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遍朋友圈的“物业人墙”……|上海抗疫故事
在作为社会细胞单元的居住小区,物业部门与居委会一起扛起小区战疫的特殊重任。坚守大门、帮助购菜、运送物资、核酸检测……哪里需要去哪里,物业人员成为小区居民的贴心依靠。我今天向您讲述的,就是龙湖物业陈沧津和他的伙伴们坚守小区抗疫,1个多月如一日为小区居民贴心服务的故事,特别是他们急居民所急临时搭起的“物业人墙”,形成了申城一道美丽的“物业风景线”。
今天是五一假期的第3天,也是龙湖物业经理陈沧津坚守抗疫岗位的第35天。
这个下午,陈沧津和同事举牌在山姆超市出口处为业主提供物资接送的照片出了圈,照片在朋友圈、微信群大面积传播,人们对于物业切实解决物资采购“最后一公里”痛点交口称赞。
对于这个偶然“窜红”,陈沧津平淡如水,没来得及多想,草草扒了几口饭填饱肚子,又去忙了。
陈沧津所在的龙湖和万科、金地、绿城等一同组成了“物业风景线”,成了小区居民的坚实依靠。
驻守项目1个多月
陈沧津负责的小区是龙湖滟澜山,项目位于上海市青浦区赵巷板块。
这是龙湖地产进入上海的首个住宅项目。项目于2010年建成,现有常住住户1046户,居住人员2180人。
3月1日,上海市新增1例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随后感染者数量攀升,为了阻断疫情传播,期间不断有小区实施封控管理。
3月27日,上海宣布以黄浦江为界,浦东、浦西实行全域封控管理。
担心回家后出不来,3月30日小区封控前1天,陈沧津和他的伙伴们索性住到项目上,41名物业人员就这样开启了他们的守护时光。
除了常规的保安、保洁、环境等工作,封控后物业人员的工作量增加了不少,他们的时间被三件大事占得满满当当:上午协助完成核酸检测或抗原自测工作;下午挨家挨户上门收取生活垃圾;晚上对新到的物资消杀后派送。
人手紧,事情多,让陈沧津们几乎没有休息时间,他形容自己“躺下就能睡着”。
保安宿舍空间有限,无法容纳全部驻守人员,于是暂停开放的会所成了物业人员的临时休憩地,没有床,大家就在地上打个地铺凑合着睡。
这地铺一打便是一个多月。
连轴转的节奏里一段完整的睡眠似乎成了奢侈。
核酸通知通常在前一晚9-12点间收到,陈沧津和他的同事们需要在凌晨3点前着手布置现场,由于小区体量大住户多,他们要确保核酸队伍的有序开展,避免交叉感染。
半夜到的还有街道分发的保供物资,几吨重的物资,陈沧津带领同事们连夜卸载、分装、派送,确保第二天一早送到业主手中。
30多天的坚守,每一天都是新挑战,“你不知道明天会有什么情况发生,但守卫小区是我们的责任,我们大家没有一步后退,甚至没有一句怨言。”现在的陈沧津镇静地告诉我。
居民的“痛点”就是我们的服务点
4月下旬,上海疫情连续几天呈下降趋势,多区实现社会面基本清零。
4月30日,龙湖滟澜山小区被调为防范区。5月2日,小区居民允许每户一人一次外出采购物资,凭出入证通行。
这对大家来说是个好消息,封控期的延长让不少家庭储备物资出现短缺,1公里外的山姆超市成了补给地首选。
由于严禁机动车出行,步行成了业主们前往山姆超市的普遍方式,1公里的距离走起来不难,但山姆作为家庭量贩式超市,产品量大,加之业主采买多为肉奶米油等物资,往往重量大拎提难度高。
5月2日上午,多家物业关注到这最后一公里的痛点,开始想办法给业主提供物资短驳。
随后,万科、龙湖、金地、绿城的物资短驳申请相继被相关部门审批通过。
下午1点,陈沧津和他的同事驾驶着那辆提前充满电的三轮车等候在山姆超市出口处,手里举着“龙民专享,物资短驳”的指示牌,“龙民”是“龙湖居民”的代称。
在他的旁边,万科、绿城、金地的物业人员在一同等候,形成了一道接送人墙。
小小的一道人墙,这天可“解救”了很多人,打动了很多人。
一位现场的业主说,她一个女生正为怎么把这近百斤物资提回去发愁,看到物业招手的那一刻,“激动得想哭”。隔着栏杆,陈沧津和同事接过业主们的物资。
这趟扎实的采购让大家都有了不小的收获,平均一户在百斤左右,多的则近200斤。
陈沧津的电动三轮车,载重约800斤,每次装上七八户业主的物资就得往回拉,他和同事分工,一个负责驾驶,一个负责在车上看护物资,一趟趟地往返。
接过物资、装车消杀、运回小区、认领分发,循环反复。
满电的情况下这辆电动三轮车单次可行驶40公里,约莫20个来回,由于载重过重,在第12趟物资送回后,三轮车电力出现不足,物业处的另一辆三轮车接棒了短驳重任。
陈沧津将这些都记在了心里,晚上回到小区后他对今天的物资短驳工作进行了复盘和细节优化。
他的优化方案里第一项就是电力问题,要提前给三轮车充电,两辆车错开接送。他注意到不少业主携带的购物袋不够导致最后物资零散放置,提出要备些购物袋在车上。他想着现场人员不够,得再增加些人手,运回来的物资放置到消毒垫上更安全……
这些优化方案在滟澜山5月3日的物资短驳中已经开始落地。
龙湖滟澜山小区业主创作的插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