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小镇走出的中医大师任应秋

2023-12-04 01:11:05 - 上游新闻

江津小镇走出的中医大师任应秋

江津小镇走出的中医大师任应秋

□邓玉霞

重庆江津区西北部有一个名叫油溪的小镇。油溪镇青山碧水,浩浩荡荡一条大江穿镇而过,当代著名的中医教育家、中医学家任应秋就是从这里走向全国,名扬世界的。

任应秋有很多让人敬慕的头衔:中医学家、中医教育家、北京中医学院教授,曾任中华医学会医史分会常务理事,原卫生部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医学科学评议组召集人,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医组成员,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副会长……

1启蒙国学却入杏林

1914年8月25日,任应秋出生在四川省江津县(今重庆市江津区)油溪镇石马儿村任家湾。那是一个水彩画一般美丽幽静的小村庄

任应秋出生时,任家家境殷实,是传统的耕读人家。其祖父任益恒是当地有名的乡绅,所以任应秋4岁就得以启蒙。祖父为他请了前清的秀才、举人、进士等到家里任教,主要学习《十三经》。他的几位启蒙老师都不是凡夫俗子,教学也尽心力,加上他天资聪颖,这些经典之作为他日后学习中医奠定了很好的古汉语和国学基础。同时,任应秋还读了一些诗文典故的书籍,这使他更加开阔了眼界,国学和文学修养齐头并进。后来,他又受到著名经学大师廖季平的影响,学识更加广博。

1931年,17岁的任应秋师从刘有余,走上了学医的道路。刘有余是一位名中医,他的真才实学被任应秋传承,为任应秋打下了坚实的中医理论和临证基础。

1936年,在油溪镇“济世诊脉所”行医三年后,任应秋毅然离开家乡到上海,就读于新成立的上海中国医学院。不到一年,抗日战争爆发,任应秋辗转到湖南国医专科学校学习。这段外出求学经历虽然短暂,却让任应秋结识了很多著名的中医学家,比如恽铁樵、丁仲英、曹颖甫、陆渊雷等,他们中西医会通的学术思想让任应秋大开眼界,也对后来任应秋建立中医现代化教育体系产生了重大影响。

2图存求变殚精竭虑

1938年,任应秋回到江津县城行医,凭着广博的见识、专业的医学知识和良好的口碑,他很快就当选为中央国医馆江津分馆秘书,后任馆长。

那时候,中医正面临着被废止和取缔的危险。主张取缔中医的大多是当时的西医精英,这些人基本都有留洋经历,能言善辩,组织能力和社会影响力都很强。所以,他们废止中医的提议很快得到了响应。

反观当时的大多数中医大夫,一般都不善言辞,肚里有货却表达不出来。而任应秋不同,学识广博的他,以开放睿智的思想、卓越的才华和犀利的文笔,从中医界脱颖而出。他四处奔走呼吁,发表社论和文章,有力地反驳了那些敌视中医的人的无知自大,也实事求是地指出中医界本身存在的一些缺陷,并提出改进方法。

1937年至1944年间,他发表了不少言辞有力的文章,为中医的生存发展大声疾呼。这在当时医学界产生了极大影响,可谓护卫中医的铁笔功臣。

任应秋在江津度过了12年。这期间,他为中医药发展四处奔走。1945年他在江津创办了《中医周报》。1947年,他在重庆创刊《华西医药杂志》,任主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应秋终于放开手脚。1950年7月,江津医协会成立,他出任副主任委员,并主持日常工作。1951年10月12日,“江津医协会中西医药联合诊疗所”成立。任应秋为“联合诊所”的成立做了大量的工作。为纪念任应秋筹建“江津县医协会”和为“江津医协会中西医药联合诊疗所”做出的贡献,2013年重庆市江津区中医院在德感新院区建设时为任应秋立了塑像。

1957年,任应秋作为中医专家调往北京中医学院,先后任北京中医学院文献编研组、科研办公室、各家学说教研室、医史教研室主任,中医系主任兼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社社长。在北京中医学院,任应秋有了更高的学术平台,他的理论水平和学术能力得到了充分发挥。任应秋把发展中医药事业当成毕生追求。

