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写论文,边界在哪里?

2024-07-04 06:05:03 - 昆明日报掌上春城

□ 叶 晔

毕业前,各地高校都要组织开展毕业生论文答辩工作,与论文相关的话题再度引发热议。近日,“职高生代写博士生论文”“一篇本科生论文代写可低至300元”“AI工具生成论文最低2毛钱”等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榜。

AI技术在各个领域应用愈发广泛,也带来很多冲击。在高等教育领域,曾有媒体面向全国高校学生发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4.88%的受访者使用过AI工具,其中16.3%的受访者经常使用AI工具。对于用AI写论文这件事,反对者认为,用AI生成论文的过程没有任何思考、修改和个性化创作,会导致学生学术能力下降,背后还隐藏着学术剽窃的风险;支持者认为,使用AI能够帮助学生更高效地进行文献检索、整理、数据分析和语法检查等,能减少很多重复性劳动,但论文的创新性见解和深入分析还是应该由学生独立完成。

可以看出,即便是支持者,也只是赞同AI作为论文写作过程中的辅助工具来使用,而非完全成为生产工具。归根结底,学术造假、剽窃等不端行为是为人所不齿的。当下,要想“一刀切”禁止使用AI并不现实,那么,如何厘清论文写作过程中使用AI的边界呢?

一方面是运用技术手段。此前,有多所高校发表声明,严查AI代写论文行为。这些高校都在使用“以AI制AI”的方法,通过引入“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检测服务系统”对论文进行检测。AI生成的论文在词语、词频、句子、句式这些结构特征上一定会有技术痕迹和规律,再用AI去发现这些痕迹和规律,从而进行识别。尽管这一手段存在一些问题,也有很多人质疑“以AI制AI”的合理性。就目前的技术来说,这是一个简单粗暴但有效的办法。

另一方面,还是要回归教育本身。对于高校而言,应当建立明确的指导原则,把握AI在论文中的使用尺度,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设AI学术规范课程,提出使用方法和规范,明确哪些行为是可以的、哪些是需要禁止的。学术界也应该行动起来,为AI的使用设定清晰的边界。对于学生而言,更应该思考:写论文这件事只是为了完成任务吗?如果论文被认定存在代写、剽窃、伪造等学术不端行为不授予学位或撤销学位,这个代价承受得起吗?

无论技术怎么发展,学术诚信这条线不可逾越。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