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数学竞赛的三点思考:这场闹剧责任在谁?舆论何以如此撕裂?社会信任还能重塑吗?
1.这场闹剧责任在谁
引爆舆论近5个月后,17岁的姜同学再次被推上舆论风口浪尖。
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组委会今天发布情况说明称,姜同学和她的指导老师不仅在决赛中没获奖,而且在预选赛中老师为学生“提供了帮助”,违反了“禁止与他人讨论”的规则。涟水中专也因此对老师进行了诫勉谈话处理。
“天才少女”一朝跌落神坛,一时舆论哗然,也大快了不少人的心。今天对她的谩骂指责多一句,自己当初的先见之明就多一分,多爽。
要我说,把所有责任推给个体是简单粗暴的。选手违反规则确实有错,但发起“造神运动”的并不是姜同学自己,在这场闹剧中,她从始至终都是那个被“造”的人。当然,你也可以谴责那个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和成才观”的老师,但只凭这师生两人,在今天哪有能力造出一个声量覆盖全社会的神?
从当初那则令人激动的新闻发布一直到今天,主办方都以沉默的方式后退一步,让姜同学“自动”站到了舆论争议的最前线。这是最免责的处理方式,甚至还能用“不影响选手比赛”的漂亮理由拒绝外界和姜同学的一切接触,子弹可以再安全地飞一会儿。
外界去猜吧,去质疑吧,所有争议都只会让比赛的讨论度和存在感更高,所有的“枪林弹雨”都可以用一个无法自己开口说话的人名来巧妙应对。面对不断扩大的质疑,主办方唯一做的,或许只是把原宣传视频标题中的“天才”两字删掉。
回头看,如果没有主办方及时主动的宣传,这场闹剧很可能不会发酵到今天这步。老实说,作为新闻人,我可以共情PR,谁愿意错过一个中专生逆袭的故事?错过就是失职。问题是,搞个大新闻之前对事实进行基本的核查也属本职工作,就算不懂数学,也可以和主办方共同核查。
事实在先,宣传在后。最基本的这点错了,再漂亮的金身也会倒塌。
倒是主办方这几个月来的冷处理,反而让其责任变得更大了。说明里那句“赛制不够完善、管理不够严谨”属于典型的“自罚三杯”。
公众真正在意的是,因为一场比赛让本就共识稀薄、情绪撕裂的社会变得更难以弥合。这笔帐,又该怎么算?
2.舆论何以如此撕裂
某种程度上,对这件事的讨论,甚至已经超脱了事实真相本身。
被推到风口浪尖的姜同学,成为一种象征。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立场,借由她来打一场“代理人战争”。学术和民间,精英和大众,甚至包括男女性别对立的部分,各个都在争夺对这件事的阐释权,坐在什么山头,就想输出什么样的话。
换言之,从一开始,这件事就在宣传和引导下,借由自身的特殊性,被符号化了。
决定舆论走向的,不再只是事实真相,而是要进行怎样的叙事,输出怎样的价值。舆论的分化,也不再只看事情的对与错,而是先选择立场,再选择接纳怎样的叙事。
相信姜同学的、质疑姜同学的、赞美姜同学的、攻击姜同学的,很多都是想借此输出自我的观点,而姜同学只是一个好用的由头和论据,至于真相,按需取用即可。
回溯这件事本身,它的确带有被符号化的基因:既有暗含的对立立场,也具有唯一性的放大器效应。在公示出的大赛入围名单中,姜同学是唯一的女生,是唯一一个非数学专业的学生,也是唯一一位进入决赛的中专生。甚至,她还是贫寒出身,是草根叙事的最佳代言者。
这些唯一性和对立性叠加起来,让她的故事拥有被“放大”的可能;而寒门子弟明珠终不蒙尘、“逆天改命”的叙事脉络,也契合了国人对“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爽文期待。于是,毫不意外的,在故事的最开始,姜同学就被推向了神坛,成为集纳诸多幻想和崇拜的一重符号。
于是,在社交媒体的全景式展览下,整场造神与毁神运动的细节被无限放大,从姜同学的月考成绩,到姜同学身边人的只言片语,甚至到她接受采访的神态、动作,都被抠出来细细分析,你唱罢来我登场,要维护的不是真相,是自己的立场。
就像那句经典的互联网吵架名言,“抛开事实不谈,xx就没有一点错吗?”
3.社会信任还能重塑吗
这事前后热闹了几个月,最让我忧心的,其实是这件事的社会信任机制出了问题。
人们发现,原来哪怕是创立25年的老牌互联网企业,哪怕赛事已经连续办了6届非常成熟,照样可以愚弄你;哪怕正经数学专业硕士毕业的高材生,为人师表的教育工作者,照样可以顶着“伯乐”两字违反规则。
甚至,会产生一种非常吊诡的现象:连事件的反转有些人也不信了。毕竟,谁又能拍着胸部保证,所谓的真相大白,不是另一场闹剧的开始呢?
我们的权威信源正在消解,当“一切皆不可信”成为某种常态,人们能够并愿意相信的,自然只剩下唯一正确的自己。抱着这样的立场参与公共事件的讨论,不会产生“真理越辩越明”的理想,有的只是一地鸡毛,以及那个在一场场论战中变得更加正确、庞大、傲慢的“自我”。
真相正在发生变化:它所指的常常不再是真实,不再是具有唯一性的、确定的东西,而是一种由情绪和立场决定的叙事选择。它变成了一种合谋,一种选择,一种“你要相信什么”的价值取向。
这听起来甚至有点荒诞,我们的技术手段更进步了,到达现场的方式更多了,传播的主体更丰富了,这样信息爆炸的时代,可获得的事实反而变得稀缺了,因为大量的情绪和立场,被包装成了“事实”的样子。
甚至,它也会带来反向的效果:由于事实的稀缺,不愿被情绪裹挟的另一部分人选择了冷感与漠然,对当下发生的一切事情都不再关心,从而带来社会整体参与意愿的下降。
这恐怕就是另一个“狼来了”的故事,只是那时,哪怕是一个真的逆袭故事,都未必能撬动公众的信任与关切了。信任的撕裂很容易,但重建社会信任,需要更漫长的过程,来恢复共识,弥合裂痕,重新让事实的归事实,观点的归观点。
本文来源:“狮子坐”微信公众号
微信编辑:安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