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2、省级+3!做强“特长生”,青岛用“小块头”撑起大产业

2024-09-23 17:38:24 - 回澜听涛

专注一业、潜心一品,青岛正在挖掘更多属于自己的产业钥匙和发展密码。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2024年度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青岛平度市精细与专用化学品产业集群、市南区工业控制系统产业集群入选。累计前两批次认定,目前青岛共有6个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与深圳、宁波并列,在计划单列市中位居第一。

国家级+2、省级+3!做强“特长生”,青岛用“小块头”撑起大产业

国家级“特长生”以外,青岛省级“特长生”名单也于今年同步更新。

6月,平度市新河精细化工特色产业集群、青岛高新区精密仪器仪表特色产业集群、青岛市城阳区特种食品特色产业集群入选,在四个批次的省内认证中累计获评11家。

这些“特长生”聚焦细分领域,聚力攻关各自领域的关键技术,建立起了各有所长的技术优势,带动着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成群,进而拉动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

国家级+2、省级+3!做强“特长生”,青岛用“小块头”撑起大产业

值得注意的是,特色产业集群前面搭配了一个关键定语——中小企业。换言之,这些集群中的大部分企业“块头”不大。

蚂蚁虽小,集结成团的蚁军却能轻松扛走超过它们自身体重5000倍的物体。一个城市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同样需要这样的“蚂蚁雄兵”以“小块头”拉动大产业。从这些各具特色的“特长生”身上,得以一窥青岛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细分方向,它们既是映射区域经济发展活力的名片,亦是青岛完善优质中小企业培育体系的主线。

01

因地制宜,以“特”破局

在先后共计三批次的“国家队”名单中,总能看到不为人所知、“奇奇怪怪”的产业集群:

安平县丝网产业集群、万荣县混凝土外加剂产业集群、南城县校具(教育装备)产业集群……他们往往聚焦于区/县一级,所处产业环节多数为工业中间产品,虽不像终端消费品那样广为人知,但都独具特色——而特色正意味着鲜明的地域性和唯一性,可以改善产业同质化竞争。

随着“2024年度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发布,全国目前已有300个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国家级+2、省级+3!做强“特长生”,青岛用“小块头”撑起大产业

从区域分布来看,其中有160个集中在东部十省,占比超50%,这与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优势和产业基础相匹配。山东以累计23个的总量位列广东、浙江之后,排名全国第三;

从产业集群的属性来看,2022年认定的100个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中,有42个属于新兴产业领域,占比42%;2023年和2024年分别为35%和28%。但这并不意味着新兴产业发展“萎缩”或集群数量下降,而是经过三次筛选,已经发展集聚成型的中小企业新兴产业集群所剩不多,这也正预示着未来中小企业发力的方向。

具体到青岛来看,共有6个集群入选国家队:

青岛市胶州市智慧家居制造产业集群

青岛市城阳区橡塑材料产业集群

青岛市平度市精细与专用化学品产业集群

青岛市市南区工业控制系统产业集群

青岛市崂山区工业互联网服务产业集群

青岛市胶州市电力钢结构产业集群

从中不难发现,青岛橡塑材料等传统产业与工业互联网等数字产业正齐头并进、并行发展。

此次新增的青岛平度市精细与专用化学品产业集群,包含海湾精化、润农等精细化工龙头企业,带动碱业、红蝶等一批骨干和配套企业集聚发展。值得一提的是,海湾精化是一家大型国有企业,企业苯胺黑产能全球最大、质量国内领先,二乙芳胺产能国内最大,染料市场占有率达54%。在这家龙头企业的带动下,一批产业链上下游各有所长的中小企业聚合发展,共同形成了精细与专用化学品产业集群。

国家级+2、省级+3!做强“特长生”,青岛用“小块头”撑起大产业

这足见青岛打造特色产业集群的思路——产业集群发展一定是共享、共创、共生,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需要在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引领下,提升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水平,以大带小、以小促大,最终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产业生态。

市南区工业控制系统产业集群入选,同样是因为核心产业稳健快速增长,集群效应愈发凸显。目前,集群年产值近200亿元,累计授权发明专利4000余项,拥有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0余家。

