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亭宾馆、九栋楼与徐汇往事

2024-10-04 07:11:59 - 媒体滚动

转自:上观新闻

华亭宾馆、九栋楼与徐汇往事

从徐家汇书院到华亭宾馆,不过1公里多一点的路,“可阅读”的老建筑有好几处。

作为当代优秀建筑,华亭宾馆是改革开放初期建造的上海第一家中外合资管理的国际性酒店,1978年国务院批准建造的全国6大酒店之一,在开建之际,远近皆是农田。

华亭宾馆、九栋楼与徐汇往事

这张拍摄于20世纪80年代的图片广为流传。前景为农田,后景建筑为华亭宾馆。

其名“华亭”,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上海的古称。矗立起来的酒店,远看形似一面旌旗,S型的阶梯式外观,一如Spring头一个字母,预示着沪渎改革春风扑面而来。直至今天,每次偶过华亭宾馆,我总会情不自禁地望一望那四个金色大字。

漕溪北路上紧挨着华亭宾馆的,是九幢整齐划一的高层住宅“徐汇新村”,是老上海人口中一度津津乐道、心向往之的“九栋楼”。20世纪70年代拍摄的不少国产片、纪录片都取景这一排九幢大楼。“九栋楼”早于华亭宾馆近十年,当年也是魔都地标,与上海体育馆,即万体馆彼此呼应,构成了徐家汇地区的一道城市景观。

位于漕溪北路700号与徐汇新村高层住宅连体的二层楼裙式建筑,是1977年开业的徐汇百货商场,1988年改名上海市第十一百货商店,1993年与台资中兴纺织集团合作经营,更名中兴百货。当时也是颇受青睐的高档商场。

华亭宾馆、九栋楼与徐汇往事

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梁实秋·韩菁清情书选》,是叶永烈选编的。记得是1991年吧,新书首发就放在中兴百货二楼,叶永烈、梁实秋的夫人韩菁清邀我参加了签售会。

去年是梁实秋先生(1903年—1987年,散文家、批评家,莎士比亚研究权威)诞辰120周年,新闻晨报·周到《上海会客厅》节目邀请复旦大学徐静波教授、沈嘉禄兄和我,分享各自对于梁实秋作品研究。在我心目之中,梁实秋先生首先是一个了不起的热爱生活、懂得生活的生活家。美食家们津津乐道的《雅舍谈吃》无须赘述,他的文章也曾给我重要启迪:

我踏上工作岗位之后不久,大病一场,侥幸生还,在病床上我读到一段梁实秋评论朱湘之死的话。朱湘当时因生活窘迫而自杀,梁实秋写了一篇文章,大意是朱的死可惜,但不值得同情。“社会对诗人特别的推崇与供养,自然是很好的事,可是在诗人那方面并不该怨天尤人的要求供养……要作诗人应先做人。”

用今天的说法就是——这段话彻底颠覆了我对人生价值的消极态度。

梁实秋的夫人韩菁清送过我一本她与梁实秋的情书集,后被叶永烈“借”去而没有归还。在上影厂旁边的奥林匹克俱乐部为韩菁清女士饯行时,她说,一定要送我一套梁先生的书。离沪后不久,她即寄我《雅舍小品》,扉页上钤有“雅舍”朱文圆印。

1997年元旦,我去看望王元化先生(1920年-2008年,著名学者、思想家、文艺理论家)时,将这套装帧精美的《雅舍小品》作为新年礼物送先生。元化先生笑问缘何以此作礼物,我说,梁实秋不仅是中国独立翻译莎翁第一人,更是一位活得通透的文化大家。其实,我更想说的是,元化先生夫人张可老师是莎翁研究专家,而她同元化先生靠译介莎著熬过那段坎坷岁月,更是值得我们敬仰的生活强者。

三年前的冬日,我在重庆时专程去北碚参观瞻仰梁实秋故居。站在这座享誉文坛的“雅舍”门前(取著名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吴景超妻子龚业雅之名。龚业雅父亲龚德霖在1905年创办了湘潭第一女子学校——龚氏女校。龚业雅好友梁亚紫的哥哥梁实秋是吴景超在清华学校时的同班同学),我感慨莫名。今天,重提文化史上的梁实秋,当然不能不提《新月》,也不能不提他主编、编纂的包括了《远东英汉大词典》在内不下三十种的英汉词典。梁实秋曾经在复旦任教,他在魔都留下的屐痕,是不是以后也能成为文学史的一部分?暂且就留给专家们去讨论吧!

四十多年前的上海,漕北高层徐汇新村这一排高质量、高品质的“九栋楼”,是顶尖豪宅,堪为“楼王”。第一批入住的,是航天、文化、卫生、公安和邮电系统的干部及技术人员,还有不少落实政策的高级知识分子。徐汇百货商场是专为这里的居民开的。改名中兴百货开张当天,人山人海,临时拆了大门,被挤脱的鞋子收了几箩筐。今天,中兴百货早就歇业了,“楼王”也风光不再,但这一段历史仍然值得寻味。重新修缮过的漕北高层徐汇新村,2015年8月被评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走过徐汇新村,沿漕溪北路往徐家汇方向步行没几步路,就是隔路相望的气象大楼和建国宾馆两座有着隔不断情分的有名建筑。在1988年的徐家汇,最高的楼就是“气象大楼”,当时的国产713型天气雷达就安装在楼顶。1989年,“气象大楼”正东面百余米处,要建一幢比雷达天线高出20米的建国宾馆,对气象雷达的水平遮挡角达37度,无疑形成探测盲区。宾馆该不该建、该建多高楼层?影响气象探测当然绝非小事,此事经过几番周折,最后将雷达天线放到了建国宾馆楼顶,探测信息用无线通信传送回上海中心气象台。

建国宾馆还没建好,徐家汇又将建250米高的港汇广场。又决定将雷达安放到港汇广场双塔楼的一个楼顶上,设计图还尽量考虑了美观。改革开放大潮涌动中的徐家汇,旧貌换颜,日新月异。又一座350米的标志性高楼计划启动了,一时间,解决气象雷达探测的问题成了遥遥无期的难题……上海市气象局经过反复研究与论证认为,既不能制约城市建设,又要保证有效探测和应用。最终决定将雷达搬到上海郊县沿海地区,并借此机会,引进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气象雷达——WSR-88D多普勒天气雷达。

走过气象大楼,建国宾馆的斜对面,就是天主教上海教区主教座堂——徐家汇天主教堂。高耸入云的哥特式双塔尖顶,雄伟的建筑风格透出一种格外的秀美。而今站在此地或徐家汇书院外广场打卡留影的游人,有几个人晓得?现书院大楼最北侧紧挨教堂广场的地方,原先是一排候车室,1968年至1989年间,沪西南重要的长途汽车客运站点——西区汽车站,就在漕溪北路上的天主教堂前。

现在,徐家汇商圈空中连廊项目连通包括西亚宾馆(T20大厦)、美罗城、太平洋数码在内的主要商业体,并与现有的徐家汇天桥连通。连廊的二期、三期的规划也逐步成形,未来将成为继陆家嘴连廊之后又一座商圈“巨无霸”级的空中连廊。伴随着连廊建设,徐家汇商圈迎来自1992年首轮更新之后最大的一次升级换代。

未来的徐家汇,将整体升级成为交通更便捷、购物更舒适、环境更美观、生态更协调的城市中央活动区。我想说的是,建筑也好,人事也好,惟有不忘亲历的过去,方可探“可阅读”的意义。

栏目主编:沈轶伦文字编辑:沈轶伦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