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身羌塘盆地油气勘探 让青春之花绽放在青藏高原

2024-07-04 06:35:31 - 四川日报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江芸涵【名片】付修根,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羌塘盆地研究团队党支部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曾获金锤奖,青藏高原青年科技奖,四川省青年科技奖,省部级一等奖、二等奖。【先进事迹】7月2日,付修根开始准备本周四的“党建+科研”育人融合沙龙。羌塘盆地研究团队党支部和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基础教研室党支部将进行联建,以微课等形式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在羌塘盆地研究院的办公地,有一个科研教学育人基地,三面墙上是研究团队在参与羌科1井建设时,把从地下4600多米到地面的岩屑收集起来,以一米为单位粘贴做成的巨幅“岩石带”。这个岩石带清晰地展示出羌塘盆地的深部地质特征,是一本鲜活的教材。“把‘缺氧不缺精神’搬进校园,这是我们支部的特色。”付修根说。与波斯湾富油气田带同属特提斯构造域的藏北高原,有油气吗?20余年来,付修根始终牢记“能源报国”初心,扎根青藏高原无人区寻找答案。羌塘盆地是“高原之巅”,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高寒、缺氧、湖沼广布,交通极其不便。付修根带领党支部成员翻高山、走泥泞,饿了吃干粮,渴了喝雪水,长期住帐篷,以非常之力攻关油气勘探开发领域关键核心技术,让青春之花绽放在青藏高原。2016至2019年,付修根参与羌科1井(井深4696.18米)的建设,这是目前全球海拔最高的一口科学探井。为了在雨季来临前架设好井架,他和支部成员在泥泞的高寒地区,硬是肩挑背扛把70多吨机器设备及生活物资一点一点搬到4公里外的井场上。付修根回忆:“寒冷的雪水灌满鞋袜,我们的棉服也被刮出破洞,大家却不知疲倦地在泥泞的路上挪动着,蚂蚁搬家似的场面令人难忘。”付出总会有收获。羌科1井获取的钻、录、测井资料,首次证实藏北高原具有良好的成烃与油气保存条件,为我国新区油气勘探提供了十分重要的理论依据。如何将党建与科研、育人相结合?付修根带领党支部一直在探索:建立羌塘盆地野外临时党支部,党员教师通过微党课、事迹宣讲等活动,把“缺氧不缺精神”搬进校园,建成全球最高海拔科探井科研教学示范基地。在他的带领下,羌塘盆地研究团队获全国国土资源管理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入选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科技创新团队、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团队。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