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路”乡村(上)

2024-07-04 15:01:13 - 媒体滚动

转自:上观新闻

近年来,山东紧抓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重大机遇,坚持将“四好农村路”建设作为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载体,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迈入新征程,农村地区出行条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山东所有建制村通达沥青水泥路

驱车行驶在济南市章丘区,从南部山区到北部平原,一条条美丽的“四好农村路”纵横交织,穿过青山,越过绿水,路过农家小院,把章丘的生态、人文特色风貌串了起来,成为促进产业发展、带动群众增收的“振兴路”“致富路”和“幸福路”。

“探路”乡村(上)

章丘区南部山区的公路。

章丘区城乡交通运输局养护管理部主任隗元正介绍,近年来,章丘区以“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创建为契机,按照“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的总要求,抓实“四好农村路”与乡村振兴、产业园区、镇域联网的结合,做好农村公路成环成网的规划布局,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持续推进农村公路提质增效。

“2018年以来,章丘区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66公里,改造危桥2座,养护大中修822公里,全区农村公路通车里程达2260公里,大大提升了基础设施。”隗元正说,“目前,全区县乡路三级以上公路里程占比超70%,建制村通达沥青(水泥)路和等级路里程均达100%,遍及乡村的农村公路网基本形成,方便了群众生产生活,有力促进了村集体和群众增收致富。”

农村公路达到三级以上,双向通车就比较便利,而在德州市禹城市北部有条禹王路,是按一级公路标准全面升级改造的。“原8米的路面,拓宽至21.5米。双向四车道,设计速度60km/h。”禹城市交通工程质量保障中心主任庞臣臣介绍,“这是禹城农村公路中建设标准最高、投资规模最大、附属设施最全、一次性建设里程最长的县级公路,也是地地道道的‘四好农村路’。”

“探路”乡村(上)

按一级公路标准升级改造的禹王路。

作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禹城市近年来以推动“农村公路+”融合发展为主线,不断推进农村公路与产业、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打造了以县道为骨架、乡道为支线、村道为脉络的综合路网体系。庞臣臣说:“目前全市农村公路通车里程达2009.4公里,县乡公路三级路以上占比达78%以上,行政村等级公路通达率100%,所有村居可实现2公里之内上干线公路。老百姓出行实现从‘走得了’向‘走得好’转变。”

同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的聊城市临清市,全市92个建制村,通双车道及以上公路比例达99.1%,基本形成互联互通、安全便捷、舒适美丽的农村公路网络体系。“现在全市建制村几乎都通上了三级以上公路,也就是宽度6米以上的柏油路,这也实现了临清市农村地区由‘村村通’向‘新三通’(即通三级及以上的公路)的转变。”临清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徐金哲介绍。

据了解,临清市以“三路”建设(民生路、产业路、旅游路)先行引领,推动农村公路发展从保通保畅为主向服务指数提升转变,从覆盖行政节点功能为主向“农村公路+”延链升级转变。目前,临清市农村公路里程1981.243公里,实现农村公路路面铺装率100%、列养率100%、等级公路比率100%、路面状况评定覆盖率100%等4个“100%”。

“探路”乡村(上)

临清市魏烟路路面整洁宽敞。

乡村要振兴,交通必先行。据山东省交通运输厅资料显示,“十四五”以来,全省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2.1万公里,农村公路路网规模达26.4万公里,县乡道三级路及以上比例为62.9%。全部乡镇、建制村实现通沥青(水泥)路,较大自然村通硬化路,农村村内道路基本实现“户户通”,行政村通6米以上双车道公路的比例达68.9%。

农村公路级级有人管,路路有人养

农村公路“三分建、七分养”,近年来,山东持续完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系,构建新型农村公路管理养护长效机制,创新推动农村公路“路长制”实施,建立覆盖县乡村道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干群联手、社会共治”的“路长制”管理养护体系。同时,全力推动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管理机构运行经费和人员支出纳入一般公共财政预算,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公路特别是村道“没人管、没钱养”的被动局面。

