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家务乡:织密2000余个“微网格” 谋实基层治理“大文章”

2024-01-04 04:00:31 - 媒体滚动

于家务乡:织密2000余个“微网格” 谋实基层治理“大文章”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抓好基层治理,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副中心高质量发展,为人民群众建设美好家园、创造美好生活的应有之义。

近年来,于家务乡党委为落实区委关于党建引领“热线+网格”基层治理工作要求,切实高效解决群众问题,从网格体系贯通、人员选派、机制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打造“微网格”、实行因格配人、实现高效协同共治,切实做到“信息全收集、动态全掌握、问题全摸清、微事全处置、大事全网办”,不断推动形成信息掌握灵、问题介入早、沟通渠道多、矛盾化解快的基层治理新局面。

于家务乡根据属地管理原则,将全乡村和社区、产业园区划分为27个网格单位,由村和社区基层党组织书记、园区党组织负责人担任各网格单元的网格长,充分发挥各基层党组织在网格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按照现状管理、规模适当原则,进一步将27个网格单位划分成234个网格,并确定每个网格的主体功能,包括住宅功能、农林功能、商业功能、企业功能、事业功能五大类。根据网格功能因格配人,在发动党员、群众成为网络长的同时,选派农林巡查员、流管员、小巷管家等担任专责网格员,还配备综合执法、市场监管、环保、环卫、安监等职能科室人员担任兼职网格员,实现“专职力量一格一员、兼职力量一格多员”的全科式治理模式。对于234个网格中的129个住宅功能网格,为真正激活网格治理“神经末梢”,立足各网格单元已有的党员红色地图、网格议事厅、功能热线等经验做法,细化形成2097个基层“微网格”,打通群众网格“微循环”“精治理”高效解决机制,凝聚社会力量,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实现多元共治。

于家务乡党委书记陈树立表示,2024年,于家务乡将继续把党的领导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各方面,在建强组织、破解难题、服务群众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将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

于家务乡:织密2000余个“微网格” 谋实基层治理“大文章”

富各庄村:

构建党员包户“微网格”

打通网格治理“末梢循环”

近年来,富各庄村党支部深入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积极探索党建引领“热线+网格”乡村治理新机制,坚持“主动治理”与“未诉先办”,把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创新构建党员包户“微网格”,形成“微事不出户、小事不出格”的良好风气,成为于家务乡全年保持稳定的“无诉求村”之一。

建立“‘家’有微网‘于’事井然——富各庄村网格工作站”。为第一时间解决村民诉求,做好群众服务,富各庄村在于家务乡党委统筹指导下建设村级网格工作站。富各庄村对村内的2个住宅功能网格进行细化,形成了40个“微网格”。从全村党支部挑选了40名有威望、能力强、善于做群众工作的党员担任微网格员,下发《党员包户明白纸》,每人负责联系4—6户家庭,发挥宣传员、信息员、调解员、检查员等多元职能,主动向前站,落实联系包户工作,共同参与乡村治理。

通过微网格员打通基层治理“微循环”。微网格员每天不定时对村内乱堆乱放、垃圾桶冒满、公共设施损坏等各项情况进行巡查。作为最深入群众的“吹哨人”,微网格员与所包各户保持紧密联系,通过信息全收集、动态全掌握、问题全摸清,让90%以上的日常问题在“微网格”中全解决,做到“微事不出户”。

在发动党员的同时,村里还积极带动村民参与基层治理和村庄建设。走在村里,路面看不到垃圾。村民赵克华走出家门,拿出抹布擦起了挂在家门口的“新门牌”。门牌上不仅印着户主的姓名,还清晰地标注着微网格员、“门前三包”内容以及自家家训等内容。她说:“哪都干净利落,新门牌也不能落灰,只要有时间我就擦一擦。”

村党支部坚持党员干部带头、党群共同发力,引导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制定“门前三包”政策与垃圾分类积分制度,每月由党员交叉检查“门前三包”情况并进行打分,同时由环卫队员每天检查村民垃圾分类情况并进行积分,通过积分兑换煤气、日用品,充分激发广大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治理共同体。

于家务乡:织密2000余个“微网格” 谋实基层治理“大文章”

南三间房村:

“议事厅”+“网格化”

开创乡村治理新局面

在南三间房村村委会,一张村庄平面图格外醒目,图中用不同颜色把村内1个住宅功能网格分成了8个“微网格”,每个微网格上都标注着微网格员的具体信息。“每名微网格员联系10至15户村民,不但格内的大事小情要‘大包大揽’,每周还要一起分析研究微网格内的相关情况,提前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南三间房村党支部书记赵来春说。

老党员吴振海是村里第一微网格的微网格员,村民遇到烦心事都愿意跟他说。“村里的问题基本都是家长里短,只要静下心来听取群众意见,就都好解决。”吴振海说。前些日子有村民盖房,取暖机安装在房后,但安装位置却正对着后排村民家的窗户。由于取暖机开启后噪音较大,后排村民就有了意见。

