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专访|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常委张金英: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企校合作培养高素质产业工人

2024-03-04 19:08:00 - 21世纪经济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柳宁馨,卜羽勤,实习生徐翌轩 北京报道

3月4日,2024年全国两会正式开幕,不少代表委员关注新质生产力和技能人才等相关话题。

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公布数据,目前我国技能人才总量已超2亿人,占就业人员总量26%以上,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人,但也存在总量不足、结构不优等问题。当前,发展新质生产力对技能人才又提出了新的要求。

人才与创新紧密联系,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要素,也是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赋能要素。如何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常委、天津市政协副主席张金英提交了一份《关于推动企业主动与院校合作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产业工人的提案》,关注在新质生产力发展背景下,技能人才培养的系统性问题。

两会专访|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常委张金英: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企校合作培养高素质产业工人

全国两会期间,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围绕技能人才培养的关键问题,专访了张金英委员。在她看来,企业需主动与院校合作,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产业工人,要改变一些思维定式,提升双方的行动力,让创新意识更加深入人心,同时也需要加强机制建设、师资建设、基地建设和体系建设。

推动企业主动与院校合作培养人才

《21世纪》:今年的全国两会,你提交了《关于推动企业主动与院校合作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产业工人的提案》,当前产业工人的话题依旧是热点,你提出此提案的背景有哪些?

张金英:我原来当过职业学校的老师,那时候提的概念是“产教融合”,也叫“校企合作”,学校需要主动找到企业,积极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但现在社会上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有大量缺口,反而需要主动招聘对口的产业工人。

我这次的提案更强调要推动企业主动与院校合作,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产业工人,改变一些思维定式,提升双方的行动力,让创新意识更加深入人心。随着新质生产力发展,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兴起,在技能人才培养方面还有很多需要系统化提升的地方。

因此,我的提案中提出了一些问题,例如当前很少有企业主动向院校寻求技术攻关,同时对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也不够,对职工长远发展没有明确规划,当前的一些实训基地对人才培养和实践课程的标准还没有统一。

《21世纪》:可以具体介绍这个提案的内容和建议吗?

张金英:围绕这些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我提出了几点建议,包括加强机制建设,企校协同完善精准化培养链条,即建立由1家企业联合若干“院校+公共实训中心+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的培养培训平台,形成产业链、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多方联动的新时代高素质产业工人培养链条。

同时,加强师资建设,企校互补建设强结构化“工匠之师”。统筹学校与企业教师资源,采取劳模工匠带头传承创新的措施,进一步建设专业化、结构化师资队伍,建立企业技能大师、劳模工匠联合院校教师组成的团队,打造“1+N”型中国特色学徒制。

此外,加强基地建设,企校共建产业化训练平台。强化标准建立,通过建体系、立目标,企校合力共建产业化训练平台,进一步明确企校共建实训基地的标准化流程、针对性目标和全过程管理,鼓励企业为职工建立全生命周期培训体系。

最后,加强体系建设,产学结合共创多元化发展路径。通过系统化、创机制,多方协力共研评价与产学结合体系,建立系统的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体系,建立从学徒工至首席技师的聘任制度。

《21世纪》:围绕职业教育话题,你在本次两会上关注哪些相关话题方向?

张金英:因为我对职业教育特别有情怀,今年两会期间会关注相关话题,我认为职业学校今后的发展方向是,让新时代产业工人能真正成为“大国工匠”。

目前,全国劳动模范这类优秀高技能人才仍然面临女性50岁退休,男性60岁退休的硬性规定。一些技能人才反馈,希望继续发挥余热、培养人才。我建议给这些高技能人才提供返聘机会,让他们去学校做老师、带徒弟、成立工作室等,建立人才返聘的机制。因为培养一个优秀技能人才的周期非常长,可以让他们继续在退休之后将技能传承下去。

新质生产力需要跨界技能人才

《21世纪》:尤其在企业和院校合作培养方面,在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领域,“大国工匠”能够给企业、行业发展带来怎样的作用?你怎样看联合培养这些人才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张金英:培养与时俱进的、面向未来产业的技能人才非常重要。现在各行各业都在智能化发展,要跟国际接轨。通过“大国工匠”在行业实践中传授具体技能或行业知识,我们能更好地培养出行业快速变化所需的技能人才,去进行实际的创新。

企业和院校联合培养技能人才是非常紧迫和重要的。天津有一所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也是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国内第一所应用技术大学,在汽车服务工程、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等专业领域培养出的人才认可度很高。这所学校的培养方式结合德国技能人才教育模式,注重实践,让学生迅速上手操作,毕业生未来的就业形势很好。

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都是更高端的新兴产业,这些领域很多是跨界的,需要跨学科跨领域的技能人才,我觉得企业主动联合院校培养,注重实践和跨专业积累,未来才能培养出适应行业前沿发展的“大国工匠”。

《21世纪》:围绕新质生产力,尤其在涉及的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方面,你认为培育在这类技能人才过程中需要侧重哪些方面?

张金英:正如我前面所说,这些领域很多是跨界的,学生需要学习很多跨领域知识。因此,在培养这类技能人才过程中,需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提供系统化的教育培训,包括实践技术、创新思维等,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二是要有实践的机会,让技能人才在实际操作中积累经验、提升能力;三是要有跨界的交流,在技能人才在跨领域交流和学习中促进创新;四是要有激励的机制,尤其对企业而言,可以提供在职培训机会等,激励技能人才精进技术、提高创新能力。

此外,还需要有社会的支持和国际化视野,营造对技能人才友好的社会氛围和就业环境,在国际化视野培养方面,可以借鉴优秀的海外技能人才培养制度。

《21世纪》:在你看来,当前的职业技能人才培养制度还需要哪些改革,给企业、院校合作提供更多的探索空间?

张金英:首先要加强实践教学,企业主动和院校合作,就是强调把实践性的教学内容融入到课程当中。

其次,要在培养体系中引入新技术,关注行业前沿趋势。例如,计算机专业的技能人才培养要引入最新的行业技术作为实践课程,而不是继续沿用此前已经过时的编程教材,让学生毕业后能适应行业快速变化。

同时,要强化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例如,自学生入校时就关注学生整体的职业规划,对他们进行就业指导。这要求技能人才培养制度注重优化职业培训规划的内容,例如对一些飞机修理专业的学生,院校可以与知名海内外的航空公司合作,以就业为导向进行实际的职业规划和对应的技能培养,最后为学生提供对口的工作机会,这对技能人才的培养形成了完整的链条。

最后,要加强企业导师制度,让“大国工匠”和优秀的技能人才在实践环节对学生进行指导,让学生自身的职业兴趣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结合起来,形成自然的双向匹配。

(作者:柳宁馨,卜羽勤,实习生徐翌轩编辑:周上祺)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