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经开区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案例入选全国十大案例

2024-09-23 19:20:00 - 新京报

新京报讯近日,全国十大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案例公布,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北京经开区”,也称“北京亦庄”)一体化综合监管工作为北京市唯一入选的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案例。

一体化综合监管工作是北京经开区贯彻国务院、北京市关于深入推进跨部门综合监管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求的具体实践,是北京经开区依托一支队伍管执法体制优势创新监管模式,以“风险+信用”监管体系、“综合查一次”检查机制和非现场“无感”监管手段实行监管流程再造,营造“无事不扰、无处不在”法治化营商环境,实现了企业经营与政府管理间的“双赢”。

去年,北京经开区为进一步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立足区域营商环境主体实际需求,探索开展“6+4”一体化综合监管改革,实施风险监管、信用监管、分级分类监管、协同监管、科技监管、共治监管6项基本监管制度,同步制定企业合规经营参考的“一册”、行业部门综合检查专用的“一单”、搭建了实现“一查”的系统平台及根据检查情况动态调整的“一评”机制4项基本的场景化措施。“去年年底,依托‘6+4’一体化综合监管改革对辖区900余家‘七小’门店开展全覆盖巡查工作,完成了‘风险+信用’等级初评。”北京经开区有关负责人介绍。

今年3月,北京经开区在原有的“6+4”一体化综合监管改革基础上进行优化,综合考虑监管对象、行业、规模、风险源等监管特性,将涉及重大生产、运行安全的监管对象以风险确定分类基础,实施重点监管和常规监管两种类型,初步形成企业评价结果,现已完成1841家企业分类分级评价。而最终评价结果将根据企业信用进行调整,企业信用则包括企业主观管理意愿、风险管理水平等方面。“‘经营信用’情况作为企业评级调节指标,能够提升企业的主动性与自觉性,差异化引导企业合法经营,打通高风险监管对象的晋级‘通道’,促进营商环境持续改善。”该负责人说。

北京经开区一体化综合监管工作打造了“综合一次查”检查机制,切实解决多头监管和重复检查等问题,减轻企业负担。在原先“一册”“一单”“一查”“一评”基础上,建立跨部门稽查统筹机制,整合各监管部门检查计划形成统一的年、月、周检查计划,综合监管牵头部门规范查前提前公示、查中主动扫码、查后跟踪问效各项检查流程,降低打扰企业的频次,一次性出具评价结果、动态化更新整改成效,进一步提高检查效率,更好地助力企业健康发展。目前,北京经开区已统筹对78家企业开展“综合查一次”,减少涉企检查127次,相较整合前检查量下降55%,企业获得感提升明显。

全面推动综合监管改革以来,北京经开区涉企检查频次明显下降,分类分级监管环境初步构建,企业“监管体验”大幅优化。“今年最大的感受就是执法人员来我们企业检查次数变少了,指导更多了。”北京智飞绿竹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说道,自从北京经开区实施一体化综合监管以来,安全、环保、卫生等部门联合检查,检查频次缩减为一个月一次,实现了一次性合规体检、多部门上门提供服务,更好地保障了企业合规经营,为企业发展创造了更宽松的经营环境。

在一体化综合监管工作中,北京经开区创新引入非现场监管手段,实现了“有事帮扶,无事不扰”。“目前,非现场监管手段已在危化品使用等关键环节落地,实现了卫生监督、市场监管、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安全生产等多源数据共享。”该负责人介绍,通过加大对大数据、大模型AI、物联感知等非现场监管手段的应用实现了即时比对和AI筛查,现场检查均由非现场线索驱动。与一体化综合监管制度实施前相比,监管事项现场检查问题发现率由10%提升到80%,检查覆盖频次由年度覆盖提升为实时核查比对,访企次数大幅降低,初步形成了“监管数据多源汇聚、问题线索智能筛查,现场执法非现场驱动”的闭环监管模式。

编辑刘佳妮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