3承前启后守正创新

任应秋博古通今,文、史、哲、医融会贯通,得天独厚的知识优势和对中医的执着,让他如鱼得水。为了中医学的血脉传承,他孜孜以求。

早在1944年至1947年,他就完成了3部中医学著作。这对参政、业医,还要兼职教授学生、养家糊口的任应秋来说,付出的艰辛可想而知。但是任应秋是快乐的,他把多年对中医古籍的学习心得和临证经验,系统地分享给更多的医者,使他们有捷径可走。

任应秋调往北京中医学院任教后,教学科研和临床任务更重了,但他一如既往地努力钻研,从没有对自己有过一刻放松。1979年,任应秋提出“三干”精神:抢在前面干,鼓足勇气干,挤出时间干。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他对中医医史文献的整理与研究贡献突出。他以史为鉴,从不同维度总结了中国医学的发展概况,厘清了传统医学的发展脉络,深入论述了中医学史上著名医家的学术思想,修正了一些中医史上的错误观点。

他博通诸家,前所未有地系统总结和分析了各中医流派的学术思想、重大成就和发展沿革。《中医各家学说》是他一生学术研究的重要成果,对仲景学说的研究伴随了他整个学术生涯。

任应秋一生都在用勤奋与时间赛跑。他从医50余年,撰写并出版中医学专著36部,发表论文136篇。他的学术文章高屋建瓴、披沙沥金、文字清新、要言不烦、逻辑严密、举重若轻,每篇每部都是中医学术佳作。

他在中医学上的贡献,用承前启后,用传承创新和发展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4滋兰树蕙开疆拓土

任应秋从事中医教育30余年,受诲于其门下者数以千计,其讲学遍及华夏,学子遍布五湖四海。任应秋心胸宽阔,从来不以学术为私,他总要求学生们要打破砂锅问到底,而他给出的回答则直指要害,透彻而全面。在主持医学史教研室工作期间,他对中青年教师严格要求,亲自随班听中青年教师讲课,亲手为他们逐字逐句修改讲稿,甚至为了提高青年教师的板书水平,要求他们每天写毛笔字,而且亲自挑灯批改。

任应秋所培养的中年教师,不少已成为学科带头人。有趣的是,他教的任何一届学生走上讲台,开课第一句话便是:“我是任应秋的研究生。对恩师所有的爱和崇拜都包含在这一句话里了。”

任应秋爱生如子,知其所需,补其所缺,奖掖后学,甘为人梯。从来都是以诚相待,有问必答,诲人不倦,不仅传授知识,而且传授治学方法。

在中医教育事业上,任应秋开疆拓土,为中国中医教育所做的贡献是令人瞩目的。就像他的诗作:“不作人师作人梯,奋将肩臂当阶墀;青年攀上高峰去,愿学春蚕吐尽丝。”他是人梯,用肩膀托起了一个又一个名医,托举了一代又一代青年学子走上中医教学之路,也托起了中国中医教育的一部“鸿篇巨著”。

5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任应秋一生勤奋,抓紧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读书、教书、做研究,他办公室的灯光几乎每天都亮到深夜。1983年,肺癌让这位似乎永不知疲倦的老人不得不停下手中的工作,住进了医院。

但即使在病榻上,任应秋仍然惦记着他的工作计划,惦记着已经动手却尚未完成的著作,总是与前来探望他的老师们谈工作。真正践行了座右铭:“一息尚存,此志不容稍懈;四化艰巨,决心勇往直前。”

为表彰任应秋为中医药事业所做出的巨大贡献,1984年7月30日,国家卫生部和北京中医学院为任应秋隆重地举办了“任应秋教授从事中医事业50周年庆祝会”。

1984年10月17日凌晨,任应秋病逝,享年70岁。

任应秋的离世令许多人扼腕长叹,痛惜中医界少了一位全能大师。

千言万语在胸中激荡,却难以表达对任应秋大师的敬仰,那就让江津的高山大川记住他吧,让江津的田园沃土记住他吧:任应秋,从江津走出的一代中医大师!

(作者系重庆市江津区作协原副主席)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