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对帮扶“朝阳温度”暖十渡

2024-01-04 16:35:11 - 北京晚报

2023年的最后一个工作日,记者清晨出发,历经两小时、驱车百余公里,到达房山区拒马河畔六渡村的一栋小楼——这是十渡镇政府的临时驻地。十渡镇政府原本在十渡村,因为办公楼在洪灾中受损严重,所有干部被迫搬到六渡村办公。十渡镇项目办主任艾山江穿了件厚实的羽绒服,乐呵呵地说:“这是城里来的好兄弟送的!”艾山江说的“好兄弟”是朝阳区结对帮扶房山十渡的3名挂职干部、4名工作人员。记者采访这天,是他们来十渡参与灾后重建的第134天。“他们吃住都跟我们一起,只有周末才偶尔回一趟城里。”艾山江说,这些朝阳来的兄弟要在十渡工作一整年。

结对帮扶“朝阳温度”暖十渡

结对帮扶“朝阳温度”暖十渡

结对帮扶“朝阳温度”暖十渡

结对帮扶“朝阳温度”暖十渡

初到十渡马不停蹄

路断了就蹚水去3天转完21个村

为全力推动受灾地区重建美好家园,市委市政府决定对灾损最严重的18个山区乡镇建立“一对二”结对帮扶机制,各平原区在资金、项目、产业、人才、公共服务等方面,拿出实实在在的措施,支持重灾地区灾后重建。按照相关部署,朝阳区与房山区十渡镇结对,并安排3名挂职干部、4名工作人员组成前方指挥部。朝阳区住房城乡建设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王国庆是前方指挥部负责人,他来到十渡后,挂职十渡镇党委副书记。

拒马河畔的十渡,曾是本市著名的旅游度假区。汛期的一场洪灾,让这里损失惨重,大量道路、房屋、景区受损。“我们来的那天是8月17日,道路刚刚抢通不久,通讯、水、电还没有全部恢复。”王国庆坦言,“真没想到,灾情这么严重。”

王国庆对房山比较了解,对十渡也很有感情。1994年至2008年,他曾在房山工作,1996年还参与过十渡镇规划编制工作。因此,朝阳区将他选为前方指挥部负责人,“一到十渡镇,我们就确定了工作方案,要用最快速度把所有村庄转一遍,要把帮扶资金、项目用到实处。”

十渡地处深山区,镇域面积192.2平方公里,是北京二环内面积的三倍多。“比如去新村,开不了车,我们就把车放下,步行进村;比如去五合村,路断了,我们跟当地干部就在河滩里互相搀扶着走……”王国庆说,挂职干部、工作人员克服了很多困难,在十渡镇政府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只用了3天就转完了全镇21个受灾村,行程200多公里。结合实际情况,大家快速梳理出了20个帮扶项目,利用5天时间抢修十渡镇中心小学,保证了317名学生在当年9月1日顺利开学;第一时间帮助十渡镇卫生院修建院墙,避免发生二次灾害。

“兄弟”合力你追我赶

高效建设全市首个“平急两用”项目

20个帮扶项目里,能够显著增强当地应对灾害的能力和水平、提升救灾速度的十渡应急保障中心项目,被媒体报道的次数最多。作为全市平原区结对帮扶受灾严重地区的首个“平急两用”项目,仅用13天就完成全部手续,35天实现主体结构封顶,110天通过五方质量验收……建成以后,十渡的老百姓平时可以在里面健身、听讲座;万一遇上灾害,大伙儿也有了吃饭、睡觉、临时就医的地方,可以实现电不断、水不停、通讯顺畅。

记者来到九渡村的一处山坡台地,“方舟”造型的十渡应急保障中心赫然出现在眼前。头戴安全帽的挂职干部郭忠,正在巡查工地。郭忠是朝阳城市建设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跟建筑行业打了30多年交道,现在挂职十渡镇城乡建设办公室副主任,绝对称得上“专业对口”。

“这个项目建设这么快,是因为朝阳区和房山区从区级层面统筹协调一切资源,让我们和当地干部无缝对接。”郭忠说,全部手续13天完成,并不是找各单位抓紧盖章那么简单,而是要规划、环保、水务、发改、住建等部门审阅大量资料,挂职干部与本地干部都在拼命“与时间赛跑”。房山区还将十渡应急保障中心定位为抢险救灾项目,进一步为工程建设提速。

