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古籍故事 守好天津文脉(图)

2024-03-04 05:13:05 - 媒体滚动

转自:天津日报

讲好古籍故事 守好天津文脉(图)

“很好的体验活动,能近距离接触珍贵古籍、体验国家级非遗技艺,建议更加细化年龄段,成人也想参与”“孩子非常喜欢,期待还有后续”“希望增加时长”……3月2日,天津图书馆“我在天图读古籍·我在天图修文物”系列亲子体验活动第六期活动举行。该系列活动第一季收官,而读者的热情却持续高涨。

该系列活动每两周一期,由天津图书馆古籍文献部青年业务骨干带来馆藏古籍专题讲座,古籍修复师带领读者体验古籍装帧、修复技艺,感受古籍和非遗之美。该系列活动自去年12月推出,前五期活动带领读者探索了《钦定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天工开物》《至大重修宣和博古图录》《通鉴纪事本末》《国朝文类》等古籍的奥秘,体验了木板水印、碑帖传拓、书籍保护装具制作、古籍修复、经折装制作等技艺,备受欢迎。

天津图书馆古籍文献部主任叶卿告诉记者:“我们希望能不断丰富古籍讲座内涵,深度挖掘古籍资源的历史文化价值,全方位建立古籍宣讲品牌,创建古籍宣传立体矩阵,打造古籍开发地域文化新高地,讲好古籍故事,守好天津文脉,在文化自信自强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二季活动会设计全新内容,带给读者全新体验。”

在活动现场,青年业务骨干孙立智带来讲座《140年前的天津民间“志书”——〈津门杂记〉》。“你们知道天津名字的来历吗”“140年前的天津人都有什么生活风俗”……她先介绍了《津门杂记》的成书背景、作者生平等,再从天津本土文化、欧风东渐、中外习俗比较等角度切入,详细讲解了《津门杂记》的特色内容。孙立智说:“为了让古籍贴近孩子,我讲的时候注重生动性和互动性,并特意选了跟天津相关的《津门杂记》,这样有亲切感、容易激发兴趣,希望孩子们能以爱家乡为起点,培养家国情怀、树立文化自信。”

在线装书装订体验环节,青年古籍修复师张榕容讲解了古籍的装帧形制及修复知识,并耐心指点读者完成订线、系结、贴书签等步骤,制作出独属于自己的线装书。

许娜带着9岁的儿子闫续来参加活动,她感慨地说:“活动很有意义,让孩子和家长了解了一些古籍知识和天津历史。我关注了天津图书馆的公众号,一看到有活动就报名了,希望孩子从小就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上四年级的闫续很喜欢来天津图书馆,“我喜欢做手工,也喜欢画画,上次我来天津图书馆参加了绘画活动。”

身着明制汉服的陈瑾钰与张四平是中国地质大学和中国政法大学的大四学生,“我们是天津人,周末回家来参加活动。我们都很喜欢传统文化,希望也有专门面向我们这些‘大孩子’的活动。”

叶卿表示:“我们很重视读者的反馈,将陆续推出满足不同读者需求的活动。”据悉,由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天津图书馆(天津市古籍保护中心)承办的“古籍保护课程进校园”将在本月启动,届时,将邀请业界专家学者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我市高校开展古籍保护工作、图书馆古籍整理研究、古籍数字化、古籍保护实践案例等专题讲座,进一步普及古籍保护知识,增强新时代大学生的古籍保护技能,为古籍保护工作培养后备力量。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