02

数智驱动,以“转”提质

如果说入选“国家队”是青岛优势特色的最强背书,那么入选“省队”的产业集群则能看出近年来青岛在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培育特色产业方面,更加细致的进取和成绩。

2020年,青岛轨道交通产业集群上榜;

2021年,崂山工业互联网特色产业集群、即墨汽车装备特色产业集群入选;

2022年,西海岸新区纺织机械特色产业集群、胶州市智能家电电子特色产业集群获认定;

2023年,市南区数字经济特色产业集群、崂山区工业智能服务特色产业集群、胶州市电力钢结构特色产业集群入围;

2024年,平度市新河精细化工特色产业集群、青岛高新区精密仪器仪表特色产业集群、青岛市城阳区特种食品特色产业集群“上新”。

国家级+2、省级+3!做强“特长生”,青岛用“小块头”撑起大产业

这条时间线上,青岛实现了从传统产业、如电力钢结构,到新兴领域,如数字经济、工业智能服务、精密仪器仪表等多个行业的覆盖。

更令人期待的是,就在这份省级名单公布的同时,青岛入选了2024年度首批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革城市试点,定向选择的三个赛道分别是智能家电、轨道交通装备、高端化工——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中有部分集群恰恰落于这三个领域之中,这也为“小块头大能量”提供了新思路:

深耕工业互联网赛道的青岛,绝不能浪费自己的先发优势。

国家级+2、省级+3!做强“特长生”,青岛用“小块头”撑起大产业

以胶州市智能家电电子特色产业集群为例,这是一个通过对智能家电产业移动互联、安全、创新和前沿应用技术不断探索,建设聚智平台,打造的供应链稳定、要素链完备、创新链活跃、“根植性”和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集群。目前,主要包括以胶州海尔空调、海尔新材料、丰光精密等为代表的百亿级智能家电电子板块。

其中,“链主”海尔的龙头效应恰恰是体现在赋能产业链上下游、全要素数字化升级上,产业集聚区内有近300家企业注册海尔卡奥斯平台。

国家级+2、省级+3!做强“特长生”,青岛用“小块头”撑起大产业

在当前数字化经济发展的浪潮下,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实现数智化转型是打造新质生产力的可靠路径。对于资源不足、资金有限的中小企业来说,数智化转型非一时之功,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无疑营造了一个良好的“产业生态群落”,让越来越多的优质中小企业在“智改数转网联”中体验工业互联网的赋能、赋值、赋智。

03

科创牵引,以“新”抢位

无论是聚焦于特色的产业布局,还是龙头牵引、在智造上精益求精,落到实处都要体现在一个个具体的企业身上。

在工业领域,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4亿元以下的,被称作中小微型企业。‌‌虽然人员和经营规模较小,作用却不小——它们联系千家万户,是推动创新、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

就青岛的实际来看,200余万市场主体中,超过73.4万户是中小微企业,打造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需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关键环节配套能力”,其本质就是要梯度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放在关键位置;发挥集群效应,其本质就是要把企业内在的潜力充分释放出来。

国家级+2、省级+3!做强“特长生”,青岛用“小块头”撑起大产业

如何更好激活中小企业发展活力、向上跃迁?专精特新是方向。

崂山区工业智能服务特色产业集群,拥有23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3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青岛市市南区数字经济特色产业集群,拥有28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胶州市电力钢结构特色产业集群,拥有96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8家高新技术企业;

平度市新河精细化工特色产业集群,拥有25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国家级+2、省级+3!做强“特长生”,青岛用“小块头”撑起大产业

得益于灵活性和创新能力,这些市场主体在竞争中具备更强的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和创新能力,能凭借独特的竞争优势赢得市场份额,更能推动产业集群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加快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青岛一直重视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借由“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优质培育赛道,目前,青岛已累计培育1906家创新型中小企业、6835家“专精特新”、19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他们在主导产业中全力以赴提升产业链关键环节配套能力,中小企业特色集群也在不遗余力为他们对接资源、整合要素、提供高水平管理服务。

发展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不仅是一个在数量上积少成多的过程,同时也是在质量上动态演进、持续迭代升级的过程。青岛,始终围绕主导产业集聚创新要素,紧抓突破能力强的“点”,让“链”更有韧性,让“群”更有活力。

本期责编美编:刘启悦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