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扎劲!讲上海话的《繁花》侬看了吗?记者实地打卡黄河路,发现那些行当师傅又吃香了

2024-01-04 18:00:37 - 媒体滚动

转自:上观新闻

近期,

上海人交流的口头禅都变成了:

侬《繁花》看了伐?

这部上海原创、上海制造、上海出品的

现象级年度大剧,

把90年代上海霓虹璀璨展现得淋漓尽致,

像冬天里的一把火,

点燃了大家怀旧的热情!

剧中主角们的“衣食住行”,

阿宝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

都跃上了热搜。

日前,

劳动报记者探访了剧中故事的

重要发生地——黄河路

哈扎劲!讲上海话的《繁花》侬看了吗?记者实地打卡黄河路,发现那些行当师傅又吃香了

发现这条短短七百米的上海小马路,

那些饭店、那些西装店,

那些职业岗位又被带火了!

开播当晚电话打爆了

下午三点服务员刚吃上午饭

哈扎劲!讲上海话的《繁花》侬看了吗?记者实地打卡黄河路,发现那些行当师傅又吃香了

“今朝一整条黄河路,都是《繁花》的咪道(味道)。”2024年的第一个工作日,陈先生特意选在黄河路上的苔圣园酒家吃开工饭。这家饭店就是电视剧里“至真园”的原型,从电视剧开播第一集的那天晚上,饭店的生意就爆了。

把自己穿成“阿宝”模样的陈先生向记者讲述他的老上海情节,从“三件套”到打火机到皮鞋,精致考究老派,就是他的生活信条。采访当日,来黄河路打卡拍照的人群络绎不绝。

哈扎劲!讲上海话的《繁花》侬看了吗?记者实地打卡黄河路,发现那些行当师傅又吃香了

“松鼠鳜鱼、水晶虾仁、草头圈子、红烧肉、素什锦、片皮鸭、,上汤时蔬、扬州炒饭、酒酿圆子……”陈先生和记者报起了当天的菜式,基本都是本帮菜,和十多年前来吃的味道几无改变。

哈扎劲!讲上海话的《繁花》侬看了吗?记者实地打卡黄河路,发现那些行当师傅又吃香了

下午接近三点,苔圣园的大堂工作人员还在不停地接着预订电话,一个又一个几乎没有停过。大堂经理和服务员在三点的时候终于可以坐下来吃午饭了,他们告诉记者,到了四点半又要开始忙了,这几天真是一刻不停,忙得“头头转”。

“切列煞特了(吃力死了),大家连轴转啊,生意真的好。从开播第一天就开始来,电话一个接一个,我们的包厢这几天都是订满的。”1993年,苔圣园开业,见证了黄河路的兴与衰,现任后厨总管王先生在苔圣园也工作了20余年,他颇为感慨,“忙起来的日子虽然累一点,但看到生意好,心里厢总归开心额,热火朝天的日子又回来了。”

“老板的西装都是阿拉做的”

培罗蒙老师傅忆90年代

哈扎劲!讲上海话的《繁花》侬看了吗?记者实地打卡黄河路,发现那些行当师傅又吃香了

在黄河路上确实发生了太多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有一些细节,在培罗蒙工作了40年的师傅张贵明便是亲身经历者。当时,培罗蒙西服店还开在离黄河路不到两百米的地方,就在大伙熟悉的大光明电影院的隔壁。

哈扎劲!讲上海话的《繁花》侬看了吗?记者实地打卡黄河路,发现那些行当师傅又吃香了

1983年进入培罗蒙工作,张贵明如今已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培罗蒙奉帮缝制技艺传承人之一,培罗蒙国宾组主要成员。在天津路即将搬迁的门市店里,他和记者侃侃而谈,上世纪90年代的那些记忆翻涌上来。他告诉记者:“每天早上九点半开门,开放定制西装的名额只有5个,很早就要挂上牌子,牌子上写:今日定制已满,明日请早。”

哈扎劲!讲上海话的《繁花》侬看了吗?记者实地打卡黄河路,发现那些行当师傅又吃香了

电视剧里,“爷叔”强烈坚持“阿宝”的西服面料要法兰绒、轧别丁、舍维呢,师傅张贵明在受访时表示,《繁花》里面所说到的那些面料,确实都是当时最流行的,也是最高档的。“现在已经很少有顾客再选法兰绒了,重量上就天差地别,一件外套几斤重,一般人吃不消的。”张贵明随后还补充道,电视剧里还出现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他们当时的第一批工服,也是培罗蒙做的。

据了解,当年黄河路上老板们的西服,几乎都是找培罗蒙定制,一套下来,差不多是工薪阶层3个多月的工资。

哈扎劲!讲上海话的《繁花》侬看了吗?记者实地打卡黄河路,发现那些行当师傅又吃香了

张贵明还和记者解释了为何当时培罗蒙如此受欢迎,“我们当时是七日工,而其他西服店服装店是五日工,意思就是我们这里做一件西装要7天,而其他店只要5天,7天就代表着工序更精更复杂,做工剪裁都是当时最好的。”一套西装的合身、挺括,都得靠师傅们的“量、算、试、裁”,张贵明很自豪地说,从培罗蒙出来的西服都是艺术品,不像现在很多西装,松松垮垮的,一点腔调都没有。

随着《繁花》的开播,来询问定制西装的生意也多了起来,几家门店里,很多年轻人来问定制的流程,怎么选面料,有的还直言,就想要胡歌在电视剧里的版样。张贵明说,一部电视剧带火生意当然是好事,但是这个行业已经经历了太多的沉浮,“服装定制的门槛说高不高,说低不低。一大批店开了倒,倒了再开,这几年在经历洗牌期,大浪淘沙,真正能被岁月留下来的,才是有价值的,对伐?”

在这些老饭店、服装店

被带火的时刻,

老王老张们的故事也在延续,

希望他们能永远“繁花”。

劳动报记者:庄从周文/摄

本期编辑:狄佳倩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