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人告别日晒雨淋还节省了60%的人力

2024-07-04 05:14:33 - 齐鲁晚报

赵波 李自强 青岛报道

“用上造楼机,我们省了很大劲,不用再考虑搬运物料了,而且在里面干活再也不用日晒雨淋,就像在室内干活一样,感觉也更安全了。”近日,记者在青岛黄埠岭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3号楼的施工现场探秘造楼机时,一名建筑工人说,他在工地干了15年,这是第一次在“造楼机”里干活,感觉非常不错。

在这里,露天的工地变成了室内的“大棚”。“我们将传统的建筑施工工序集成整合,一体化推进施工生产。安装完毕后,需要附着在3-5层的墙体上,浇筑6层混凝土,养护12小时后,1小时顶升一层,顶升后6小时绑扎所有墙体钢筋,60小时完成模板支撑拆运、支设,36小时完成梁、楼板钢筋绑扎……重复该工艺步骤,5天就能盖好一层楼,又快又好,目前已经施工完成了3层,整体效果不错。”陈泽锋介绍。

陈泽锋说,过去要完成一层楼的施工,传统方式是将外围的爬架进行“加高”,即向上再加设一层脚手架,同时拆除已建好楼层所有的铝模板等材料,通过人工搬运或利用塔吊运往新楼层,耗时费力。运用“造楼机”后,施工所用材料和设备可实现自动爬升。“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天蝉自爬升系统,平台1小时可顶升1层,最快能实现5天一层的高效建造,极大缩短了施工工期。而且相较于传统施工工艺,该系统配备了振捣机器人、整平机器人等多重智能施工装备,主要工序的智能装备化率超过60%。在施工效率方面,使用“空中机器人系统”代替了传统人工浇筑混凝土的施工方式,以前每层需要14人,现在只需要5人左右,大约节省了60%的人力。”全部施工机器人都可以通过统一的操作系统控制。智能装备协同作业,打造了一种全新的群体智能建造模式。

据悉,此次搭载“天蝉”的黄埠岭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规划建筑面积20.31万平方米,主要建设住宅楼、服务用房、停车场等公共设施、给排水等配套设施,项目建设是响应国家城市更新行动的重要举措,将建成一批高品质保障性住房,一改原有棚户区脏乱差的局面,对改善村民居住生活环境,提升周边配套水平及城市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项目还以“天蝉”住宅施工机器人为核心,利用数字化技术赋能设计、生产、施工和验收全过程,并应用了抹灰、开槽、钢筋。模板智能加工生产线等多种机器人和设备,形成了建造过程全场景的智能建造群体工地。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