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反对的不是眯眯眼 而是以眯眯眼为符号的歧视

2022-01-04 07:09:47 - 媒体滚动

网友反对的不是眯眯眼 而是以眯眯眼为符号的歧视

    A

    为何会产生

    两极分化的对峙态度?

    我们先来梳理事件本身的前因后果。

    近日,零食品牌“三只松鼠”在2019年拍摄的一组“酸辣粉”广告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其模特在宣传海报中身着花衬衫并眯缝着眼,不论是造型或是人物动作都让诸多网友很不舒服。从而引发大范围“眯眯眼”是否歧视的大讨论。为此,“三只松鼠”很快进行回应与道歉,表示自己考虑不周,会第一时间更换模特与相关照片。

    之后,该模特也在某社交平台上回应,自己眼睛天生就是这个样子,不存在刻意夸张的情况,日常生活中甚至比广告上还要小。她质问网友难道“眯眯眼”就不配当中国人吗?网友是不是过于上纲上线?网络上也因此再掀风波,认为此举是在偷换概念,小眼睛不等于“眯眯眼”,“眯眯眼”是人为的斜四十五度的吊梢举动,的确存在讽刺的消极意味。

    B

    “眯眯眼”隐喻背后

    的历史渊源

    早在西方列强殖民时期,有很多被贩卖到欧美成为廉价劳动力的国人,他们长期被关在暗无天日的船舱里缺衣少食,等到重见天日,就是此番瘦到颧骨高凸、眼睛眯缝起来的模样,而这也正是西方对中国人由来已久的刻板印象。

    随着改革开放,中西交流不断加强,很多外国人意识到中国人并非千篇一律的小眼睛,但因其西方中心主义的思想观念,他们依然以“眯眯眼”来作为代表国人的符号,在秀场模特、电影艺术、广告娱乐等领域偏爱“眯眯眼”长相的中国人。这种审美风向传回国内后,还被称之为“高级审美”。

    审美,因为其是一个主观判断,故没有绝对对错之分。每个人都有独特的审美,观“眯眯眼”本质上是一种外貌特征,是难以改变的。但每个时代都有一个寻求最大公约数的、积极向上且健康的大众审美,这类审美绝不能出现扭曲或者恶俗。从落后挨打的“东亚病夫”到如今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维护国家民族尊严成为中国网友的基本情绪。从商品宣传角度而言,无论出于何种目的,都应考虑中国受众的文化背景与民族情感,那些陷入西方审美陷阱的非真实的“东方美”,注定难以在当前中国市场上获得认同。

    C

    争论会停 但警醒与思考永不止步

    一个企业,若是故意以“歧视视角”做宣传来试探国人底线,无疑是在给企业的发展自掘坟墓。以常理推测,该项目的营销策划者可能陷于西方的话语陷阱。

    趁此次风波,其他企业也应将此作为前车之鉴,从中吸取经验教训,进行深刻反思与转变:时代在改变,国民的审美兴趣也在与时俱进,只有切实把握受众思想前沿,关注广大群众的偏好,主动屏蔽、过滤具有歧义性质的广告内容,才能赢得认同。

    其次,作为消费者,我们也应保持客观、冷静的思考态度,保持自我清醒的认知。抵制歧视,反抗偏见,从本质上来说是我国民众自我认同感不断增强的结果,也是民族文化优越性的不断显现。

    虽然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审美标准和偏好,但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不能让西方的意识重塑并占据我们的日常生活,对于那些恶意丑化和污蔑国人的行为要认真辨清并适时反击,要谨防歧视性的审美带给普通群众的伤害。

    同时,我们也应提倡美的多元化,无论是所谓的大眼睛美女或小眼睛模特,各有各的韵味与魅力。那些未上升至意识层面的形象我们应欣然接受并欣赏,因为只有由内而外真正建立起自身的文化认同,允许个性化差异化的表达语境,才是对偏见最好的反击方式。

    西方的标准,并非是唯一标准,不论是中国企业,还是中国的消费者,在我们的社会文化中,都应形成一种健康、多元的大众审美趣味,保持阳光、自信、乐观、向上的积极状态。在如今国际化的文化公共传播时代,我们看待任何事物,不要仰视,也不要俯视,多用平视角度,方能走出西方话语体系的陷阱。

    所以,“眯眯眼”本没有错,以“眯眯眼”为符号的歧视,才是我们最为反对的。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