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种真管高质量 这块药田种出同仁堂“初心”
“云雾缭绕、层峦叠嶂的翠色山峰,脚下是一片被精心呵护,长势茁壮的白术药材……”这是6月30日,同仁堂集团公司外部董事李东方教授在位于浙江省磐安县窈川地区北京同仁堂浙江中药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公司”)的覆盆子、白术种植基地调研时,拍下一段视频画面的解说。“同仁堂人为了践行‘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堂训,投入了实打实的成本,付出了实打实的汗水,也赢得了同行的尊重、市场的口碑与消费者的认可。”
参加此次调研的有同仁堂集团公司外部董事周榕、李东方、吴洪流,同仁堂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肖辉利,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顾海鸥、李缤,商业投资集团党委书记王平,研究院院长王志斌等。
同仁堂科技发展集团总经理王煜炜、副总经理董凌云,子公司管理部部长刘岩、子公司党总支书记、浙江公司董事长刘光及浙江公司总经理孙海林,浙江公司外聘专家、浙江省中药研究所中药资源研究中心原主任俞旭平等陪同调研。
浙江公司相关负责人对种植管理工作进行了汇报。浙江公司成立于2001年,20年来企业秉承同仁堂“两个必不敢”的堂训,以“真种、真管、真经营”的理念,全面推进中药材基地建设。自2003年建立“山茱萸种植基地”并获GAP认证至今,企业立足“浙八味”“磐五味”的道地药材产地,近二十年来陆续完成了“山茱萸、延胡索、浙白术、浙贝母、覆盆子、车前子、珍珠”种植养殖基地的建设。目前,七个种植养殖品种均已形成以9大类225个文件为支撑的,较为完善的规范化生产管理规程。
企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资源,指导农户科学种植养殖,规范操作,把“真种、真管、真经营”落到实处。在科研质量方面,按照政策法规管理要求,不断完善种植品种的GAP管理规程,种植的药材常年保持着33项农残和重金属“零检出”的高标准状态。公司注重产学研的有序结合,与浙江省中药研究所、浙江省林学院、金华农科院等多家科研院校长期开展产学研合作,在种源鉴定、种苗选育、种植管理、规程建设等方面均取得显著的成果。
在听取汇报后,调研组参观了药材初选加工,驱车前往磐安县窈川覆盆子、白术种植基地进行实地走访。基地依山而建,平均海拔在500米以上。
调研组一面考察药材长势,一面与药农了解情况,在种植基地工作的药农表示,窈川因其独特的气候、适宜的土壤,特别适合覆盆子、白术等药材生长。“虽说环境适宜,但以前搞种植,凭经验多,是同仁堂给我们带来了规范化种植的理念、先进的种植技术,不仅严格监控基地的土壤、空气等外部指标,还对我们进行现场指导,使得区域药材亩产水平大大提升。”听到药农的这番话,调研组成员纷纷手动点赞,有的外部董事还拍下视频留作纪念。
集团公司领导充分肯定企业在中药材种植、初加工及储存方面所做的各项工作,并要同仁堂科技发展集团在后续工作中,始终坚持“真种真管”的工作要求,持续细化种养殖工作,加快电子溯源系统建设脚步,实现中药种养殖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是同仁堂一直以来为大众所肯定的制药特色。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同仁堂人对药材质量精益求精的初心。”同仁堂集团公司外部董事对浙江公司在药材种植与加工过程中付出的努力、采取的做法、取得的成效给予高度评价。外部董事们认为,浙江公司选择在道地产区开辟覆盆子、白术种植基地,有效利用了天然优势,从源头上保障了药材质量可靠。
外部董事表示,企业坚持贯彻同仁堂质量标准,将制药环节的“工匠精神”延伸至种植环节,坚持规范化种植理念,克服种植基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等各种困难,工作人员针对药农在种植环节遇到的各类技术问题,开展现场指导,将帮扶送到田间地头,更是从前端保障了药材质量可控,也带动了当地产业质量的提升。“企业为了药材质量,用真心,出真招,见真效,不断提升管控精细化,专业化程度与水平,用实际行动不断擦亮同仁堂这块金字招牌”。
三溪转路磐安,青峰小道登天。试问田间人,却道百草为伴。何物何物,覆盆白术满山。
——同仁堂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李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