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质齐升,“临沂版”现代化绿色产业体系踏“新”而来

2024-07-04 15:25:00 - 界面新闻

文|陈明一

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要求“加快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作为全国唯一拥有全部41个工业大类的省份,攻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山东的任务虽然艰巨,但也是绕不开的必答题——让传统产业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逐渐发展成为新质生产力培育的重要领域。

2022年8月,《国务院关于支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发布。两年来,山东力促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调整,绿色制造体系不断健全,并涌现出以临沂市为代表的先进工业强市。

作为沂蒙革命老区的核心,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感召之下,“八百里沂蒙山”为临沂市高质量发展打下了绿色基调。

近年来,临沂市主动拥抱“绿碳能”革命,加快推动工业“量质齐升、两年万亿”,工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就。

量质齐升,“临沂版”现代化绿色产业体系踏“新”而来

焕新旧动能,向低碳转型

淘汰落后动能、焕新旧动能,这是工业强市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

然而,旧动能的焕新是一个由弱到强的过程,旧动能在处于弱化阶段的同时也会为加大地方经济下行的压力,但这是经济结构调整必须要面对的历程。

由此,城市管理者必须有坚定的决心与信心。

2023年6月,《关于成立市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的通知》印发,临沂建立了书记和市长任双组长、22个市直部门单位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统筹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工作,并系统部署未来三年的高质量发展工作,形成任务清单、责任清单,月调度、季通报、年督导,推动重点任务落实落地。

根据《临沂市工业碳达峰工作方案》,临沂着手从调整产业结构、强化节能降碳、推进绿色制造等6个方面细化重点任务,坚持把节约能源资源放在首位,提升利用效率,优化用能和原料结构,推动企业循环式生产,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持续降低单位产出能源资源消耗,从源头上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做好工业领域碳达峰工作。

2023年,为加快推动落后产能淘汰和过剩产能退出,临沂累计摸排671家“散乱污”企业,其中关闭取缔类635家、转型规范类7家、停产整治类29家,实现年度整治“动态清零”。同时,对于“两高”行业低碳转型,采取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的方法,对于新建项目严格落实“五个减量替代”要求。

近年来,在省工信厅支持下,临沂实施区域钢铁产能整合搬迁,打造临港精品钢基地;太钢鑫海、永锋临港通过能源管理智能化提升,能效水平超过行业标杆值。

量质齐升,“临沂版”现代化绿色产业体系踏“新”而来

“千企千项”,绿色理念深入人心

翻看临沂“绿色”地图,21个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试点遍布市区与县域——这里有兰山区、罗庄区、沂南县、沂水县4个综合性区域试点,沂河新区、高新区、临港区、临沭经开区4个产业园区试点,史丹利、山东临工等13家企业试点。费县、沂南县更是获批省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试点县。

目前,临沂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已达872万千瓦、居全省第3位,其中生物质能发电装机居全省首位。“绿色工厂”的理念深入人心。

事实上,早在2021年4月,临沂既已在全省较早启动了市级绿色工厂创建,初步建立起绿色制造梯次培育体系,并设立专项资金对获评市级以上的绿色工厂给予20-50万元不等的奖励。去年9月,临沂超前布局完善绿色制造梯次培育体系,制定出台了市级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3个评价管理办法,建立了完整绿色制造建设、评价和管理制度,梯次培育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截至目前,全市共兑现绿色制造奖励资金1060万元,培育了85家市级以上绿色工厂、4个绿色工业园区、15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其中,国家级绿色工厂达23家,国家级绿色园区1家;省级绿色工厂22家,省级绿色园区1家,省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8家,数量居全省第一梯队。

当下,临沂正聚焦于工业“量质齐升、两年万亿”行动,通过不断提升工业数字化、智能化、集聚化水平,着力打造“万亿工业、千亿产业、百亿企业”。

2023年,沂河新区智能制造、沂南县预制菜入选省“雁阵形”产业集群,这得益于临沂持续深化“链长制”的直接发力。通过“一链一策”强化产业培育,临沂先后组织了86次“融链”对接活动,八大优势产业完成产值6339.1亿元、增长11.4%,食品、冶金、木业3个产业达千亿级,百亿级企业达10家。

此外,面对“千企千项”技改工程,临沂引导企业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实施了1392个工业技改项目,其中智能化改造项目914个、占全部项目的65.7%,全年实现工业技改投资增长9.4%。

量质齐升,“临沂版”现代化绿色产业体系踏“新”而来

布局新赛道,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去年10月,由临沂市工信局联合山东远通汽车贸易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的“2023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临沂)”引发业界的关注,凸显了全市全力支持山东雷驰新能源有限公司北京汽车制造厂新能源商用车总部基地项目做大做强的决心。

一边焕新旧动能,一边成立“战新(新能源)专班”、聚焦突破战新(新能源)产业,临沂加快发力新能源、新能源商用车等领域,助力构建“临沂版”现代化产业体系。

近年来,临沂把光伏、储能、氢能作为先发赛道,布局落地项目,初步形成了覆盖“硅片-银浆银粉-太阳能电池-光伏组件-光伏玻璃-智能支架-逆变器-新型储能”的完整光储产业链条,培育出以兰陵县国华金泰光伏等为代表的优秀项目。

在临沂,“战新(新能源)专班”建立起“一机构、一平台、一智库、一基金”工作机制,编制光伏、氢能、新能源商用车等发展规划,绘制出7条赛道产业链图谱、招商地图,推动战新产业全年实现产值1500亿元、同比增长超20%,战新规上工业企业增加114家、达到723家。

去年,通过2023中国(临沂)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大会,临沂收获了总投资700亿元的31个光储制造业项目加速落地,形成“硅片-银浆银粉-太阳能电池-光伏组件-光伏玻璃-智能支架-逆变器-新型储能”高效光储产业链,光储氢一体化产业集群入围省级未来产业集群,达产后年产值超千亿元,推动光储氢聚链成群。

量质齐升,“临沂版”现代化绿色产业体系踏“新”而来

值得关注的是,依托应用场景足优势,临沂正发挥投资100亿元的北汽雷驰新能源商用车总部基地项目、投资26亿元的魏桥高强韧铝合金智能装备制造项目等引领作用,打造“智能轻量化装备制造+新能源商用车整车+绿色智慧物流”产业体系。

战新(新能源)产业全新场景,离不开新技术的强力支撑,科学技术永远是第一生产力。

如今的临沂,已入选国家城市创新能力榜、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榜“双百强”。坚持科技创新,释放赋能功效,临沂始终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在临沂,鲁南制药全国重点实验室成功重组,临沂应用科学城获评国家级技术企业孵化器,建成全省首家市级技术成果交易中心……这里新建省级以上创新平台30个,备案8家院士工作站,组建20个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在临沂,这里获批7项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10项省自然科学基金,130个项目入选省第一批技术创新项目计划,争取到7个2023年度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产业攻关项目、居全省第2位,加快技术赋能产业发展……不断布局高能创新平台,临沂市增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2023年,临沂市“四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2.9%,高于上一年2.1个百分点、提升幅度居全省第3位;“十强”产业增加值实现2331.5亿元,增长7.7%……数据是最好的明证,构建“临沂版”现代化绿色产业体系,这是革命老区新生的真实写照。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