老吴知道后,第一时间找到两家人做思想工作,“取暖机正对着人家窗户确实不太好,咱们有取暖的权利,但不能影响别人的正常生活。取暖机稍微挪挪位置,大家都方便。”一席话,化解了一场邻里纠纷。

为了更好解决村民诉求,南三间房村建立了完善的“议事厅”+“网格化”制度和体系:通过信息收集、传递、解决、执行,形成制度体系,解决问题又快又准。

对于村民反映的问题,村“两委”班子组织村民代表共商解决办法,经过几次议事协商之后,村民愿意讲述自己的内心话,为村里建设提建议,村民和村“两委”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了。以前村民总是投诉和反映的问题,经过村民议事协商之后,大家充分理解,彼此包容,没有争议,村民的集体荣誉感明显增强。

“路面干净整齐,车辆停放有序,两侧绿化赏心悦目,村里环境变化很大。”68岁的吴振明对村子环境变化相当满意,这两年村里新修了停车场、建起村史馆、开起老年驿站,配套设施逐渐丰富。吴振明和村里许多老年人都成了老年驿站的常客:“我每天早晨都到老年驿站去吃饭,饭菜干净卫生又便宜,种类也很丰富,比自己在家做方便多了。”

近年来,村里不仅摘掉了“软弱涣散”的帽子,还获得了“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首都绿化村庄”“首都文明村”“北京市垃圾分类示范村”等先进称号。

于家务乡:织密2000余个“微网格” 谋实基层治理“大文章”

渠头村:

引入专业力量

打造全科网格

渠头村是于家务乡典型的功能网格类型多元化的村庄。在全村这个大的网格单元下,包括四类功能网格共计17个,其中住宅功能网格4个、农林功能网格11个、企业功能网格1个、商业功能网格1个。为实现各类型功能网格精细化治理,从2021年起,渠头村每年都会制定《于家务回族乡渠头村便民服务指南》,并开通20余条功能热线,让村民、商户、企业等多元主体有问题可以24小时随时致电村委会。同时,针对多元化功能网格,坚持因格施策、因格配人,选派农办、环保、安监、综合执法、市场监管等各职能科室专业力量入格,实现专职力量一格一员,兼职力量一员多格,构建全科式治理模式。

对于农林功能网格,选派林长、田长以及农林巡查员等专业人员担任专责网格员,发挥农林类专业优势,将林地、田地日常维护整治做到实处。对于企业功能网格,选派环保、安监等职能科室人员担任专责网格员,日常检查监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及时发现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环境、安全等问题,一经发现第一时间处置解决。

对于商业功能网格,选派综合执法、市场监管等职能科室人员担任兼职网格员,凝聚多方力量对渠头村商业街进行共同治理。渠头村商业街之前因历史原因,商户有很多诉求却不知道该找谁咨询解决,习惯性通过12345市民热线表达诉求。渠头村未诉先办,充分借助村内渠成物业管理公司,每月联合市场管理所、城管等部门对商业街商铺进行安全大检查,不仅建立了商业街安全台账,要求商铺签署消防承诺书,还让商户都明白有问题直接找网格员,12345市民热线出单率明显降低。

在全科式治理的基础上,让专责网格员业务互通、定期轮训,实行全科式培养。网格员因格配备,在专业上各有所长。为更好服务所在功能网格,于家务乡网格办建立绩效考核、学习培训机制,对专责网格员和兼职网格员统筹管理,组织开展业务心得交流、轮岗轮训,让专责网格员逐步“变身”全科网格员。

于家务乡:织密2000余个“微网格” 谋实基层治理“大文章”

于家务乡:织密2000余个“微网格” 谋实基层治理“大文章”

多元共治:

村、社区、园区

形成良性治理机制

在于家务乡,各村、社区、园区在全乡网格工作的统一部署下,逐步形成了自身的良性治理机制。

永济社区结合自身特点,打磨探索出“12345”基层治理工作法,即:突出“1”个核心,以党支部为核心,建强组织、凝聚力量;健全“2”重保障,充分发扬基层民主自治,推选社区书记、主任、开发商和辖区居民共7人组成物管会,使社区工作组和物管会队伍“双管齐下”;用好“3”支队伍,即11名社工、49名物业人员和9家辖区企业三支队伍,有事儿一起上、有困难一起解决;发挥“4”类人能量,即28名社区党员、4名楼长、9名企业负责人、20名志愿者,各有所长、精诚团结;落实“5”访制度,即开门接访、带案下访、主动约访、上门回访、定期回访。经过两年多来的摸索,永济社区基本形成了由社区—包片社工—“单元中心户”组成的三级治理机制。

强化工业园区治理,优化营商环境。为帮助聚富苑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于家务乡选派安监、环保、市场监管等专业力量入格。对企业发展遇到的问题,依托专业力量打通协同联动机制,尤其当企业面临发展疑难复杂问题时,通过网格中的专业力量“转接”职能科室归口处置,实现网格和职能部门协同联动。

(田兆玉)本版摄影党维婷唐建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