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职业工种“长期照护师”是做什么的?哪些人可申报?

2024-03-04 17:14:04 - 民生周刊

近日,

人社部、国家医保局

共同制定健康照护师

(长期照护师)国家职业标准。

“长期照护师”是做什么的?

具体对应了哪些内容?

哪些人可以申报?

什么是“长期照护师”

“长期照护师”是指运用基本生活照料及护理知识、技能,在家庭、社区、养老机构、医疗机构等场所,为享受长期护理保险待遇人员等人群提供基本生活照料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功能维护、心理照护等服务的从业人员。

按照新颁布的国家职业标准,长期照护师分为初级(五级)、中级(四级)、高级(三级),技能要求和相关知识要求依次递进,高级别涵盖低级别的要求。

其中,初级照护师职业功能分为生活照护、基础护理、应急处置、功能维护;中级照护师分为生活照护、基础护理、对症护理、功能维护、心理照护;高级照护师分为基础护理、疾病护理、功能维护、心理照护。

长期照护师和健康照护师有何区别

北京市一家进行健康照护师职业等级认定的第三方机构的工作人员表示,长期照护师作为健康照护师的下设工种,二者工作内容有一定的交叉。

长期照护师的照护对象一般为长期护理险覆盖人群,即为长期处于失能状态的人群提供上门照护服务。

而相比之下,健康照护师的工作场景更为广泛,服务对象包含老年人、婴幼儿、孕产妇、病患者等,服务场景包括医院、社区、居家养老等。

这些人可以申报

民小生了解到,新颁布的长期照护师国家职业标准明确,年满16周岁、对长期照护工作感兴趣者均可申报,无性别与学历要求。同时,相关职业均可通过规范培训合格后申报相应等级长期照护师的职业认定。

国家医保局医药管理司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国49个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城市参保覆盖约1.8亿人,累计超过235万人享受待遇,提供服务的定点护理机构约8000家,护理人员接近30万人。

该负责人介绍,我国60岁以上失能老人已超过4200万人,而专业化、高素质的护理服务人员供给严重不足。长期照护师的设立,对于加快培养培训大量高素质的长期护理服务从业人员具有重要意义。

出品:民生周刊(ID:msweekly)新媒体部

素材来源:新华网、中国青年网

编辑:姜玉函

责任编辑:刘烨烨

主编:崔靖芳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