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畅通知识产权“纸变钱”桥梁 上半年质押融资登记94亿创新高

2024-07-04 08:14:41 - 长江商报

湖北畅通知识产权“纸变钱”桥梁 上半年质押融资登记94亿创新高

长江商报消息●长江商报记者刘倩雯

推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为企业发展引来“源头活水”。7月2日,湖北省知识产权政务服务窗口(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武汉代办处)发布最新统计数据,今年1—6月,全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登记金额94.19亿元,创历史新高,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为全省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具体看,上半年专利质押融资登记607笔、金额79.6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4%、50.11%,其中武汉市47.15亿元、荆州市11亿元、宜昌市4.76亿元,分别位居全省前三。商标质押融资登记62笔、金额14.56亿元。

“专利”变“红利”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是指企业以合法拥有的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中的财产权经评估作为质押物从银行获得贷款的一种融资方式,企业用自己的无形资产抵押获得贷款资金。

今年以来,湖北省知识产权政务服务窗口围绕专利转化运用主线,深入推进“知好办”公共服务品牌创建,先后走进企业、金融机构开展质押融资专项培训,联合金融监管部门推进质押融资登记全程“无纸化”,争取国家知识产权局支持为企业开通“急事急办”特殊通道等,多措并举搭建、畅通知识产权“纸变钱”桥梁。

湖北省知识产权政务服务窗口(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武汉代办处)发布最新统计数据,今年1—6月,全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登记金额94.19亿元,创历史新高。具体看,上半年专利质押融资登记607笔、金额79.6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4%、50.11%;商标质押融资登记62笔、金额14.56亿元。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是缓解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有效手段,也是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近日,在湖北双兴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一批批自走履带式蚕豆联合收割机陆续下线装车。这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门生产豆类收割机,每当有新产品投向市场,就需要购入更多的设备和原材料,企业对资金的需求量很大。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公司是一家科技创新型企业,拥有70多项专利,公司每年在研发投入比重较高,获得的资金除了产品推广之外,大部分都应用在研发上。像这样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往往都是轻资产,厂房、设备等抵押物不多,缺少有效的担保手段,在银行的贷款额度不高。今年,在十堰市场监管部门的指导下,企业尝试用知识产权专利来申请贷款,不到一周时间便获得了500万元的贷款。据了解,该公司质押了20多项专利,加上知识产权贷款补贴后,贷款综合利率约为3%,解决了企业困难,也激发了他们更多的研发热情。

多措并举破解企业融资难

湖北各地从政策层面对拓宽知识产权价值实现渠道给予支持,鼓励企业和金融机构利用知识产权进行质押融资。

近年来,武汉市市场监管局相继出台相关文件,建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财政风险补偿、贷款贴息等机制,鼓励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进行融资。武汉市市场监管局先后与中国银行湖北省分行、兴业银行武汉分行、汉口银行、武汉农商行等银行机构达成知识产权金融战略合作协议,质押融资授信总金额超过400亿元。同时,会同人行湖北省分行营管部建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企业“白名单”机制,发布首批404家“白名单”企业,让银行与企业对接更精准。

武汉市通过联合银行机构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商标质押助力餐饮文旅等重点行业纾困“知惠行”等活动,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深入园区、企业和金融机构基层网点,不断提高知识产权金融服务的普及度和惠及面。

为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荆州沙市区探索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新模式,进一步深化部门协同和政银合作,持续推进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工作,激活发展“一池春水”。开展2024年度知识产权“政—企—银—服”对接服务沙龙系列活动,强化政府、企业、银行、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联动,通过政府引导扶持降低融资成本、银企对接达成快速融资、服务机构辅助提升融资效率,打造“多点支撑”的科技担保服务方阵,形成“政企银服”一体式知识产权金融联动生态。积极组织相关部门联系对接多家金融机构,通过“双向推荐”模式,完善沙市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白名单”,将优质企业纳入金融信用系统,拓宽企业融资渠道,落实各项补贴政策,持续打通知识产权金融服务链条的诸多堵点,形成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闭环管理服务模式。

今年上半年全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登记金额分区域来看,武汉市47.15亿元、荆州市11亿元、宜昌市4.76亿元,分别位居全省前三。

视觉中国图

责编:ZB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