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创始人周鸿祎:把大模型做“小”也是一个重要趋势|AI领先者心声2024

2024-01-04 17:06:00 - 财联社APP

《科创板日报》1月4日讯(记者黄心怡)ChatGPT的横空出世,带来2023年全球大模型热潮。在2024年新年之际,财联社、《科创板日报》联合上海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邀请人工智能领军者与行业精英推出“2024·AI领先者心声”系列报道,回顾过去的一年,展望新的一年AI大模型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360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周鸿祎向《科创板日报》表示:

大模型不是操作系统,不会形成垄断,会变得无处不在。未来每个政府部门、企业,甚至每个人都将有且不仅只有一个大模型。

2024年国产大模型也将向多模态发力,使大模型不仅能看懂文字,还能看懂图片、视频,听懂声音,多模态很有可能成为大模型的标配。在具体的落地场景上,在把大模型做“大”的同时,做“小”也是一个重要的趋势,使大模型能够搭载在手机、电脑,各种物联网设备上,尤其是智能网联汽车,2024年将更多的搭载大模型。

周鸿祎的“2024·AI领先者心声”全文如下:

2023年,360确立了安全、AI发展双主线,以数字安全服务守住数字化底线,同时以人工智能大模型推动传统产业迈向数字化顶峰。以“上山下海助小微”的企业战略助推国家产业数字化发展。

在大模型领域,360是最早布局大模型的国产厂商之一,凭借在AI领域的积累,以及作为搜索引擎厂商的独特优势,360自研了千亿参数的认知型通用大模型“360智脑”,也是国内首个原生安全大模型。

360在大模型领域的发展战略是“两翼齐飞”,一方面发展核心技术,另一方面结合优势场景,加速大模型落地。核心技术方面,360智脑稳居国产大模型第一梯队,拥有十大能力,可覆盖大模型所有应用场景,其能力在多项权威测评中名列前茅,通过中国信通院可信AIGC大语言模型功能评估,并于近日首批通过了国家大模型标准符合性测试。

在场景落地方面,在C端,9月360智脑作为首批通过备案的大模型,已接入“360全家桶”面向公众开放。在B端,6月360联合产业链龙头企业共同发起成立“大模型产业联盟”,推动大模型在百业千行落地,并在11月推出了面向企业级市场的自研大模型“360奇元”,完成C端、B端完整布局。

随着开源生态的完善,大模型本身已经不是壁垒,现在是百模大战,未来很有可能“万‘模’群舞”。我始终坚持一个判断,大模型不是操作系统,不会形成垄断,会变得无处不在。未来每个政府部门、企业,甚至每个人都将有且不仅只有一个大模型。

中国大模型的竞争分为C端、B端两个市场。在企业级市场,我一直坚持中国大模型发展的方向是向垂直化、产业化,作为生产力工具赋能百业千行,过程中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实现垂直大模型的深度定制,关键是找到合适的场景,结合自身专有的数据,形成飞轮效应,才能构建真正的壁垒。当然,垂直大模型要在基础大模型上进行训练,国内有能力打造基础大模型的厂商并不多,360这类拥有海量数据,以及用户场景的厂商有一定竞争优势。

在用户市场,大模型现在涌现了很多杀手级应用,但是我判断大模型作为与业务结合十分紧密的技术,一定是与现有的产品深度结合,才能诞生真正的杀手级应用,比如微软的Copliot等。所以,拥有优势的用户场景十分重要,360正在结合搜索、浏览器等国民级的产品应用,进行深度的AI化改造,希望能给用户带来全新的产品体验。

中国大模型的竞争刚刚开始,国产大模型现在已经基本达到了GPT-3.5的水平,与国际领先水平还有一定差距,技术上国产大模型还将继续追赶,一个确定性的趋势是,2024年国产大模型也将向多模态发力,使大模型不仅能看懂文字,还能看懂图片、视频,听懂声音,多模态很有可能成为大模型的标配。

在具体的落地场景上,在把大模型做“大”的同时,做“小”也是一个重要的趋势,使大模型能够搭载在手机、电脑,各种物联网设备上,尤其是智能网联汽车,2024年将更多的搭载大模型。在企业级市场,2024年国内将出现很多真正的垂直大模型,解决业务上某一个环节的具体问题。2024年,大模型很重要的一点是证明具备真正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仅仅是个聊天机器人。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