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智”和鸣琴筝产业奏“新”声

2024-06-04 15:12:00 - 媒体滚动

转自:扬州网

古筝前,学生们整齐端坐,他们手臂微微前伸,悬腕摇动,或勾或抹,或急或缓;教室里,琴声悠扬,袅袅传出……这不是传统的民乐教室,而是一座拥有高科技支撑的数字化智能民乐美育教室。在这里,科技与传统民乐相遇,“芯”“智”和鸣,琴筝产业奏“新”声。

今年4月,中国乐器行业首个大数据中心落户扬州,将生态科技新城杭集中心小学作为数字化智能民乐美育教室首个试点,开启民乐美育大数据时代新篇章。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生态科技新城杭集中心小学的数字化智能民乐美育教室,现场聆听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声音”。

让古筝有“芯”有“智”

走进教室,43架古筝整齐摆放,孩子们坐在古筝前,专注地练习着曲目。与往常不同的是,墙上挂着的大屏幕实时显示着孩子们的演奏情况,嵌入式的芯片则默默记录着他们每一个细微的动作和声音,互不干扰。

数字化智能民乐美育教室的教师刘静,正忙碌地穿梭在孩子们中间。她告诉记者,以前一节课最多只能容纳十几个孩子,而现在这个教室可以容纳40个孩子同时上课,“现在我们有3个班,包括来自一、二、三年级的115名学生。”

“以前我们上课,总是感觉时间不够用,因为人数太多,无法一一指导,难以全面掌握每个孩子的学习情况。”刘静感慨道,“如今,古筝装上了嵌入式的芯片,录音、存档、分析一气呵成,我们可以实时观察孩子的学习情况,甚至对每个孩子的演奏进行精准、专业的分析,给出个性化的建议。”

“芯”“智”和鸣琴筝产业奏“新”声

古筝有“芯”又有“智”,孩子们的学习成果变得直观可见,数字化智能民乐美育教室的启用,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也让家长们倍感安心。

“借助数字化、智能化的手段,帮助孩子越过民乐学习的‘门槛’,掌握一项技能。我们希望通过这个教室,让民乐教育真正普及到每一个学生。”刘静满怀期待地说。

以“智”促“质”提供强支撑

“芯”与“智”的背后,是音卓尔大数据平台的强力支撑。记者来到位于扬州软件园的音卓尔公司。相关负责人贾建伟指着大数据平台上的音频波形图介绍:“智能教室的设备采用了定向拾音技术,可以精确地录制每个孩子的演奏声音,并通过AI算法实时分析孩子的演奏技巧,比如节奏、力度、音色等。”

“芯”“智”和鸣琴筝产业奏“新”声

据悉,音卓尔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技术,对乐器的硬件进行功能提升,让乐器与互联网、移动设备等智能设备相连,实现远程督学、演奏测评、智能调音等功能,从而提高乐器使用的督学便捷性、无感知性与辅导专业性。同时,为传统乐器教学加入个性化学习、智能评估、互动教学等元素,为学生提供量身定制的学习计划和课程内容。

“数字化智能民乐美育教室的投用,是科技与艺术教育深度融合的一个成功案例。”贾建伟表示,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满足日益多元化的音乐教育需求,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真正实现寓教于乐,进而优化教育质量,促进音乐教育产业的转型升级,以“智”促“质”,为音乐产业的蓬勃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目前,我们已经将古筝、古琴、钢琴等乐器纳入了技术应用的范畴,并正在积极拓展更多乐器品类,探索更多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贾建伟说。

科技赋能,奏响音乐产业“更强音”

“民族音韵,数据领航。古韵今风,智能传承。”走进音卓尔的数据大厅,文化墙上的这行字映入眼帘。“我们正在积极协助传统乐器厂商,通过嵌入式智能硬件设备,以较低的成本将传统乐器升级为数字化智能乐器,并努力打造更多数字化智能民乐美育教室,促进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发展。”贾建伟满怀激情地说,当传统乐器遇见未来科技,音乐产业的发展便拥有了无限可能。

扬州,这座拥有2500多年深厚文化底蕴的历史名城,自古便以“千家有女先教曲”的独特传统闻名于世。音卓尔的入驻,为生态科技新城特色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将扬州的传统乐器制造业推向了数字化转型的新高度,为扬州经济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奏响了新城产业科创和科创产业的“更强音”。    记者西伯

责任编辑:刘燕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