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进程中的圆心科技:投资新公司之外,旗下企业注销、被执行

2024-06-04 21:23:28 - 市场资讯

转自:财富质点

上市进程中的圆心科技:投资新公司之外,旗下企业注销、被执行

企查查显示,近日,武汉爱连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爱连健康)投资人变更,新增股东北京圆心生命科技有限公司(圆心生科),认缴出资65.353万元。圆心生科的唯一股东是正在冲刺港股上市的北京圆心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圆心科技)。

工商信息显示,爱连健康成立于2024年3月15日,注册资本2287.353万元,法定代表人光新臣,经营范围含药品互联网信息服务等。

几天前,圆心生科还投资了海南老白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老白健康),出资额181.8182万元,出资比例1.6667%。老白健康成立于2020年,是上海亿保健康科技集团成员,亿保健康是国内大型商业健康保险智能理赔服务平台。

据圆心科技官网介绍,公司成立于2015年,总部位于北京,是一家致力于为患者传递价值的医疗健康公司,拥有4000多名员工,旗下拥有品牌圆心药房、圆心惠保以及医疗服务平台妙手医生等。

圆心科技的全资子公司圆心生科成立于2020年11月,注册资本2亿元,经营范围含健康咨询、健康管理等,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经理为何伟庄。

何伟庄为圆心科技执行董事兼高级副总裁。

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披露,近日,成都圆心妙手互联网医院有限公司(圆心妙手)注销,注销时间为2024年5月23日,注销原因系决议解散。圆心妙手成立于2020年12月7日,注册资本1000万元,经营范围含人工智能公共服务平台技术咨询服务、个人互联网直播服务等,何伟庄担任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经理。圆心妙手由圆心科技通过圆心医疗科技(成都)有限公司100%控股。

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显示,近日,北京圆心医药有限公司(圆心医药)成为被执行人,执行标的201211元,执行法院为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大院,立案日期为2024年5月29日。圆心医药成立于2011年2月,注册资本1亿元,经营范围含药品互联网信息服务、保健食品销售等,何伟庄任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经理。圆心医药由圆心科技通过北京圆心医药商业管理有限公司100%控股。

据红星资本局2月19日报道,在历经5次递表港交所后,圆心科技最终于2024年2月9日通过上市聆讯。

但圆心科技与同行业公司的差异化并不明显,一直以来被认为是依赖“卖药”为生,同时该业务板块的毛利率在近年来有所下滑。数据显示,圆心科技已在3年多累计亏损近25亿元,与此同时同行业公司已率先实现盈利。另外,公司近年来因研发费用率不足3%,而被外界所诟病。

3年多亏损近25亿,圆心科技“磕上”港交所

据介绍,成立于2015年的圆心科技是一家医疗健康公司。自2021年10月开始,圆心科技便一直致力于港交所上市,此番已是其第5次递表。

圆心科技为何执着于港股,或许可以从其融资经历窥探一二。

2015年8月,圆心科技迎来其A-1轮融资,公司估值达约1.58亿元。深圳市利通产业投资基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利通”)及北京红杉信远股权投资中心(有限合伙)(“红杉信远”)分别作出2362.5万元及787.5万元的认购,扩宽了圆心科技的资本框架。

此后,深圳利通、红杉信远陆续追加认购,林芝腾讯、启明融信、启明融科、中信证券投资等明星公司纷纷加入投资队伍,6年时间多达11轮融资。

不过,真正的“大手笔”主要出自2021年的E轮和F轮融资。在林芝腾讯等机构领投下,圆心科技的估值很快在2021年7月的F轮融资后来到275.33亿元,较A-1轮融资估值涨超275亿元。

F轮融资后3个月,圆心科技便打响了进军港交所的第一枪。据中国基金报,这意味着最后两轮投资者突击入股,主要看重公司可以快速上市。不过,其上市之梦并未如愿完成。

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2022年以及2023年前8个月(以下简称“报告期内”),圆心科技的亏损净额分别为3.63亿元、7.57亿元、8.05亿元以及5.73亿元。不到4年的时间,亏损近25亿元。

反观同行业的阿里健康、京东健康则已率先实现扭亏为盈。

从业务端来看,院外患者服务、供给端赋能服务和医疗产业端赋能服务为圆心科技的三大业务板块,其中以院外患者服务收入占比最高,报告期内分别为97.5%、94.6%、93.7%和95.5%。

由于院外患者服务主要包括院外药房服务、院外医疗服务及药品批发服务,同时其院外药房及药品批发服务贡献超过院外患者服务收入的95%,圆心科技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依赖“卖药”为生。从这一点来看,圆心科技与行业公司的差异化并不明显。

与此同时,其还在报告期内保持占比90%以上的销售成本,这也是造成公司长期亏损的主因之一。

研发费用率不足3%,科技不够保险来凑?

相较而言,圆心科技的研发费用并不算高,多年来研发费用率不足3%。

招股书显示,圆心科技的研发开支占收入的百分比在报告期内分别为1.3%、1.9%、2.4%、2.4%及2.1%,有悖于圆心科技此前提出的“一家领先的医疗科技公司”。

圆心科技称,公司计划通过招聘约160名人工智能及大数据方面的科学家及研究人员以及其他技术专家扩大人才储备、为研发团队提供更多技术基础设施支持,以及进一步发展专注于真实世界证据(RWE)研究的圆心研究院,从而提升研发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院外患者服务为圆心科技贡献了绝大部分的收入,但却是公司毛利率最低的板块。报告期内,院外患者服务毛利率分别为7.6%、6.9%、6.9%和6.2%,呈小幅下滑趋势。这也导致外界质疑圆心科技“卖药”却不赚钱。

截至2023年前8个月,供给端赋能服务和医疗产业端赋能服务的毛利率平分秋色,可达到50%左右。

而早在2020年,医疗产业端赋能服务的毛利率可达72.1%,近年来也有下滑趋势。招股书显示,该板块主要开始于2018年,圆心科技发现患者的长期医疗需求,例如出院后的医疗护理及随访及针对医药产品的支付、可及性和可负担性提供支持。为此,通过与保险公司合作推出了首个医疗保险产品。

如今,该板块的服务主要包括向患者提供的病程管理及服务包、向医药公司提供的营销服务以及向保险公司提供的保险服务,包括理赔处理、第三方管理、药品福利管理及营销服务。

报告期内,圆心科技来自保险服务的收入分别为2480万元、1.3亿元、2.43亿元和1.4亿元。同时,整个医疗产业端赋能服务的收入占比分别为2.4%、4.6%、5.2%和3.9%,正在持续上涨。

那么“卖药”不够赚钱,圆心科技能靠保险服务找到新的支撑业绩的增长线吗?(红星新闻)

编辑:王苗苗 肇瑞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