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中通道,开路先锋,桥见未来:打开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融合新格局 奏响高质量发展新乐章

2024-07-04 16:57:00 - 中国质量新闻网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刘延春)历时7年,穿山越海,攻克了多项世界级技术难题,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6月30日,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建成开通。

深中通道,开路先锋,桥见未来:打开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融合新格局  奏响高质量发展新乐章

珠江口东西两岸产业如何融合发展?基础设施“硬联通”和规则机制“软联通”的内在逻辑关系对产业融合有怎样的促进和推动作用?继港珠澳大桥后粤港澳大湾区建成的又一超大型交通工程——深圳通道如何为建设高质量发展示范地提供更高的服务保障?

日前,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副院长郭万达、国家高端智库CDI研究员宋丁及深圳企业负责人等回应了相关问题,并就“深圳研发+中山制造”之“大桥经济”促深中产业融合发展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和研究,“桥见机遇”,“桥见未来”。

深中通道促进多要素流动为大湾区注入更多活力

烟波横,巨龙腾,一桥飞跃东西,联通深中。深中通道,不仅仅联通东西两岸,而且融通湾区,创造无限可能。深圳某国际航空快件公司口岸总监杨梅认为,不仅是深中之间,整个粤东和粤西之间,来往会更方便。“这是历史性的发展机遇,我们期盼已久,这是一个全新的开始。”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区域发展规划研究所所长时鲲说。

一桥飞架,珠江两岸融通铸就黄金内湾;民生通,要素通,湾区通,深中通道联通蕴含着超级活力和能量。

“深中大桥一开通,它带来什么?最重要的就是促进了要素的流动,带来市场一体化!”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副院长郭万达认为,深中通道首先是带来各种机会,各种要素流通了;车也通了,人流也通了,物流也通了,跟着就是信息、数据各种要素通了。这样企业家就有机会了,可以组合各种生产要素进行产品的创新,科技的创新,然后转化为产业的融合创新。

深中通道,开路先锋,桥见未来:打开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融合新格局  奏响高质量发展新乐章

郭万达说,创新必定给大湾区带来活力,其中包括社会层面的活力。因为大家选择多了,可以深中两头住,就近上班,美食通吃;衣食住行的选择机会多了,社会面就会呈现洋溢向上的劲头,劲头来了,活力就来了!

港珠澳大桥、虎门大桥,与新开通的深圳通道形成了相互支撑的通道群,对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融合发展具有战略意义。郭万达认为交通的一体化会带来市场的一体化,也将加快促成各种产业融合。而产业的融合,在人工智能、大数据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引领下,需要公共服务、营商环境的一体化,还包括政府协调的教育、医疗及至公积金互认等。深中通道的“硬联通”必将给粤港澳大湾区带来规则机制的“软联通”,带来产业融合和一体化水平的提高。

深圳研发+中山制造:“大桥经济”促产业融合发展

随着深中通道的开通,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家们正紧抓机遇,开拓市场。广东某电机有限公司副总裁黄德才表示,深中通道开通融通了两地企业界,为当下经济注入新活力,接下来希望能加强合作,强强联手,共谋产业融合发展。

深圳某仪器公司中山分公司经理陈维透露,该公司正计划把总部和研发留在深圳,生产制造放在中山。该公司中山分公司距离深中通道出入口不到两公里。陈维认为深中通道不仅仅是一道桥梁,也是一条纽带;它的开通能加速深中两地的合作交流。

该公司将利用区位优势加强与周边企业的合作交流,推动其仪器检测技术的创新及应用,为提升大湾区乃至全国的智能制造水平贡献力量。

产业融合解决高质量发展“卡脖子”问题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李晨、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张可云认为,推动湾区产业融合发展,是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必然要求。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卡脖子”技术严重威胁到国家的产业安全,是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作为推进产业链供应链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的新趋势,产业深度融合可以促进知识、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在产业间流动,助推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推动高质量发展。

深中通道,开路先锋,桥见未来:打开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融合新格局  奏响高质量发展新乐章

国家高端智库CDI研究员宋丁认为,深中通道的开通必然对深中两地区域内的资源、产业、资金、人才、信息等各种经济要素形成全面整合、重新配置以及相互赋能的基本格局,这是内在经济规律的必然反映,双向整合式的合理配置必然发生。最终的结果是,深中两地的经济优势将实现互补和共享,两地经济将在高密融合中有所差异化地实现共生共享式的战略突破和发展。

今日热搜