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密云8位无名烈士找名字

2024-04-04 13:35:40 - 北京晚报

为密云8位无名烈士找名字

三位老人向记者讲述当年发生在河下村的战斗故事。

在密云大城子镇河下村,有一处埋葬着8位无名烈士的坟茔。多年来,河下村村民,就是这8位烈士的守陵人。4月1日,本报记者跟随密云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烈士褒扬中心副主任田野,走进河下村。

三位老人讲述了一段往事

村里的三位老人——单长林、王玉钱、王建国,向记者述说了一段难忘的往事。

1942年的农历二月,一支八路军队伍路过河下村,共有几十名年轻战士,看上去也就是20岁上下的样子。他们在村里借宿,三三两两住进了村民家里。没想到第二天,这支队伍即将离开的时候,被南北两个山头岗楼里的日军发现了,向他们猛烈进攻。八路军留下9名战士掩护,大部队奔大峪方向撤离。有8名战士边打边撤,不幸中弹牺牲,还有1名战士因躲在藤条下而逃过了搜捕。

后来,村民们收殓了8位烈士的遗体,将他们合葬在了战斗发生的地方。还活着的那名战士,被王玉钱的爷爷背回家里藏起来养伤。

遗憾的是,当年,王玉钱的爷爷没有记下这名战士的名字,也没有问清他们到底是哪支部队。

从此之后,河下村的村民就成了8位烈士的守陵人。每年清明节,村民们都会自发为烈士祭扫。这个故事也在这个村里口口相传,并被当作中小学生红色教育的典型事例,一直传到了这一代。

这支抗日队伍可能叫“马维密”

“我们小时候,学校每年都会组织去给烈士扫墓,那时候,还能看到一个坟包。但时间过去太久了,经过无数次大雨的冲刷,现在那个坟包已经看不出来了。”在村支书王贺伍带领下,记者一行人踩着河滩里的碎石,爬过陡峭的山坡,终于在西背和虎岭两座山之间的一道沟里找到了那座坟的位置。坟包已经没有了,中间露出几块石头,旁边放着几枝鲜花。

“80多年前,烈士为了救国救民而牺牲,埋在了我们村。现在,我们都这把岁数了,害怕将来我们这代人没有了,村里就再没人知道这个故事了,所以我们就想着,应该为烈士找到名字,并让后人永远铭记他们。这是我们应该给烈士的一个交代。”三位老人最大的已经94岁,另外两位也年近8旬。他们说,这是他们余生最大的心愿。

于是,三位老人找到了田野。田野查阅了很多资料,也问了很多人。终于,密云区史志办一位退休老同志提供了一条线索——他在多年前曾看到过一份资料里写道,1942年左右,曾有一支名叫马维密的抗日队伍在大城子镇周边活动。

“这个马维密,有可能是这支队伍的领导的名字;也可能是个地名,密,就是指密云,马和维也各指一个地方,就像那时候的晋察冀、丰滦密一样。”田野猜测。

清明祭英烈一个都不能少

每一处烈士纪念设施、每一处烈士墓,无论烈士有名,抑或无名,他们的墓前都会摆上鲜花。

每年,田野都会走遍密云24座烈士纪念设施和81座烈士墓,为烈士一一祭扫。田野说,为没有后人的烈士尽孝,告慰无名英雄壮志未酬的遗憾,是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

为了帮河下村的三位老人圆梦,本报特向全社会征集线索:您知道“马维密”吗?或者您知道1942年有哪支部队曾在大城子镇河下村与敌人发生过战斗?如有线索,欢迎拨打电话69080181。

让我们一起,让无名烈士变成“有名”英雄!

本报记者代丽丽文并摄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