠每个成员拼尽全力,自然就会“为了团队而战”。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