在禹城市,禹王路两侧栽满绿树,炎炎夏季,养路车辆沿路作业,工人持水管浇灌绿化带。

“我们的农村公路,级级有人管,路路有人养。”庞臣臣介绍,禹城市创新推行“指挥长+双路长”机制,强化工作实效,形成党政领导负责制的责任体系。根据“分级管理、属地负责”的原则,禹城市设立县、乡、村三级组织管理体系,各级分设路长及路长办公室,为扎实开展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提供了组织保障。同时,将爱路护路纳入乡规民约、村规民约,积极引导广大群众理解、支持、参与农村公路治理工作。

“探路”乡村(上)

禹城市具丘山路沿线村居。

在章丘区南部山区,蜿蜒曲折的302县道洁净平整,路边花卉鲜艳盛开,“交通线”成了赏心悦目的“风景线”。路上不时会遇到沿线巡逻的护路员,56岁的张新花来自附近村庄,她告诉记者:“我们每天8点半就来公路上巡逻,如果发现路上有脏物、杂物就扫一扫,捡一捡,保障路面清洁。”

“探路”乡村(上)

章丘区农村公路沿线村居。

隗元正介绍,章丘区明确了每条农村公路的路长,建立起“县有路政员、乡有监管员、村有护路员”的农村公路保护队伍,实现条条公路有人管、有人护。2023年以来,章丘区通过公开招标确定县道养护专业公司,同时推广以工代赈,在养护招投标时要求养护企业增设公益性岗位,优先录用农村公路沿线群众等参与人工保洁、绿化养护。

在临清市,尚店村路长魏爱林每天都要对附近的农村路进行巡检,与以往不同的是,随着智慧农路系统发挥功效,魏爱林的工作变得轻松了。“以前发现路面问题,还需要首先进行定位,现在有了手机终端,大的问题拍照上传,后台就能清晰地看到位置所在,省了很多的功夫。”魏爱林介绍,小的问题例如路面有垃圾等,他随手就能解决,路面破损等情况也能通过系统及时上报。

来自山东省交通运输厅的数据显示,“十四五”时期,山东落实日常养护责任,年平均实施养护工程1.8万公里,年实施养护工程比例达7%。

智慧化监管提升建设养护效率

数字化、信息化技术日新月异,如今,有条件的农村公路也有了智慧管理平台。

章丘至莱芜的一段公路,已建成济南市首个不停车动态检测系统,全天候对货运车辆超限超载行为进行动态监测。系统启用后,该路段的超限超载率由11%降至2%以下。“四好农村路”信息化管理平台启用后,形成了“巡路—指派—处置—验收”闭环管理机制,解决了常规巡查效率低、动态预警响应慢等问题,农村公路的管养日益完善,逐渐成为安全之路、效率之路、智慧之路。

在临清市,配合各路长进行巡检的,还有车载智能化检测设备,车辆边行驶边对路面情况进行巡检,既提高了检测效率,也提升了道路病害巡检的准确度。“病害采集,通过科学分析,上传到智慧农路平台,可以直观判断整条路的状况,为后续制定养护计划、维修等提供科学依据。”临清市交通运输局建设管理科负责人许少锋介绍。

而智慧监管系统,也应用在了建设现场。施工过程中监控系统安装到施工机器上,可检测施工是否规范、监理人员是否在现场等,后续数据上存智慧农路系统,可以随时进行追溯。“智慧农路平台系统运行以来,视频高清监控探头覆盖全市71%的县乡公路,在交通安全、道路防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徐金哲告诉记者。

据悉,2022年以来,山东省级每年投入4900余万元,用于24.7万公里道路路面自动化检测,实现具备条件道路全覆盖,推动科学研判数据,精准编制养护方案。下一步,山东将继续深入开展全省“四好农村路”提质增效专项行动,重点围绕路网提升、道路通达、通行安全保障、融合发展示范和运输服务升级“五大工程”,提升农村公路服务品质。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段书强郑希平通讯员孟凡庚赵帅倪群力王赓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