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30.26亿元到50.97万亿元

2024-09-23 06:04:58 - 经济日报

固定资产投资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活力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持续增长、结构逐步优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投资效能稳步提升,在促进经济增长、优化供给结构方面的关键性作用不断增强。

投资效能不断提升

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固定资产投资历程,有3个清晰的时间节点——

一是新中国成立之初到1978年。这一阶段,我国启动了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从1953年至1978年,全国全民所有制单位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1.1%,初步建立起独立、基本完整的产业体系。但受国力限制,1954年至1977年,全国共完成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投资2996亿元,年均投资仅为130.26亿元。

二是改革开放启动至2012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呈现跨越式发展。1979年至2012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达19.1%,工业化进程实现重大飞跃,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成果。

三是2012年至今。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固定资产投资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2013年至202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更加突出补短板、强弱项、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投资效能持续提升。2023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50.97万亿元。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研究员张晓兰说,随着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我国产业结构持续向中高端迈进,带动了投资质效稳步提升,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快速发展,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

除高技术产业投资表现亮眼外,绿色低碳领域投资成为新趋势。数据显示,2013年至2023年,包括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在内的清洁电力投资年均增长19.1%,增速比全部电力生产投资高7.7个百分点;全国清洁电力装机容量年均增长15.1%,清洁电力发电量年均增长10.2%。“得益于精准有力投资,我国能源生产结构持续优化,能源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会长王思强说。

区域投资协同并进

在2024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期间,202个重点项目亮相“北京日”暨京津冀协同招商推介大会,投资总额1622亿元。

京津冀携手“大动作”,是我国重大区域板块促进投资增长的一个缩影。2013年至2023年,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双城经济圈区域投资年均增速分别为4.6%、8.2%、6.9%、8.4%,新的增长极蓄势崛起,重点区域带动效应不断显现。

“自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启动以来,区域发展呈现出强大的协同效应,内部创新活力不断提升,带动了资金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江苏沿海发展智库执行主任卢东祥说。

从更长时间看,我国东部地区利用率先开放和区位优势,实现了投资规模的快速扩大。此后,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决策先后出台,中部、西部、东北地区投资空间不断拓展。近年来,各区域板块之间持续增强融合互动,区域发展整体协同性得到稳步提升。

民生领域投资增长

一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社会民生领域补短板强弱项作为积极扩大有效投资的重要内容。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国家加快把交通运输发展作为重要战略目标,持续加大交通建设投资。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交通运输体系进一步完善,服务质量不断提升,交通运输业投资年均增长8.1%,形成了以铁路为骨干,公路、水运、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组成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与此同时,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快速跟进,信息产业基础设施投资增速保持在两位数以上。目前,全国接入网络基本实现光纤化,光网城市全面建成,移动通信网络覆盖水平全球领先,平均每万人拥有5G基站24个。

从筒子楼到住宅小区,从低矮平房到高层公寓,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逐步建立,人民群众居住条件发生翻天覆地变化。近年来,党中央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三大工程”。据测算,“三大工程”建设可带动新增投资万亿元左右,不仅大幅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还有利于增强经济发展的韧性和潜力。

教育、医疗等事关老百姓切身利益,社会关注度高。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领域民生投资不断增强,民生服务体系日益完善,民生保障水平大步前进。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卫生、教育投资年均增长达22.4%、15.9%,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城乡教育资源进一步均衡发展。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