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履职担当新作为|以新型举国体制 助力重大科技创新

2022-01-04 09:28:00 - 媒体滚动

原标题:2021履职担当新作为|以新型举国体制助力重大科技创新来源:千龙网

从“两弹一星”到新冠肺炎疫苗研发,国家集中配置科技创新资源,最大限度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以举国体制保障重大科技成果的突破。

“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加快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是市委确定的2021年市政协重点协商议题。2021年4月至8月,由市政协科技委员会牵头组成联合调研组开展调研。在调研过程中,委员们侧重对国内外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剖析,梳理了国内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等重大研发项目、我国5G研发历程、北京微芯研究院搭建自主可控区块链技术平台以及新型疫苗研发等典型案例。

2021履职担当新作为|以新型举国体制 助力重大科技创新

做好“四个坚持”

调研组认为,新型举国体制的关键是形成强有力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委员们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是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战的必然选择。北京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上具有先发优势,要立足“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含的巨大潜能。要坚决破除影响和制约科技核心竞争力提升的体制机制障碍,深刻理解北京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中心的国家战略,突出强调支撑和引领作用,加强能力和生态的构建,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在培育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构建国家创新体系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方面提供北京样板。

委员们提出,构建和完善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的关键是做好“四个坚持”,把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一是坚持党的领导,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路径、体制,构筑新型举国体制在各个领域推进的坚强领导力量,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作用,实现国家意志和市场行为的有机统一。二是坚持市场驱动,发挥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市场机制推动科技创新资源在各类主体间的有效配置,充分激发各类主体创新激情和活力。三是坚持自主创新,实现科技自立自强,面向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统筹布局和配置资源,引导产业链协同攻关破解“卡脖子”问题,实现科技创新的自力更生和自主可控。四是坚持开放合作,积极融入全球产业链、创新链。主动参与国际科技研发的合作与竞争,利用好国外创新资源,把我国市场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促进全球高技术产业集聚,催生和倒逼原始技术创新。

提升统筹优化创新

调研组认为,在运用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过程中,要处理好四个关键问题:

一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体系化能力有待提升。北京各方面的优质创新资源丰富,但科技创新资源整合还不够,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还不高。国家实验室与国家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及各类创新平台之间的关系不够清晰,与中科院、国家科研机构的优势互补和相互促进发展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是重大研发任务统筹力度有待加强。北京市设立的政府重大研发项目应用牵引和问题导向不够突出,与应用研究的关联性不强,科研活动与产业发展的关系不密切,创新链与产业链的对接有待强化。重点项目协同和研发活动一体化推进力度不足,缺乏对自主创新能力和资源能力强的产业链“链长”企业的有效支持。

三是支撑科技创新的平台和生态有待优化。北京产学研用还存在脱节现象,科技资源转化为终端产业能力有待提高。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缺乏中间链接的桥梁,产业链的中试、工程化环节相对薄弱,导致科技优势与产业优势的脱节。“三城一区”缺乏有效联动,还没有构建起承接原创和前沿科技成果落地及转化的“沿途下蛋”机制。

四是科技创新政策支持与组织保障有待强化。“两区”政策红利还没有充分释放出来,科技创新营商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在科技评价机制、科技管理职能转变等方面仍存在一些与科技创新不相适应的制约因素。

完善组织保障体系

9月24日,北京市政协召开议政性常委会,围绕“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加快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专题协商议政。会上,佘京学、史新兴等7位常委、委员作了大会发言。委员们认为,探索新型举国体制的关键是要形成一支强有力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要明确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发展定位,构建以国家实验室为核心的战略科技力量体系。国家实验室是新型举国体制的核心,要按照“四个面向”的要求,多出战略性、关键性重大科技成果。

调研组建议,加速国家实验室培育落地,强化国家实验室科技成果转化机制设计。在国家实验室框架下建立完整的“科研-产业-资本-教育”四位一体的组织结构和微创新体系。设立负责产业化及产业合作、创业教育、创业投资和企业孵化的专门机构,以支撑合同研发、成果转移、自主孵化等多种形式并存的产业化格局。

在“优化构建新型举国体制软环境”方面,调研组建议,一是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在已有体系化政策的基础上,针对不同产业门类、不同产业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类型的实施主体,出台有针对性的引导性政策,加大引导性投入,持续完善覆盖全链条、全流程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二是建立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监测机制,跟踪积累监测评价数据与信息,持续开展专题和综合性分析,客观认识和把握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进程;针对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各部门、各领域中相关项目,建立效率评价工具库,构建灵活动态的评价策略。

就“夯实新型举国体制的组织保障体系”,调研组提出,一是构建自上而下的重大任务决策机制,一体化实施重大任务的系统布局、系统组织和跨界集成,加强任务考核和责任落实,强化政府组织执行力,统筹全市科技创新重大规划、重大政策、战略工程,推进全市科技创新平台发展、重大科技任务和重大科技项目实施。二是完善部市重大任务协调机制,建立国家部委对北京放权正面清单制度,明确赋予北京指挥协调权的具体内容,逐项加以落实,形成责权利相一致的新型举国体制管理模式;加强与科技部、发改委、工信部、中科院等国家部委和单位的沟通协调,深度参与、探索新型举国体制。三是建立科学家主导的战略咨询机构,由各领域战略科学家组成议事性常设机构,负责研究国内外前沿技术发展趋势,跳出本领域、本部门的利益诉求,统筹谋划科技创新发展战略并遴选有限发展领域,提出北京亟须突破和前瞻性布局的战略方向,为重大任务决策提供专业化建议。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