挂职以来,郭忠几乎每天都来十渡应急保障中心转一转。“过去在城里,我参与了很多地标建筑建设。挂职以后,我也要把这里打造成地标,助力十渡‘涅槃重生’。”他说,项目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屋面均呈15度角倾斜,看起来就像高高翘起的船头,呼应着“方舟”设计理念,“这个角度经测算是太阳照射时间最长的。”斜屋面上将铺设面积约1000平方米的光伏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储存下来,供应急使用。

“朝阳温度”暖了深山

让老乡发愁的4000多箱蜂蜜全卖出

十渡遭遇的洪灾,让餐厅服务员韩庭金的工作也按下了暂停键。但她没想到,往年冬闲的日子,今年却忙活起来,“在工地上打扫卫生,一天能挣180块钱。”

朝阳区发展改革委价格认证中心主任孟会宾,现在挂职十渡镇经济发展办公室副主任,是3位挂职干部中最年轻的。他告诉记者,20个帮扶项目在施工过程中要实行“以工代赈”,优先招用本地村民和机械设备。截至目前,朝阳区在十渡镇的帮扶项目已经招用当地劳动力1779人次,工程车302台班。

来到十渡镇134天以来,孟会宾和其他挂职干部、工作人员,除了参与帮扶项目,还协调朝阳城发集团组织爱心企业为十渡镇捐赠了300吨水泥、300桶内墙涂料,助力300余户群众修缮民房、温暖过冬。

提到深山里的“朝阳温度”,孟会宾印象最深的是帮受灾老乡卖蜂蜜的故事。栗元厂村是十渡镇东北部一个海拔800多米的小山村,10多户蜂农养着300群蜂,过去进山的游客多,蜂蜜不愁卖。可没想到,洪水冲跑了60群蜂,损失近10万元,更让大伙儿发愁的是,村里受灾了,合作社的4000多箱蜂蜜可咋办。

孟会宾听说这件事后,马上通过朝阳区发改委协调朝阳区总工会,动员朝阳区各单位共计采购了十渡镇礼盒装蜂蜜4000多箱、简装蜂蜜205瓶,采购金额近37万元。在朝阳挂职干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十渡镇辖区内因灾滞销的蜂蜜在1个多月内全部销售完毕。栗元厂村的村民们特意让村支书来镇里,把感谢信送到了孟会宾的手上——“我们一定不负所望,以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勇于拼搏的精神,全力做好灾后恢复工作。”信中写道。本报记者陈强

数据里的134天

3天转完了全镇21个受灾村,行程200多公里。

5天时间抢修十渡镇中心小学,保证了317名学生在当年9月1日顺利开学。

第一时间帮助十渡镇卫生院修建院墙,避免发生二次灾害。

十渡应急保障中心项目,仅用13天完成全部手续,35天实现主体结构封顶,110天通过五方质量验收。

截至目前,朝阳区在十渡镇的帮扶项目已经招用当地劳动力1779人次,工程车302台班。

十渡镇辖区内因灾滞销的蜂蜜在当年1个多月内全部销售完毕。

亲历者说

现在可以坚定回答:十渡的明天会更好

我叫艾山江·买买提,来自新疆喀什,毕业后考上了北京的大学生“村官”,在房山区琉璃河镇工作了3年,之后来到十渡镇,至今已有15年了。今年夏天的洪水灾害,让我们整个十渡镇遭受重创,不少曾经美丽的地方成了废墟。作为十渡镇项目办主任,我有好几天情绪低落、欲哭无泪,感觉这些年的建设成果全都付诸东流了。

十渡的旅游产业要从此一蹶不振了吗?干部们有信心重建吗?洪水退去后的这几个月,很多人都问过我这样的问题。现在,我的回答很坚定,底气很足:“必须有!十渡的明天会更好。”敢这么自信,是因为灾后重建一线不光有本地干部撸起袖子加油干,更有城里来的好兄弟帮忙。

朝阳区挂职干部、工作人员来到十渡的134天里,我每天都跟他们共事,他们的那种专业性、感染力,让我常常感慨榜样就在身边。我虽然是十渡镇项目办主任,但说实话,在山里很难碰上十渡应急保障中心项目定位这么高、体量这么大的工程。好在,朝阳挂职干部里有住建系统的行家里手,他们毫无保留地把经验分享给我,让我觉得,灾后重建一线,就是一所学习先进经验的大学校。

之前,我们本地干部和这群朝阳来的挂职干部、工作人员互不认识,但他们来到十渡才短短几天,就迅速和本地干部融入到一起,好像彼此之间已经是认识多年的好友。我想,之所以有这种感觉,是因为我们都有共同的目标——早日把十渡建设得更加美丽,让十渡尽快迎来游客,我们有信心。本报记者陈强整理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